謙:亨,君子有終。
彖曰:謙亨,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○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
謹按:凡一陽之卦,自剥、復來。二五得中,為比,為師。復初奮起于四,為豫。剥上退遜于三,為謙。彖傳:天道,陽也,謂九三。地道,隂也,謂上六。下濟上行,謂三往而上來也。上,尊也,而降居下,謙也。三,卑也,而升于上,升由于卑,亦謙也。下濟與卑,釋謙。光明上行,釋亨。不言卦才者,爻辭已明。君子有終,君子亦謂九三。朱子謂:有終即亨,先屈後伸也。天道虧盈一段,即是上意。極言之,以明有終之義也。
象曰:地中有山,謙;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
謹按:山在地上,則山高于地;在地下,則山與地平。變剥為謙,是裒多益寡也。稱物平施,恕道也。謙者德之盛,恕其入德之功歟!
初六,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
象曰: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謹按:山在地下,謙也。下之下,謙而又謙也。承互坎涉大川象。莫險于涉川,用謙則履險如平矣。傳曰:卑以自牧。初无位,惟自養而已。
六二:鳴謙,貞吉,
象曰:鳴謙貞吉,中心得也。
《程傳》謂:二以柔順居中,是為謙德積於中。謙德充積於中,故發于外,見於聲音顔色,故曰鳴謙。居中得正,有中正之德也,故云貞吉。凡貞吉,有為貞且吉者,有為得貞則吉者。六二之貞吉,所自有也。
謹按:謙而鳴,謙之至也。六二得中得正,故有此象。占者能如六二之貞,則吉矣。凡言鳴者,皆發于中心之誠然,不能自己。春至鳥言,自然天籟,非作而致其情也。二、上兩爻俱鳴謙,傳于二曰中心得,于上曰志未得,德同而位異也。二應五比四,理得心安。上居卦終而為三應,中心欿然不安。其發于言辭者,一以寫其心之自得,一以達其志之不安,謙同而鳴不同也。
九三:勞謙,君子有終,吉。
象曰: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
《本義》:卦惟一陽,居下之上,剛而得正,上下所歸,有功勞而能謙,尤人所難,故有終而吉。占者如是,則如其應矣。
謹按:九三為成卦之主,故辭與卦辭同。奇功偉績,非居之以謙,鮮能保終。勞謙君子,惟伊、周足當之。
○三居互坎之中,勞象。三主艮,有終象。
六四:无不利,撝謙。
象曰:无不利,撝謙,不違則也。
謹按:此爻遵《程傳》作一句讀,但撝謙不必兼上下,宣之于口為鳴,發之于躬為撝。四在九三之上,以柔居柔,屈己以下有功之賢,卑躬折節,无所不至。人或疑其過于恭矣,而不知以四下三,雖極其謙,而无有不宜也。象曰:不違則,即大象所云稱物平施也。
六五:不富以其鄰,利用侵伐,无不利,
象曰: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楊誠齋曰:不富,心之虚也。虚心以納天下,天下之善歸之。漢高自以不如三傑,故能有三傑也。謹按:不富以其鄰,利矣。用侵伐則无不利。九三萬民服,服三即所以服五,而猶有未服者,侵伐其容己乎?六五柔順居尊,聖人恐其一于謙退,故以用侵伐戒之。
○陽實隂虚,不富也。而能以其鄰者,聚人不以財而以德也。
上六: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,
象曰:鳴謙,志未得也。可用行師,征邑國也。
謹按:上六居卦終,為三所應,欿然不安而鳴謙。聖人曰:欲求志安,无如治私。私克則謙有終矣。
吳易齋曰:一陽五隂之卦,自剥而外,皆有師象。聖人以一陽之在二者,名其卦為師,而旁見其義于諸卦。復之上六曰:用行師,終有大敗。戒微陽不可輕用也。謙之行師見于爻,豫之行師見于彖,未有不謙不豫而可以行師者也。至比九五王用三驅,則隱寓行師之意,而不顯言,蓋放牛歸馬時矣。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解寶平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【点校底本】:钦定四库全书第四十七册-經部易类四十一(文渊阁藏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