艮其背,不獲其身;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。
陽上隂下,陽性動,隂性静,故陽居下居中,其勢未止,則不得静也。動極於上,隂陽各得其分,則止矣。止斯静矣,其象為山。山者,地之剛,隆起而柔承之,止而不遷者也。天地之道,有動有静,故大傳曰:其静也專,其静也翕。人心之德亦如之,艮之義也。艮連其背為文者,與履虎尾、同人于野同例,皆因其義,不複其文也。隂陽不交,於卦為艮,於時為夜為冬,於方為北,於身則為背,故背之文從北從肉,而艮字有反身之象。艮其背者,止於止之方也。天地人之道,南與東西皆現而北獨隱,前與左右皆見而後不見。不見者,止之方,静之處。故周子曰:艮其背,背非見也。《程傳》曰:止於所不見。此大傳所謂退藏於密,中庸所謂未發之中,而周、程得之,以為主静定性之學者也。凡天下之動,以静為本。静之道,以驗於動為至。静亦定,動亦定,然後為静之至也。故方其静也,私欲不萌,廓然而大公,是不獲其身也。及其動也,智詐不生,物來而順應,是行其庭不見其人也。内不見己,外不見人,則義理周流,而感應之累免矣,故无咎。
【原文】彖曰:艮,止也,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
艮德雖止,而辭有艮背、行庭二義,故傳先發卦名之藴,以起釋辭之端也。言天下之道,行止如循環然,不可偏於一也,但止為行基耳。能當止而止,則能當行而行,而動静不失其時矣。止静之中,人所不見,疑於不光明也。惟其為動行之本,而應用不窮,故曰其道光明。
【原文】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,是以不獲其身。行其庭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
以卦體釋辭也。以一體言,陽上隂下,各止其所,止之義也。以兩體言,六位隂陽,雖敵應而不相與,亦止之義也。止其所則静矣,故内不見己而不獲其身。敵應而不相與,則動亦静矣,故外不見物,行其庭而不見其人也。
象曰:兼山,艮;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位即時也,時止則止不出其位也,時行則行亦不出其位也。
初六,艮其趾,无咎,利永貞。
初在諸卦皆有趾象,在艮則為艮其趾矣。止動於初,无咎之道以柔,故又為利永貞之戒。咸、艮皆以人身取象,咸取三陽之中爻為心,艮取中之陽爻為心,故諸象大畧皆同。惟以心之位而變
象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
六二,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
三處心位,二所隨也。六二中正,能艮其腓者,然不能拯其所隨,則心未快矣。盖咸之四不中不正,而三以不中失正承之,故曰執其隨。艮之三不中失正,而二以中正承之,故曰不拯其隨。咸之義,則明形之不可隨心而動,而制於外之不可已。艮之義,則明形之不足以檢其心,而坊於末者之未仁也。兩義相須,心學始備,推之事物,無不皆然。
象曰:不拯其隨,未退聽也。
九三,艮其限,列其夤,厲熏心。
限上下體之際。夤謂夾脊,皆屈伸俯仰之所由也。列者,峙立之意。止其限,峙其夤,則屈伸俯仰之用廢,而心無安泰之時矣。心者,静虚而應萬事者也。苟知止之謂止,而廢其應物之用,其精者為枯槁無用之學,下則不顧事理,頑然悍然者而已。然天下未有理不得而心安者,此艮限列夤,所以必至於危而熏心也。其與憧憧應感者,雖有間矣,而其為心之病則一,故聖人於咸、艮亙發之。或曰:三為卦主,而與卦義不同,何也?曰:震陽動於下,故以下卦之陽為主也。艮陽止於上,故以上卦之陽為主也。震四下有二隂,其勢不可以動,故動而遂泥。艮三上有二隂,其勢未可以止,故止而熏心。
象曰:艮其限,危熏心也。
六四,艮其身,无咎。
四在心之上,口之下,與咸之脢同,乃背位也。象與卦合,又以柔正而居上體,故為艮其身而无咎。然不直言艮其背者,艮其背則不獲其身矣,不待制也。止之於身,則猶待於制,四雖柔正而不中故也。
象曰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
爻言艮其身,傳言止之乎身,則意明矣。
六五,艮其輔,言有序,悔亡。
五以隂居背上,口之象也。口者動物,隂柔不正而當其位,宜有悔矣。以有中德,能艮其輔,故言有序而悔亡。
象曰:艮其輔,以中正也。
正字衍。
上九,敦艮,吉。
上為卦主,重艮之終,有敦厚之義。敦厚於止,則養之深而用不窮,是以吉也。
象曰:敦艮之吉,以厚終也。
猶坤言以大終,言其以敦厚之道而終,乃所謂敦艮。
【点校底本】:文渊阁《欽定四庫全書》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【资料来源】:国学迷http://www.guoxuemi.com/siku/119642epyx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