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卦-乾卦䷀文言传-[清]李光地撰《周易观彖•卷一》

[清]李光地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【上经】第1卦-乾卦:乾卦文言傳-[清]李光地撰《周易觀彖•卷一》

文言曰: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幹也。

發明彖傳之義。文王之占,本以元亨利貞爲二事,夫子乃以四者言之。然象傳雖特表乾元,而以利貞合釋,至此則離析四事,自成一德也。蓋元亨利貞,在天爲天道,在聖爲王化,其實則皆人性之德而已。善者,性之藴也。元之在人,爲衆善之長。元,始也,大也。人性之仁,得之最初,而統之最全。仁之統乎性,猶元之統乎天也。藴於内爲善,著于外爲嘉。亨之在人,爲嘉美之會。亨,通也,會通則典禮行焉。萬事之斐然成章,猶萬物之燦然流形也。和者,和順之謂。利之在人,爲義之和。利,宜也,義惟得宜,故于事物無不和順。事之各當其理,猶物之各正性命也。幹者,枝葉之所依,逮枝葉盡而幹不改焉。貞之在人,爲事之幹。貞,正也,固也。其知固守,則能植立而爲萬事所依。堅確者,施用之根,猶凝固者,發生之本也。夫子之意,實與文王之意合。蓋所存者大,然後能發用而通,是大在亨之先也。處事得宜,然後能成就而正,是利在貞之先也。仁者,德之大,而禮則顯諸仁。義者,用之宜,而知則藏諸用。二聖之所發明,其義精矣。

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

仁義禮智,性之體也;長人嘉會,利物幹事,性之用也。四者之中,仁智又爲體,禮義又爲用。以仁爲體,則能愛而足以長人,即體而用已該也。致美於節文之會,則合乎禮之本然,即用而體已具也。宜於事物,則順乎義之當然,亦由用以語體。貞正固守,則萬事有所依以立,亦由體以語用也。上言性之德,此言君子所性。

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

君子體自強不息之道,故能行此四德者。

初九曰潛龍勿用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是而无悶,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,潛龍也。

不易乎世,故遯世无悶;不成乎名,故不見是而无悶。樂則行之,行其所好也;憂則違之,去其所不願居也。

九二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易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君德也。

二非得正,故言正中。正中,以位言之,則不潛未躍之時;以德言之,則所謂時中也。在下而曰見者,言行之著,不可掩也;至誠之感,必有動也。中則庸矣,故其言行皆庸,而無不信謹;中則無邪矣,故其心常閑邪,而誠無不存。推善以教人,是以善世,而德之博也;德盛禮恭,是以不伐,而道之化也。君師之道並立,故以是爲君德,而稱大人焉。

九三曰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,无咎。何謂也?子曰: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
言所以乾惕者,非役於物也,非動於外也,蓋進德修業而已。德得於心者,業成於事者。内主忠信,則德日新;謹於言辭以立實事,則業有可守。知理之極至,而實心以至之,則於天德也庶幾矣;知事之歸宿,而實行以終之,則分業之義可以不失矣。幾者進而近,存者居而安。君子之德性學問至於如此,則自修不暇,而又何驕乎?内省不疚,而又何憂乎?因其時釋終日之義,言無時不乾乾也。無時不乾乾而心猶惕,故雖危无咎。按:忠信即二,所謂閑邪存誠也;修辭立誠即二,所謂言信行謹也。二以德言,故觀於外者以察其心;三以學言,故主於心而驗於事。二曰存誠,誠之源也,以心言也;三曰立誠,誠斯立焉,以事言也。其道則一而已。

九四曰或躍在淵,无咎,何謂也?子曰:上下无常,非爲邪也;進退无恒,非離羣也。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,故无咎。

无常,无恒,釋或躍之意。或躍者,有時而躍,飛潛未定之象也。可上而不上,疑於偏僻之行;可進而不進,疑於絶世爲高。然推其審慎之心,則以德業備於身,必待時而後動,欲適中其時之可,故不敢輕於上進也。

九五曰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水流濕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,聖人作而萬物覩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

自聲應氣求,以至親上親下,皆所謂各從其類者。至於龍起而雲興,則在天之時也。聖作而物覩,則利見之會也。爻義在其中矣。

上九曰亢龍有悔,何謂也?子曰:貴而无位,高而无民,賢人在下位而无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

上九過於尊位,故言无位。衆陽皆從九五,故言无民无輔。在人則崇高之極,其志未厭,是无位也。不得人心,是无民也。自賢而不能賢人之賢,是无輔也。

潛龍勿用,下也。見龍在田,時舍也。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
用九之上加以乾元者,元,首也。然元統天而歸於貞,則終始无端而不可爲首,即用九之義也。聖人所以首出庶物,無爲而治者,此爾。

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
與時偕行,言無時不乾乾也。乾道乃革者,凡兩卦之間,乃改革之際,或爲身之進退,或爲事之終始。在此爻則亦謂離下而上,時當遷變而已。先儒釋義謬異,不可從也。五,天位也;剛健中正,天德也。位乎天德者,居天位而適値乎天德之純也。時亢而德不與偕,亢則无災咎;與時偕極,是以有悔。天德者,自然之妙;天則者,當然之準也。
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

再申彖傳之義。元,大也,始也。大在亨之先,是當其始而亨之理已具,不待亨而後見其大也。

利貞者,性情也。

利貞則成乎事物矣,然乃其性情則然。功用之成,不過適得其性情之正而已。

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

即始而亨之理具焉,是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也。歸於性情之正,而又何利之可言?蓋乾始者,天地生物之心也。天地之常,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。非物物而普之也,心之量本如是也。非無心也,雖普萬物而無加於此心,性情之德也。彖傳所謂統天者以此。

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

剛則元,健則亨,中則利,正則貞。純粹精,又以乾元之能利天下,不言所利者言也。盖人心有私,則其所及隘而不能忘。乾之剛健中正,一貫之以生物之心,無私之至也。故其用溥遍而不滯於一偏,其體則眞静而不累於名迹。滯累則雜且駁矣,雜駁則粗矣,至純至粹而無一毫疵纇之参焉,此所以爲上天之載,無聲無臭也,非天下之至精哉!聖人之語天德,至是無餘藴矣。

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
六爻發揮,即六位時成而兼大明之義。旁通情,即發明乾道之終始,而廣包乎物理人事者。六爻之理,無所不該,而九五一爻,乾道備焉。故能兼總六爻之德,以履尊位,使萬物皆被其澤而若其性,如天之雲行雨施,而天下平寧也。蓋彖傳變位言龍者,取其行雲施雨,與上文相切也。猶恐學者未明其意,故於此又錯其文以發之。

六爻所以能發明乾道者,蓋以下位言之,隱而未見,元也;出而文明,亨也;高而乾惕,貞也。以上位言之,疑而未進,元也;作而物覩,亨也;不與時偕極,貞也。存亡吉凶,六爻備焉。然觀其彖辭,則已過半。六爻者,發揮其藴,以旁通其義焉爾。自坤而下,各随爻位以發彖意,莫不皆然。凡卦必有主爻,而九五,乾之主也。在六畫之象,於位爲天位;剛健中正,於德爲天德。是則又以一爻而兼備卦義者,亦諸卦之凡例也。

君子以成德爲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濳之爲言也,隱而未見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
德既成,則可見之施行矣。惟其時隱而未見,故其德行而未成,申龍德而隱之意。

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辨之,寛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易曰: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君德也。

聚則理得於心,辨則理驗於事,寛居以待其熟也,仁行以固其守也,四者亦有元亨利貞之序。故人而知學,猶下之種也;辨之之明,猶逹其枝也;從容成就,而向於實矣;切已踐履,則實之成也。始於爲君子,而終至於聖人,其道不外乎是。按:前言信謹閑存,此又異其辭者,前以其德之既成言也。原其德之所以成,則必多識前言往行以畜之,涵泳持守以終之,然後有前者之效。彼此互發,無兩義也。

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
以剛處重卦之間,故曰重剛。惟重剛,故不處中位。不處中位,故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皆以所値之位言之。在天則安於上,在田則安於下,上下之際,所以危懼而不安也。申居上不驕,爲下不憂之意。

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
不在天,不在田,而又不在人,則比九三之時位又異矣。當大任而不敢果於上進,故或躍焉以自試,是其疑之徵也。惕者,平日戒懼之心。疑者,臨事謹審之慮。申上下无常,進退无恒之意。按:易以五、上爲天,三、四爲人,初、二爲地。然五,天之陽也。二,地之隂也。三,人之陽也。又天則垂象於下,地則發生於上,人者本天而親地,故以此三爻爲三才之正也。

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弗違,而况於人乎?况於鬼神乎?

四者,亦元亨利貞之德。與天地合德,仁也;與日月合明,禮也;與四時合序,義也;與鬼神合吉凶,智也。中庸曰:禍福將至,善不善必先知之,故至誠如神。此與鬼神合其吉凶也。先天弗違者,氣數未至而念與天通;後天奉天者,風氣既開而因時有作。聖人雖人類,而其道則天,故人與鬼神不能違也。申聖人作而萬物覩之意。

亢之爲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。其惟聖人乎!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聖人乎!

亢者,陽之窮也。聖人則體天德而不爲首,無所爲亢也。申亢義而以聖人之用終之,則用九之義在其中矣。

点校說明

【点校底本】:文渊阁《欽定四庫全書》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
【资料来源】:国学迷http://www.guoxuemi.com/siku/119642epyx/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