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十翼】乾卦文言传-[清]连斗山撰《周易辨画•卷一》

[清]连斗山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【周易十翼】乾卦文言传([清]連斗山撰《周易辨畫•卷一》

文言傳

孔子于彖、象既為之傳矣,兹篇及坤卦後一篇,復推廣之以盡其蘊,見卦爻之中包孕无窮,其餘六十二卦,皆當如此以推廣之也。謂之文言者,吳氏曰:繫辭曰其辭文,謂彖、爻之言文而不質也。

文言曰:元者,善之長也。亨者,嘉之會也。利者,義之和也。貞者,事之幹也。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【長,知兩切】。

此一節及下六節,俱示揲蓍者揲得此卦及六爻所以擬議之法也。玩其文義,與繫辭中擬議諸爻頗相類。蓋易為卜筮之書,不應舍卦爻而泛言義理也。坤卦放此。此一節先即六爻以釋卦辭之義,其不同于正傳者,彼就文王之《本義》利與貞合言之,此推廣其義利與貞析言之也。太極動而生陽,繼之者善。此卦六爻皆善,而元居最初,是善之長也。兩美相合為嘉,衆物相聚為會。亨者,衆善相繼,六位時成,是嘉之會也。裁制其過為義,各中其節為和。利者,物各得宜,陰陽不雜,是義之和也。幹為木之身,猶貞為事之主。貞者,各當其位,功无不立,是事之幹也。君子法元之德而以仁為體,則足以作君作師而長乎人;法亨之德而以嘉為會,則足以中規中矩而合乎禮;法利之德而于物能利,則足以守經行權而合乎義;法貞之德而以貞為固,則足以有守有為而幹乎事。是四者,非襲取者之所能行也。唯自強不息,純乎天理之公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之君子,乃可以行之。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

初九曰潛龍勿用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,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是而无悶,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。抜,潛龍也【樂音洛】。

此下六節,乃聖人設為問答,言筮得此卦而此爻變者,當如是云也。六爻皆龍,故稱龍德。隱,謂潛也。卦之成爻為世,此卦世在上九【八卦八宫所値之卦為世隱,故不出而變乎上之世。爻之有位為名,此爻應位在四【上初二爻无位,中四爻皆有位隱,故不見而成乎四之名。惟不易世,故與上遠,而身若遯乎世。惟不成名,故與四无應,而人亦不見。是二者,皆人所悶而怫鬰者也。初有龍德而隱,故處之泰然,而皆无悶【初有震象,震為聲音,故云无悶】。惟其无悶,故遯世。是其所樂也,則率而行之不見;是乃人之所憂也,則去而違之。守道之志,堅確而不可拔若此,是則所謂潛龍也。占者玩此,其勿用之志,亦當如此矣。

九二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《易》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君德也【行,下孟切】。

初為龍德,故二亦為龍德,二德中而位不正。曰正中者,以利貞言也。唯其正中,故言行皆庸,而言必信,行必謹。正中則己无邪矣,而猶防之惟恐越;正中則已能誠矣,而猶存之不敢失。二之龍德如此,由是見于世,而在田善蓋天下,而其心愈虚,不以自矜也。然雖不自矜,而中正之德已徧一世,而人皆化之矣。是知九二雖居人臣之位,已具人君之德,在田之龍,何必非在天之龍哉?此所以利見九五之大人也。占者玩此,其出世之德,亦當如此矣。

九三曰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,无咎。何謂也?子曰: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
此即前反復道而指其實也。言君子所以如此,非空憂也。六龍之理,得于心者為德;六龍之事,體于身者為業。君子將以進之修之也。然龍德皆實理,非忠信則无以進之;龍業皆實事,非修辭立誠則无以居之。君子之朝夕乾乾惕厲者,凡以為此耳。如知忠信以至六龍之德,即忠信以至之,則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亢之幾,可以與知矣。知立誠以終六龍之業,即立誠以終之,則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亢之義,可以與存矣。德進業修,何往不善?由是居下卦之上位而不驕,居上卦之下位而不憂,雖處重剛不變之危境,而亦何過哉?占者玩此處危之道,亦當如此矣。

九四曰或躍在淵,无咎,何謂也?子曰:上下无常,非為邪也;進退无恒,非離羣也。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,故无咎【上,時掌切。離,力智切】。

上與進釋躍,下與退釋在淵,无常无恒釋或字,非為邪,非離羣,欲及時皆釋无咎。九四以剛處柔,其位不正,時不可以不變也。故觀其躍,或有似于上與進,觀其在淵,或有似于下與退,初无一定之象焉。然其心豈有他哉?固非為不正之邪,亦非離諸陽之羣,誠以時在當變,平日之進德修業,正欲及此耳,故无咎。占者玩此,其因時而動,亦當如此矣。

九五曰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水流濕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,聖人作而萬物覩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

此爻為乾卦之主應,以六子明之。初與四相應,初畫一陽有震象,四爻變正有巽象,雷厲風行,兩聲相助,是同聲相應也。三與上相應,三得正位有艮象,上爻變正有兑象,山下澤上,以氣相通,是同氣相求也。二與五相應,上卦本為坎,是濕也,四上變正又為坎,非水流濕乎?下卦本為離,是燥也,二爻變正又為離,非火就燥乎?然水固流濕矣,而當其在天,則不為水而為雲,以雲而騰于飛龍之際,有從龍之象焉。火固就燥矣,而當其在地,則不為火而為風,以風而起于離虎之間,有從虎之象焉。故九二以聖人而見田,普一世于文明,萬物且皆仰其德,矧九五以聖人而飛天,垂衣裳于南面,萬物有不瞻其化者哉?蓋五,天也;二,離日也。本乎天者,自利見以親乎上也。二,地也;五,坎水也。本乎地者,自利見以親乎下也。各從其類,理有固然,何足怪焉?占者玩此,其見大人之道,亦當如此矣。

上九曰亢龍有悔,何謂也?子曰:貴而无位,高而无民,賢人在下位而无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

前人泥于亢字,多將此爻說壞,不知上亦為龍,其亢者,乃所處之時地使然,非德有虧也。貴以九言【陽貴陰賤上處卦外,是无位也。高以上言,六爻純陽,是无民也【陽君陰民賢人,指九三在下卦而不應【陽與陽不相應是无輔也。若此者,皆以其未正耳。唯其未正,所以上以龍德遇此時,居此地,不得不動而有悔,以化其亢也【此動字即六爻之動,動字已含後知進退存亡知字意,正有悔之妙用】。占者玩此,其處亢之道,亦當如此矣。

潛龍勿用,下也。

此下七節,又以人事明六爻。下以位言,窮而在下,時尚未通,如伊尹之耕于有莘是也。

見龍在田時舍也【舍如字】。

舍,止也。時方出潛,暫止于田,如孔子之設敎洙、泗是也。

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

行事,即進修之事。時介兩乾之間,乃法其剛健以行事,如文王之日昃不遑是也。

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

試,驗也。時可以變,姑以自驗,如武王之遵養時晦是也。

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

上,上位也。時至于五,乃是聖人居天位而布化,如舜之㳟己南面是也。

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

窮,盡也。時窮斯災,能悔則化,如堯之耄期倦勤是也。

【李氏衷一曰:天下極重難反之局,止在聖人一反掌間,最得悔字妙用】。

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【治,直吏切】。

六十四卦,除坤卦之外,皆有用九,而總不若乾卦之全。乃孔子不言乾之六爻用九,而言乾元者,蓋言六爻猶一爻自為一用,言乾元則六爻共為一用矣。何也?爻雖有六,不過一元、亨、利、貞,而亨、利、貞又不過一元,此所以言乾元用九也。乾元用九,則剛柔各得其位,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悔各乘其時,天下雖大,悉在一元默運中矣,故曰天下治也。

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

此下七節,又以天道明六爻當子丑之月,陽氣在地藏而未露,此貞方起元,元未離貞之時也。

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

當寅卯之月,陽氣出地,氣象昌明,是貞已交元,元而漸亨之時也。

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

當辰已之月,陽氣盛長,乾亦健行,是元而正亨之時也。

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

當午未之月,陽氣雖盛,微陰已生,是元而既亨之時也。

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

當申酉之月,陽氣將消,居在坤方【乾、坤、艮、巽,皆天德之方,申正坤位,故為位乎天德】。此元之由亨而利之時也。

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

當戌亥之月,陽氣已盡,卦亦成終,此元亨而利而貞之時也。

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
卦之六位,不過一元,故六爻之用九,即一元之用九。觀春生之後,即有秋殺;寒往之餘,依然暑來。天若有則,不可紊亂。今乾元用九,由潛而亢,亢極復潛,與天无二,是天之法則于此乃見也【此與前七節皆即六爻,以明卦辭見四德即六龍之德,六龍即四德之象也】。
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利貞者,性情也。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
前數章分贊一卦六爻,此一章合贊一卦六爻。言元亨利貞本易書之通例,而乾之元亨利貞則非他卦所能同者。蓋他卦之元雖亦能亨,而陰陽相雜,不能以无待。惟乾卦純陽一氣,更无間隔,故一畫之元既始于下,而勃然之勢自逹于上,殆始而亨者也。既始亨而又利貞者,乃因其爻位之性情也。蓋卦畫與爻位各有剛柔之性,即各有愛惡之情,性情未有不欲其貞者,故利之也。且乾元即乾始,豈特具于卦體者有如是,其有益于筮蓍者更匪淺也。蓋乾自一始而六爻備,或示人以潛與見焉,或示人以惕與躍焉,更或示人以飛與亢焉。能以至美之利利天下之人,而更不言所利者為何事,與他卦之第言一節者【如利建侯、利用獄之類是也迥不相侔也。蓋其象无不備,義无不包,有大焉者矣。前謂大哉乾元,豈不信乎?【此利字是利益之利,與卦中作宜字解者不同】。夫亨利貞皆統于乾始,固見其大矣。即析觀于乾卦之六爻,又未嘗不大也。大哉乾乎!自初爻觀之,陽居陽位,得太極方動之體,何其剛也!自三爻觀之,陽居陽位,得天行不息之心,何其健也!自五爻觀之,亦陽居陽位,得皇建有極之道,何其中且正也。此三爻,其本貞者也。若以利貞之三爻觀之,二變而貞,則柔順中正,又何純也。四變而貞,則溫潤而澤,又何粹也。上變而貞,則縝密以栗,又何精也【精字屬知,末節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,正是此精字。觀非天下之至精,孰能與此可知】。六畫之德如此,乾豈不大哉!然文王但渾舉其詞而已,周公于六爻又逐一發揮之,直以抉其蘊,而横以擴其義。如初之潛,以至上之亢,一爻為一象,一象有一義,較之文之彖辭,更為詳備焉。且不但本卦六爻發揮之而已,併能舉他卦之六爻而旁通之【如乾通于坤,坤通于乾之類】。而六爻之情,不可勝用焉。卦爻之辭既備,凡以事來筮者,或値全卦不變,或値全卦皆變,或値一爻之變。隨其所處之時,乘此六爻以行乾道,當正而正,當變而變,俾陰陽和諧,如雲行雨施之各得其位,則于天下之事,自无不各得其宜而平矣。乾之大有,非一辭所能贊如此【彖傳雲行雨施,以陰陽交索成卦言。此雲行雨施,以用卦者値其陰陽之變言。向以前節為上天之雲雨,此節為君道之恩澤,似皆與象不合】。

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潛之為言也,隱而未見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【行,下孟切。見,賢遍切】。

此六節又即六爻以申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。初、二言君子,五、上言大人,聖人所謂下學而上逹也。中二爻界乎上下之間,故變文言位之所處與處之之心,正自強不息之實功也。成德,成龍德也。言君子之體于身而為行者,乃欲成龍德以為行也。既成龍德,二又變離,日乃可見之行,非可隱之行也。而顧潛之,潛之云者,以時當在下,欲見于田而尚未可見,欲飛于天而六位又未成,是以君子法潛龍之象而弗用也。此力持于窮通之界,自強不息之始也。

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辨之,寛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《易》曰: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君德也。

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亢之理散于六爻,故學以聚之;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亢之幾判于臨時,故問以辨之;非有廣大之量,无以畜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亢之德,故寛以居之;非有至公无私之心,亦无以行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亢之道,故仁以行之。此下學知行並進之事,自強不息之功也。前以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為君德,正以此耳。

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【重,直龍切,下同】。

九三居二乾重剛之間,而又不得二五之中,上焉不在五之天,下焉不在二之田中,雖在人位,已界乎上下之交。斯時下學已過,上逹未能,可以用力,而又无可用力,乃危境也。惟有戒謹恐懼以持之,則可以免咎,此君子以静存而自強不息也。前傳以乾乾因時而惕,雖危无咎者,亦以此耳。

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
九四亦在二乾重剛之間,而不得二與五之中,上不在五之天,下不在二之田,中離下而上,并不在三之人,進退未定,可疑之境,正君子愼獨之境也。四之云或者,正因其可疑而疑之,不使此心之發,偶蹈于不正之域也【疑乃審端之精,非狐疑之疑】。夫何咎?此君子以動察而自強不息也。

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弗違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【夫,音扶。凡發端之夫皆放此。先,悉薦切。後,胡豆切】。

静存動察,其功已密,純之則為大人。夫大人者,其所造之詣,豈人之所能及哉?以卦爻觀之,五以中正位乎天,二以中正位乎地【以變正之後言,下文皆然】。是健順之德也,大人即與天地合其德。五居坎為月,二變離為日,是日月之明也,大人即與日月合其明。卦之元亨利貞,即天之春夏秋冬,是四時之序也,大人又與四時合其序。鬼神司禍福之柄【陽為神,陰為鬼】。爻位有得失之幾【當位為得,不當為失】。是鬼神之吉凶也,大人又與鬼神合其吉凶。由是法乎震而為乾之初,法乎艮而為乾之三,法乎坎而為乾之五,是先乎乾也【三爻不變,在成卦之先,故曰先天】。而乾自如其序,與大人弗違,或法乎兑而為乾之上,法乎巽而為乾之四,法乎離而為乾之二,是後乎乾也【三爻皆變,在成卦之後,故曰後天】。而大人自奉乎乾之時而无差,夫乾之理无形,且不違君子,况人為君子之類,鬼神為造化之迹,能違君子乎?是君子即乾矣。此大而化之之境,自強不息之驗也。

亢之為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,其唯聖人乎!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聖人乎!【喪,息浪切】。

人身所處,有行藏則有進退,有去就則有存亡,有取舍則有得喪,皆人生之大節,所當知者也。而當其亢時,則祗知有進而已矣,存而已矣,得而已矣。而進之中又有退,存之中又有亡,得之中又有喪,則不知也。如此,則安能不失其正?于此而求能不失其正者,唯聖人為然【變剛為柔,則正矣。此乃悔之妙用處】。蓋聖人由學聚問辨,窮其理者極其精;故寛居仁行,致其用者極其熟。可以進則進,可以退則退,可以存則存,可以亡則亡,非常人之所能測也。此聖不可知之境,自強不息之極也。故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彊不息。

周易辨畫卷一

<經部,易類,周易辨畫>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