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卦變為艮重乾,於爻變為二隂爻。卦䷠初六與九四、六二與九五互易,而變二隂畜乾者也。小畜唯六四用事,以巽畜健,故初、二終於復,而三有反目之患。大畜君臣同志,以剛止畜健,故初、二皆受畜,而三有利往之喜,上則畜道成而大亨矣。
【原文】象曰:天在山中,大畜。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
【識音志】艮為山,乾為天,艮上乾下,故曰天在山中。神氣,天之神氣也,而地載之,故有天在山中之象。
【天地交,亦以氣言象】。地之厚載,固足以畜陽,益之以山,則所畜彌厚,此畜之大者也。學者所學,言行而已。修於身,出於戶庭,遠而行蠻貊,妙而動天地,樞機所係,其大如此。非稽之前言,鑒之往行,于何而用吾力?稍識之則畜者寡,多識之則畜者大。君子體易之功用,庸可忽諸?
大畜,利貞,不家食,吉,利涉大川。
乾陽欲升,六五以大君畜之,故卦名大畜。
止能自畜者為小,自畜而及人者為大。子曰: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畜不以正,是積惡也,故專以利貞戒之。賢者未遇,則耕築以自食。今得所養,則不食于家而吉矣。六五雖柔,能得剛健之臣,此固足以涉險而濟難。商高宗曰若濟巨川,用汝作舟楫是也。
彖曰:大畜,剛健篤實,輝光日新其德,剛上而尚賢,能止健,大正也。不家食吉,養賢也;利涉大川,應乎天也。
金與石胥擊而火生,竹與竹胥摩而明見。凡物之光,必有與之胥軋者,而後?越。剛健指乾,篤實指艮。乾之剛在下而健,艮之剛在上而止。健止胥摩,而後德輝可覩。下不健,則其動尼於止而遽息,息則不能光。上不止,則氣勢振於健而動摇,摇亦不能光。今上之鎮止愈力,而下之剛動愈健,是以其光與日俱新。世有立德之士,篤於進修,自強而不息,其志固可尚矣。然不能止於至善,躁決過當,適足累德。身名闇而弗彰,閒有日月至焉,少遇沮抑,輒中道而廢。一息閒斷,則一息晦蝕而新者,故寧能日運而常新乎?剛上指上九,尚賢謂六五尚上九之賢。上九之剛,屹然在上,乃特立獨行,富貴威武,有不能淫屈者。大君尊崇而嘉尚之,以其能止乾之健也。然健不易止,稍有不正,則反為健所攻。今能止之,非大正不可。大畜之義,在已則為畜德,在人則為養賢。伐檀素餐之刺,不家食,未必吉也。必上有養賢之君,而後詔爵詔禄,可以揚名當時,垂休後世,斯其所以為吉也。不然,上之養者非賢,下之求養者不以道。如此而食於公上,一旦身嬰戮辱,何吉之有?司馬直猶不能免,况他人乎?天,乾也,謂六五能應乾之衆賢,可資之以濟川也。
初九:有厲,利已。
厲,危也。利,宜也。已,止也。
大畜六四與小畜六四不同,初九之剛,儻如小畜之初,求復于上,則必為四所畜,有危厲之道焉,故宜止而不行。見危而能止,所以自畜,不待人之畜之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有厲利已,不犯災也。
六四挾大君之勢,其力足以災人。初或進而不止,則犯其災矣。利已者,不犯災也。與需之初爻,其義略同。
九二:輿說輹。
輹,車軸縳也。軸所以持輪,慮其毁敗,故維以固之。輿所以行,今說其輹,於行為不宜。
二受五之畜者也,但云說輹,他无餘辭,殆若自說其輹,不為五所說者,非特嫌於以隂畜陽而已也。抱道韞玉之士,守中居正,其在澗阿,棲巖谷,非為上所困阨而然也。時方平治,雖幣聘旌招,交我以道,猶且翔而後集。或天地閉塞,則辟色辟世,遐舉高飛,豈矰繳之所能及?非若後世由徑詭遇,无所不至,自媒以求進,而卒為世所摧抑者,學易者監之哉!
【原文】象曰:輿說輹,中无尤也。
五以中畜二,二以中自畜。既說其輹,不輕求進,何尤之有?
九三:良馬逐,利艱貞。曰閑輿衛,利有攸往。
馬,陽獸也。周官校人:有良馬、駑馬。天子十有二閑,良馬以駕五路。良,善也,乾之象。逐,馳也。衛,列衛也。曰者,申言以明之,猶滕父兄百官舉喪祭從先祖,曰:吾有所受之也。
畜至三而通,故良馬可以馳逐。然久止驟行,易於縱肆,必慮之以艱,行之以正,猶戒之曰:閑習於車輿儀衛之節,則鸞路鏘鏘,安行軌道。是為利有攸往,而非徒甘其芻秣之養也。大君之養賢,豈但優之禄秩,以富足其身,固將使之服休服采,為天子使也。養賢至此,則賢者皆効忠匪懈,以奉一人,此養賢之効也。初、二言樂育之義,三言養賢之効。
【原文】象曰:利有攸往,上合志也。
他卦隂陽應為得,此則為畜;他卦隂陽敵為不胥,與此則為合。上九乃六五所尚之賢,陽性務進,上九同欲汲引在下之陽,故曰上合志。
六四:童牛之牿,元吉。
童,牛犢也。九在初,其剛尚微,為初陽之象。牿,牛馬牢也。蓋閑養牛馬圈,書曰牿牛馬是也。元,大也。
牛角善觸,其養之必以牢圈。童牛角方繭栗,本无待於牿而已。牿之者,畜之於豫也。乾之剛勇於進,必及其位方在下,力猶未強之時,從而畜之,則易為功,猶加牿於童牛也。若待其角壯力悍,始施畜止之方,則有拂其性而不得遂,縱使得吉,吉亦不大。不若乘其童犢而豫畜之,則習與性成,无力制強縶之勞,元吉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六四元吉,有喜也。
牿之既早,物乃順從,可駕而服,可驅而耕,其為元吉,有足喜者。
六五:豶豕之牙,吉。
豶,去其勢也。豕性決躁,稍壯則生牙,甚壯則出吻,外能害人而體瘠,及其初而豶之,則牙不生,乃可畜養。二為下卦之正位,其剛漸健為壯陽,為豕牙之象,兩剛必俱折,畜剛必以柔可也。今以二柔畜二剛,何可與之角力而爭雄?亦曰畜之以其道耳。其道云何?牛之剛在角,則牿之而養其順,豕之剛在牙,則豶之以養其體,用力省而收功全,此大畜之道也。制天下之變,貴静而不貴動,回天下之勢,在機而不在力。幅員至廣,人情不齊,使大君不得執要御詳之機,乃欲物物而畜之,事事而制之,不亦勞乎?勞亦未必有濟也。然五之吉不大於四者,牿牛則制於初以養其性,豶豕則因養其體而傷其膚,猶之小人之為惡,不威不懲,五刑之用,隨宜而施,雖曰遂吾並生之欲,要非聖人之得已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六五之吉,有慶也。
爻之辭五不及四,釋爻之辭四不及五。四,臣也,隂也;五,君也,陽也。福威爵賞,唯君制之。天下有冥頑梗化之人,要非純柔之所能化,或至於強陵弱,衆暴寡,六四之所可畜者,亦將不得其養矣。唯濟以剛克,使強暴之夫皆知革心,則養德養體之仁周洽於四海,其為吉,寧不有慶乎?
上九:何天之衢,亨。
何,驚大之辭也。上為天,人所行為衢,乾行至上而復其所,故曰天衢。
畜以止為義,以養為義,止則得所養也。然止而不行,臀困而已;養而无用,項領而已。初之利已,二之說輹,止也,養也。閑輿衛,用也;利有攸往,行也。三為行之基,用之體,至上而行與用始達。止而後行,行必通;養而後用,用必濟。騁駕於天衢之中,其亨可知。
【原文】象曰:何天之衢,道大行也。
行於地者,有疆域之限,山川之阻。行於天者,无畔无際,唯所欲之。猶之賢者,顯立天朝,君臣一德,言聽計從,无適而不可。道之盛行,何以加此?諸卦至上,為窮為終,行於地者也。今行於天,安有終窮?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訾翠芬(完成)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第19册经部十三易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