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十翼】第1卦-乾卦䷀文言传-[清]傅以渐、曹本荣等撰《御定易经通注•卷一》

[清]傅以渐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文言曰: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幹也。

文言申彖傳、象傳之意,以盡乾、坤二卦之藴。此章言元、亨、利、貞,皆性中所自有,君子則能盡其性者,天人之所以合一也。元于時為春,于人則為仁,生生大德,兼統衆善。亨于時為夏,於人則為禮,三千三百,藏於无體。利于時為秋,于人則為義,區處截然,不相凌犯,而人不見其為苦。貞於時為冬,於人則為智,静正不搖,萬事萬變,莫不根柢於此焉。

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

四德雖盡人而具,而盡性者惟君子。君子者,有自強不息之功者也。以仁為體,則无一物不在所愛之中,故足以長人。嘉其所會,直挈制作之原,豈有不恰合乎?禮者,物各有宜,而物宜之本在心。使物各得其利,任其千變不齊,无不均平浹洽。貞固者,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,所謂知而弗去者,故足以為事之幹。

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

非君子之至健无以行此,行此四德乃合於乾也。此第一節申彖傳之意。

初九曰潛龍勿用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是而无悶,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,潛龍也。

聖賢之在側陋也,守其道不隨世而變,晦其行不求知于時,自信自樂,見可而動,知亂而避,其守堅不可奪,潛龍之德也。凡悶者,氣有所欝而不自達之義。聖人萬物一體,即在下位,此心未嘗不流行于天地之問,豈石隱者所能哉!

九二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《易》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君德也。

以龍德而處正中,非潛非躍,似乎别有神奇。不知聖人所致身者,止修其庸言庸行而已。常言亦信,常行亦謹,造次必于是也。既處无過之地,則惟在閑邪。閑邪則誠自存,无斁亦保之心也。誠之純粹者善,善世而不伐,不有其善也。善之普被者德,德博而化正,已而物正也。究之庸言庸行之道,本當如此,而非作意於其間。雖非君位,君之德也,釋大人之為九二也。

九三曰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,无咎。何謂也?子曰: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
大臣處危疑之地,將何為哉?惟有進德修業而已。忠信則主於心者,无一念之不誠,日新又新,无所容其懈惰。修辭立其誠,以實言為實行,精神更无走作,不至業而始修,直圖所以居業者。即此内外皆誠,毫无可加曰至,確不可移曰終,而危微分辨之初曰幾,其事物各有裁制曰義。知至而必至之實心統貫,幾來湊我,如此方是忠信,方是進德。知終而必終之實事擔當,義由我定,如此方是立誠,方是修業。去驕憂之根,而乾惕之精神自因時而露,進修之所以无窮極也。

九四曰或躍在淵,无咎,何謂也?子曰:上下无常,非為邪也;進退无恒,非離羣也。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,故无咎。

人惟自信不真,不得不周旋于形迹之間。四之位可上可下,而非為邪;四之身若進若退,而又非離羣。蓋德已進,業已修,自信此心純為天下,非為一已,但不敢苟且以赴功名之會耳。

九五曰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水流濕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,聖人作而萬物覩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

人之與聖人,類也。五以龍德升尊位,人類莫不歸仰。聲氣之通,水火之因,龍虎之從,皆以氣類,故聖人作而萬物皆覩。時乘御天,萬國咸寧,理則然也。本乎天者如日月星辰,本乎地者如蟲獸草木隂陽,各從其類,又何疑于人物哉?

上九曰亢龍有悔,何謂也?子曰:貴而无位,高而无民,賢人在下位而无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

時處其亢,凡物皆不可據為已有矣。此第二節,申象傳之意。

潛龍勿用,下也。

前皆明各爻之德,此則以其人而言之。潛龍者,在下之人也。

見龍在田,時舍也。

雖非不足於飛,而時則在田,未為時用也。

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

進德修業,本天行以為行之時也。

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

未遽有為,姑試其可。

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

居上以治下。

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

窮極而災至也。

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
不徒曰用九,而曰乾元。元,天之心也;九,天之用也。聖人體天之心,用天之道,故剛而能柔,天下无不治也。此第三節,再申前意。

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

此又就氣運而言之。潛龍者,上古之醇風。

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

文明者,中天之景運。

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

无時不謹者,守貞之常;因時加謹者,處危之道。

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

離下而上,變革之時。

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

聖人皆有天德,惟飛龍則居之,以天子之位也。

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

時既極,則處時者亦極,聖人之无如何者也。

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
剛而能柔,天之法也,見天則依然見羣龍之无首矣。此第四節又申前意。
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

乾元之妙,反覆不盡,從六爻以揮之,則可以治天下,是爻爻皆乾元也。天地生生之氣,由微而著,有漸次,無斷續,始則必亨,而利貞已在其中矣。

利貞者,性情也。

收斂歸藏,乃見性情之實。

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

乾始之道,能使庶類生成,天下蒙其美利,而不言所利者,蓋无所不利,非可指名始亨。性情總圑結于乾元之中,故因其大而贊之。

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

元之大,乾之大也。剛以體言,氣至即行;健兼用言,通復无息。中者其行无過不及,正者其立不偏,純者不雜於隂柔,粹者不雜於邪惡。蓋剛健中正之至極,而精者又純粹之至極也。

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

語乾元而至于精,聖人且何以體之哉?然微言之則精,而詳言之則情。有六爻焉,或潛或見,或惕或躍,或飛或亢,在在揮,分之即四德之流行,合之即一元之包括,不直通而旁通,盡人合天之極致也。

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
情之所向即為時,時乘六龍以御天,則如天之雲行雨施而天下平。美利利天下而不言,聖人所以與乾元並大。此第五節,復申首章之意。

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潛之為言也,隱而未見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
成德,已成之德也。初九固成德,但其行未可見耳。惟成德者能為用,亦惟成德者能為弗用。

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辨之,寛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《易》曰: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君德也。

二何以為君德之大?人有精一之功以成之也。庸德盡於言,行而聚者惟學;庸德界于邪,誠而辨者惟問。學問不得洩於善世之伐,所以居者必寛;學問可實見於德博之化,所以行者必仁。再言君德,以深明九二之為大人也。

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
危懼之地,以危懼處之,故雖危而不至于咎。

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
三四在上乾下乾之間,故皆曰重剛中,不在人進修已畢也。

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弗違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大人與天地、日月、四時、鬼神合者,合乎道也。全體乾道,渾然無私,曾何彼此先後之可言哉?先天不違,謂意之所為,默與道契。後天奉天,謂知理如是,奉而行之。天地間未有之事,皆天地間本有之理。大人即天,是以先天後天。

亢之為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。

所以動而有悔也。

其唯聖人乎!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聖人乎!

進必退,存必亡,非聖人亦有能知者。但貪得念勝,即世故愈練,而利害轉多,不失其正,乃所以成其知也。再言其唯聖人乎!始若設問,而卒自應之,此乾之所以必利貞歟!此第六節,復申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節之意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