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:元亨利貞,至于八月有凶。
凡物中則滿而向衰,及過中則己衰矣。故惟二陽之卦居内爲主,而勢盛大。爲主則物從之,盛大則物下之,臨之義也。其象澤上有地,地澤之情相親,而高下有等。又臨下者常存畏懼,詩所謂如臨深淵是也,故爲臨。或曰:臨主於上臨下,二陽居下,何以為臨?曰:觀之義主乎君者也,臨之義不專主乎君者也。二陽浸長,理足以服從於物,凡有臨人之責者,皆可以當之也。
○陽剛盛大,則有大通之理,而宜於正。若其不正,則不合於天道,雖君子而有恃勢之心,亦德之衰也。故又言至於八月有凶,以見盛大之勢不可恃如此。八月七日之說,以卦氣推者多鑿。蓋隂窮於六而進,則少陽生於七。陽窮於九而退,則少隂生於八。七八者,隂陽始生之數也。陽則曰日,隂則曰月,
彖曰:臨,剛浸而長,說而順,剛中而應,大亨以正,天之道也。
卦所以為臨,剛浸而長也。如此,則應再著臨字,如蒙卦之例。不然,亦應著也字,如履卦之例。而與下文不復離别者,蓋根釋名之義,兼以釋辭,如後復、无妄諸卦彖傳,皆此例也。剛長,所以亨也。說順剛中,所謂正也。當浸長之時,體和說而行順道,剛而得中,以應於物。如此,然後爲大亨,而能以正合乎天道也。
至于八月有凶,消不久也。
象曰:澤上於地,臨。君子以教思无窮,容保民无疆。
臨人如此,則不以盛大之勢,而以久大之德,勢有時而消,德無時而盡也。
初九,咸臨,貞吉。
咸有周遍之義,又有感通之義。蓋無心之感,無不周遍,故二義一也。初剛而正,是能以德感物而爲臨者,得臨之正矣。故臨人者如是則吉。
象曰:咸臨貞吉,志行正也。
凡初爻多言志,行正者在事之初,觀其所志。
九二,咸臨,吉,无不利。
二正當浸長之位,且剛中而應,則正不必言矣。故亦曰:咸臨而其占吉,无不利。
象曰:咸臨,吉,无不利,未順命也。
臨之盛大,天之命也。君子但知大亨以正之爲天道,不知浸長之為天命也。順乎道,則有无窮无疆之業;順乎命,而消不久矣。是故君子未順命也。
六三,甘臨,无攸利。既憂之,无咎。
臨雖盛大,然消亦不久,可憂而不可甘也。三不中正,為說之主。居下之上,以勢臨物,而以為甘,失臨之道者也,何利之有?然甘苦之介,一念之間,故苟能知憂懼,則必不以臨為甘,而咎可免矣。此卦以說順為善,爻德非純凶,故又發此義。
象曰:甘臨,位不當也。既憂之,咎不長也。
六四,至臨,无咎。
凡臨物者,以切近而能周至,故臨有逼義。四以柔正,與下體相切近,臨之周至者也。以非卦主,又非尊位,故僅曰无咎。
象曰:至臨无咎,位當也。
三、四皆臨人之位,而其德有當不當。
六五,知臨,大君之宜,吉。
六五虚中,有知之象。居上之道,莫大乎知。知則明理知人,而所行無不當矣。所謂聰明睿知,足以有臨,故其占如此則吉。
象曰:大君之宜,行中之謂也。
以其中而有知之美,則是所行皆中,故謂之大君之宜也。
上六,敦臨,吉,无咎。
坤體至厚,居臨之終,敦厚於臨者也。臨之道有終為難,非厚德以行久道,不能吉且无咎。凡言吉无咎者,皆吉而後得无咎也。
象曰:敦臨之吉,志在内也。
因上居事外而發明之,言敦厚於臨,乃心存天下,非在事外者也。
○或疑觀以二陽為主,則觀於人者,此二爻而已,餘皆觀人者也。臨亦以二陽為主,而六爻皆有臨人之義,何也?曰:觀之陽在上,上爲下觀,其義正矣。又觀人、觀於人,皆必有道焉,故因卦位而兩備其辭也。臨陽在下,卦雖取臨物為義,而撰德於爻者,不可以上位為所臨之人。又道專在臨人,臨於人者,訓戒所不及也,故但以卦義統之,而不以主爻為分别。
【点校底本】:文渊阁《欽定四庫全書》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【资料来源】:国学迷http://www.guoxuemi.com/siku/119642epyx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