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象旨决录〗七卷。明熊过撰。熊过字叔仁,号南沙(或南沙子),四川富顺人。喜靖八年(1529)进士、累官礼部祠祭司郎中,坐事贬秩,复除名为民。与陈束、王慎中、唐顺之、赵时春,任瀚、李开先、吕高并称“喜靖八才子”。著有《春秋明志录》、《南沙集》等。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七《陈束传》中附熊过传。史称熊氏不仅以文章名世,而且擅于研思经训。据熊过自序,此书初名《易象旨》、后加“决录”二宇为今名。“决录”有“定本”之意,意谓此书为《易》象的定本。象为《易》之本旨,汉《易》即以象为主。王粥以下变而谈理,陈抟以下变而言数,后人合并称象数。明人《易》学,言数者入道家,言理者入释氏。熊过初读宋《易》,觉有不合,又读汉《易》,知汉《易》以象为主。又读闽人蔡清《易》学著作,认为蔡书惟开陈宗义,亦末言象,于是始稍有所记。喜靖二十年(1541),熊过被滴人滇,得晤杨慎,劝成此书。前有熊过《私识》,概略介绍此本内容大旨。熊氏据旧说证今文,凡证字一百零一个,证音三十八个,证句二十六个,证脱字者七十九个,证衍文三十个,证当移置者三十二处,证旧以不误为误者三处,一一指明所据之本。此书引证谨严,皆据前闻,非由臆选。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“虽未能全复汉学,而义必考古,实胜支离恍惚之谈”,“在明人《易》说之中固卓然翘楚矣”。然所据之书,如郭京之伪托旧本、吴澄之妄改古经,未加考察,一概引以为据。又如《坤卦》小象,只知《魏志》作“初六,履霜”,不知《后汉书》实作“履霜,坚冰”等,亦间有小误。有康熙中刊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《周易象旨决录》·七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此书引证谨严,皆据前闻,非由臆选。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“虽未能全复汉学,而义必考古,实胜支离恍惚之谈”,“在明人《易》说之中固卓然翘楚矣”。
明熊过撰。熊过字叔仁,号南沙(或南沙子),四川富顺人。喜靖八年(1529)进士、累官礼部祠祭司郎中,坐事贬秩,复除名为民。与陈束、王慎中、唐顺之、赵时春,任瀚、李开先、吕高并称“喜靖八才子”。著有《春秋明志录》、《南沙集》等。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七《陈束传》中附熊过传。史称熊氏不仅以文章名世,而且擅于研思经训。
据熊过自序,此书初名《易象旨》、后加“决录”二宇为今名。“决录”有“定本”之意,意谓此书为《易》象的定本。象为《易》之本旨,汉《易》即以象为主。王粥以下变而谈理,陈抟以下变而言数,后人合并称象数。明人《易》学,言数者入道家,言理者入释氏。熊过初读宋《易》,觉有不合,又读汉《易》,知汉《易》以象为主。又读闽人蔡清《易》学著作,认为蔡书惟开陈宗义,亦末言象,于是始稍有所记。喜靖二十年(1541),熊过被滴人滇,得晤杨慎,劝成此书。前有熊过《私识》,概略介绍此本内容大旨。熊氏据旧说证今文,凡证字一百零一个,证音三十八个,证句二十六个,证脱字者七十九个,证衍文三十个,证当移置者三十二处,证旧以不误为误者三处,一一指明所据之本。
【点校底本】:文渊阁《欽定四庫全書》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作者:宋‧蘇軾 《東坡易傳》又名《毗陵易傳》,實為蘇洵、蘇軾、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。據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,該書因元祐黨禁,不敢題蘇軾的名字,所以名為「毗陵先生」,...
〖读易大旨〗五卷。清孙奇逢(约1584-约1675)著。奇逢字启泰,号钟元,世称夏峰先生,直隶容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万历举人,不满明末吏治之腐败,与东林党人交往...
[宋]李杞撰《用易詳解》书籍介绍 《用易詳解》共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号谦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为北宋人,官大理...
《周易浅释》四卷,清潘恩榘著。有弟子林光迪跋,叙其师大意,以彖多言象,而变在其中;爻多言变,而象在其中。爻无所不包,旧说一概进入身心政治上去,而遗却许多道理,不...
〖叶八白易传〗(一名《八白易传》)十六卷。明叶山(1504-?)撰。叶山字八白,里籍不详。据作者自序;十岁始读《周易》,越十年能压学究语。嘉靖二十二年(1543...
书籍简介 南宋董楷撰。十四卷。《通志堂经解》本。此书将程颐《周易程氏传》和朱熹《周易本义》合为一帙,并采辑程、朱论《易》之说别见他书者作为附录,故题曰《传义附录...
〖周易窥余〗十五卷。宋郑刚中(1088—1154)撰。刚中字亨仲,浙江金华人。绍兴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,依附秦桧,赞同割地求和,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,谪居桂阳军,又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4册•經部18•易类(元)王申子撰《大易緝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大易緝說十卷,元王申子撰...
[宋]陳瓘撰《了齋易說》四库提要 【臣】等謹案:《了齋易說》一卷,宋陳瓘撰。瓘字瑩中,延平人,元豐二年進士甲科。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,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、蔡卞之...
《周易经传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经传集解》传世,其易学观具有汉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数的运用,虽为其易学的重要特色,但义理思想仍为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