【周易下经】第32卦-恒卦䷟雷风恒卦(巽下震上)-[宋]李杞撰《用易详解•卷七》

[宋]李杞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32卦-恒卦䷟雷风恒卦(巽下震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32卦-恒卦䷟雷风恒卦(巽下震上)-(宋)李杞撰《用易詳解•卷七》

䷟【巽下震上】

恒:亨,无咎,利貞,利有攸往。

彖曰:恒,久也。剛上而柔下,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,恒。恒亨无咎利貞,久于其道也。天地之道,恒久而不已也。利有攸往,終則有始也。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時變化而能久成,聖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。觀其所恒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
所不可不交者,男女之情。所不可不辨者,夫婦之義。情欲其通,不通則至于相絶。義欲其正,不正則不可以持久。故始之以咸,而繼之以恒。咸者,一時相與之情也。恒者,萬世可久之正也。方其為咸也,柔上而剛下,以男下女,其于交感之道得之矣。然而可以交而不可久焉,蓋論其情則順,而言其分則逆。感之太過,而夫婦至于倒置,則何以能久乎?是故聖人作易,而受之以恒。恒者,所以明天下之分,節其情而使之不至于過者也。震之長男,升而在上。巽之長女,退而居下。前日之所謂柔上剛下者,今則各安其所處矣。前日之所謂男下女者,今則有别矣。男女有别,而夫夫婦婦各得其正,兹非萬世可久之道也哉?雷風相與巽而動,為二體言之也。剛柔皆應,為六爻言之也。震雷動于上,而巽風順于下,是陽倡而隂和之義也。下卦三爻,皆上應于震,是男先而女從之義也。以是為恒,宜其亨且无咎也。夫恒利乎正,不正則不安,故正者可久之道也。雖然,恒不可變,而執一以為恒,盖未有能久者也。且天地之道亦可謂恒矣,然必有不已之德,此天地之所以久也。故曰:至誠不息,不息則久。

又曰:天之所以為天也,於乎不顯。文王之所以為文也,純亦不已。

又曰:始終惟一,時乃日新。蓋惟變為能恒,惟新為能一,惟不已為能久,故利有攸往,終則有始,如環之无端,是恒之所以為恒者也。天地有常道,日月有常經,四時有常序,聖人有常治,萬物有常理,然而未始執一而不變也。日月之行,盈縮不常,故能成久照之功。四時之運,往來相推,故能有久成之妙。聖人之治,寛猛相濟,故能化成天下,而參造化之權。觀其所恒,而天地萬物之情无餘藴矣。非天下之至變,其孰能與于此哉?

象曰:雷風,恒;君子以立不易方。

雷風,天地之變也。惟其變,所以能常也。君子觀易之象,而立不易方。立不易方,其遭變而不失其常者歟?故曰:迅雷風烈必變。

初六,浚恒,貞凶,无攸利。

象曰:浚恒之凶,始求深也。

浚即浚井之浚,春秋傳浚洙。浚,深也。以巽而居下,既已深矣,而又浚之,深而又深者也。上有四之正應,不能往以從之,而乃潛深伏奥,退避而不出,以此為恒,亦可謂貞矣。而求深太過,不能通變,而反以自拘,故雖貞而不免于凶,何所往而利乎?申屠狄抱石以沈于河,段干木踰垣而避之,泄柳閉門而不納,是皆求深之過,君子以為非禮義之中,不之貴也。

九二,悔亡。

象曰:九二悔亡,能久中也。

二以陽居隂,隂陽相雜,宜若不恒者也,不恒則有悔矣。而二所以得悔亡者,以其能得中道而久處之也。夫中者恒之本,而恒者中之用也,能久于中道,以能久于恒也。子曰:人皆曰予智擇乎中庸,而不能朞月守也。回之為人也,擇乎中庸,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夫中之非難,而久之為難,此顔氏子所以无祗悔也歟?

九三,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,貞吝。

象曰:不恒其德,无所容也。

九三剛而不中,是德之无恒者也。德之无恒,乍賢乍否,乍明乍暗,乍緩乍急,中无一定之守,而不可據依。苟見其外而不察其中,與之相承,則或有受其羞者矣。德之无恒,雖貞猶吝,而況不貞者乎?惟其不可與之相承,是以至于无所容也。孔子曰: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醫。巫醫,技之最賤者,而且不可作,尚安能有為也哉?京房之于漢元,王章之于孝成,皆承之羞者也。

九四,田无禽。

象曰:久非其位,安得禽也?

田所以得禽也,田非其地,則禽不可得。陽所以求隂也,居非其位,則隂不可求。四之所欲得者,初也,故以初為禽。然初方自浚以求深,而四方安于其位以待之,是守株待兔者之為也。不能變以通之,而久居其位,位固可久矣,而禽其可得也哉?

六五,恒其德,貞,婦人吉,夫子凶。

象曰:婦人貞吉,從一而終也。夫子制義,從婦凶也。

六五之恒一也,而在婦人用之則吉,在夫子用之則凶,何也?蓋以一為常,守義者之事也;以不一為常,制義者之事也。天下之事有當恒者,有當變者。當恒而恒,恒也;當變而變,亦恒也。二者惟其宜可焉,豈可拘于一哉?六五以柔順為常,柔順,婦人之德也,非夫子之正也,此其所以吉凶之異也。孟子曰:執中无權,猶執一也。所惡執一者,為其賊道也。中庸曰: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時中。然則婦人貞吉者,其執一之義;而夫子制義者,其時中之權也哉!

上六,振恒,凶。

象曰:振恒在上,大无功也。

上六之振恒,與初之浚恒一也。初之浚,過乎其退者也。上之振,過乎其進者也。老子曰:不知恒,妄作凶。二者皆不知恒道者也。故初无攸利,而上大无功,凶。皆自取貪利冒權,以至顛蹶,其竇嬰、田蚡之徒歟?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