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31卦-咸卦䷞泽山咸卦(艮下兑上)-[宋]赵汝楳撰《周易辑闻•卷四》

[宋]赵汝楳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31卦-咸卦䷞泽山咸卦(艮下兑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31卦-咸卦䷞泽山咸卦(艮下兑上)-[宋]趙汝楳撰《周易輯聞•卷四》

周易輯聞卷四

宋趙汝楳撰

於卦變為兌,重艮,於爻變為三隂。爻卦䷋三上互易而變,爻象皆近取諸身。感之至真莫若身,意之所欲不言而喻,咸以止為感者也。爻之吉凶皆係於止,其取人身為象,則各因其位,不當如它卦言位應。蓋拇與心,腓與脢,股與輔,在人身皆不胥應故也。

【原文】咸卦䷞象传:

【原文】象曰:山上有澤,咸,君子以虛受人。

兌為澤,艮為山。山,峻極于天者也,而上有澤焉,必有虛坎以受之,君子若之何而體之邪?器必虛乃可以受物心,必虛乃可以受人心。君本虛,天理之所舍也,萬善會焉,百行出焉。不幸而物慾窒焉,而虚者以實。聲色貨利實之,則清心寡慾之說不能入;猜忌苛切實之,則誠信優裕之論不能容。猶之藜莧充腸者,雖膏粱所不嗜也。以虚之云,非叩兩端而竭之空空也,其實若虚之盛德歟!彖辭、爻辭與象辭,義各有攸主。易變无窮,三聖人之取義未嘗執一,釋彖言咸感,釋象言虛受,唯圓機之士可以學易。

【原文】咸卦䷞卦辞:

咸,亨,利貞,取女吉。

山澤氣通,彼此交感,故卦名咸。

扞格則滯,咸感則通,理也。然胥感必利於正,正以取女則吉,不正則為踰牆鑚穴而凶。

【原文】咸卦䷞彖传:

彖曰:咸,感也。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,止而說,男下女,是以亨,利貞,取女吉也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
咸,皆也。書之咸建五長,咸有一德是也。今訓咸為感,蓋以兩卦皆感,非以文為别,謂咸无心而感有心也。咸本䷋變,六三之柔上,上九之剛下,故曰柔上而剛下。隂陽二氣,一感一應,彼此相與,隂陽皆感,咸之義也。良兌二德為止說,艮下兌上為男下女。取女,婚姻之初也。古者昏禮,壻執鴈親迎,御輪三周,此下于女也。女子處室,必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壻又親迎而後從夫,如是乃亨乃正,用以取女則吉也。人倫之道,莫大於夫婦。咸之兌、艮,婚姻之初也。厥初不正,後將奈何?夫婦之初,咸感至真。男之心止而專,則女之心說而應。男之止无蘄於女而心自說者,此咸感之所以為妙,自然而然,不可以它求也。天地之感氣也,氣感則萬物化化生生而不窮;聖人之感心也,心感則天下和說而平夷。夫心之感,豈曰縶之維之,以強其來也?天下固有人心之本同者,因其本同而感之,則天下无不說應。天地之感非氣,則萬物之生如揠之而使長;聖人之感非心,則天下之從將勉強而乖戾。觀所感之本同,則可以見天地萬物之情;見天地萬物之情,則聖人之情從可見矣。於此言二氣感應,所以?諸卦隂陽交感之例,如天地交泰,天在山中,皆以氣不以形。

【原文】咸卦䷞初六:

初六:咸其拇。

拇,說文:將指也。人手四指駢生,唯大指在外,象初為卦之外。大雅:履帝武敏者,乃足拇。今不可因腓股,遂謂拇為足大指。若爾,則何以象外?故曰:觀象玩辭,不得乎象,則失乎辭。艮初六言艮其趾,可以互見。當咸之初,未涉吉凶,感于其拇,不越其位者也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拇,志在外也。

初不象足象趾,而云拇者,初之志感在於外,故以拇象之,不安於所感者乎?

【原文】咸卦䷞六二:

六二:咸其腓,凶,居吉。

腓,說文:脛,耑也。居,止也。

二於人,身為脛耑,感道貴止,而腓為屈信運動之會,不能止者也。動以求感,感必得凶。使能止而不行,則可以得吉。感之為道,本於自然。自然云者,非泛然无心之謂也。天下有同然之欲,吾所欲之人亦欲焉,是之謂同然之欲。因其同欲者而盡其在我,在我既盡,自有潛感默應之道,不待動以求感也。苟拂其所同,而囂囂然以冀人之感,我益動,彼益疑,求其面從且不可,況望其心感邪?

【原文】象曰:雖凶居吉,順不害也。

感固以動而凶,能止則其凶可吉。何者?順人心之同,則不害吾感也,其動而能止之感乎?

【原文】咸卦䷞九三:

九三:咸其股,執其隨,往吝。

股上於腓,為三之象,動于下體之上者也。

以九居三,皆陽而動,故感於其股。隂則隨陽,是隨者柔之道也。九三之剛,不知以止為感,而固執其隨人之道,往而求感,有吝而已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股,亦不處也,志在隨人,所執下也。

亦云者,與六二同,以動為感也,不處不能居也。九三為艮之主,固應能止,與二不同。以二咸感之時,遂違其素志,亦隨人以為感,所執卑下,動而不能止,其致吝之道歟?

【原文】咸卦䷞九四:

九四:貞吉,悔亡,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

貞,正也。悔,追悔也。憧憧者,往來不定貌。四在上下卦之閒,故為往來。朋,衆也,謂衆陽也。爾,四也,思心之象也。

吉與悔為對,守正則吉而悔可亡,失正則凶矣,何止於悔而已邪?此聖人敎人以處九四之方也。但四當往來之交,欲往而求感於人,欲人之來感於已,未免憧憧然曾无定計。上下二陽之朋,又從四而求所思,思愈多而感之道愈乖矣。

【原文】象曰:貞吉悔亡,未感害也;憧憧往來,未光大也。

感以正,感之吉也。感不以正,感之害也。四能正,則是未感于害,悔宜可亡,何乃心思往來而弗寧乎?則咸感之道湮晦而狹隘矣,其以心求感者乎?子曰: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途,一致而百慮。天下何思何慮?日往則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歲成焉。往者屈也,來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精義入神,以致用也。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過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。窮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此聖人平時與門弟子講論之語,止以一爻曲暢其義,非如釋爻者必通貫諸爻之情以立言也。天下何思何慮四句,專釋思字。日往月來以下,專釋往來二字。夫子嘗言君子有九思,學之不可不思,尚矣。今云何思何慮,非使人不思不慮也。天下之塗雖殊,及其所歸,未始不同。天下之事,一致于理,人自百爾其慮,則亦何所事于思慮哉?人之思,生于是非之多岐;人之慮,怵于利害之交戰。苟因其殊者之同歸,悟其百慮之一致,則唯理是從,所守者約,而思非妄思,憲非徒慮矣。自太極既判,如日月運於天,寒暑變於地,與夫人物之情狀,莫非往來屈信之故。推極其妙,為致用,為崇德,為窮神知化,皆是物也。然聖人釋爻,不滿于往來之憧憧,至是乃究極其妙用如此,豈自為矛盾者?故曰:平時講論,止就一爻曲暢其義,不必通貫諸爻之情也。

【原文】咸卦䷞九五:

九五:咸其脢,无悔。

脢,說文:背肉也。今俗謂之脊。心在胷之後,心之上為五之象。悔亡,有悔而亡也。无悔則直无可言者。艮稱艮其背,一身之最止者也。感于其所止,何悔之有?然乃无情之止,則亦不能為感矣,故亦不言吉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脢,志末也。

脢為身之末,位已漸高,志存於末,僅能免悔而已。

【原文】咸卦䷞上六:

上六:咸其輔頰舌。

輔,說文:人頰車也。上為首。

下五爻象人之身,其吉凶悔吝在動與止,至背而極矣。若上之動,則出於身之上,猶首之輔頰舌,持此為感,人誰信之?

【原文】象曰:咸其輔頰舌,滕口說也。

施命敷誥,帝王所不敢輕言,固不可已也。使載以誠信,則大哉王言,人皆丕應。今上六唯口說是滕,乃簸弄簧鼔之人,不足與言感,不足與較吉凶矣。滕與騰通。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訾翠芬(完成)
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第19册经部十三易类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