睽:小事吉。
睽,乖異也。為卦上火下澤,性相違異,中女少女,志不同歸,故為睽。濟大事者以人心為本,睽則人心乖異。若一无可為,幸而有德有勢有輔,即未能遽合天下之睽以成大事,猶可補偏救弊,維持目前,徐俟人心之定,小事吉。
彖曰:睽,火動而上,澤動而下,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
卦名睽者,觀象于物,火動炎上,澤動潤下,物性之睽也。觀象于人,二女同居,其志異適,人情之睽也。即物與人觀之,而世道之睽可知,故名睽。
說而麗乎明。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,是以小事吉。
人心既睽,何以小事吉?卦德說麗乎明,是内既心氣和婉,而外又旁燭事幾,有其德矣。卦變柔進上行,是以徽柔之質,而握大寶之權,有其勢矣。卦體六五得中,應二之剛,是以虛中之誠,而來賢人之助,有其輔矣。是以尚可有為,而小事吉。
天地睽而其事同也,男女睽而其志通也,萬物睽而其事類也。睽之時用大矣哉!
然性情之暌不可有,而形體之睽不可无。人但知睽之為暌,不知暌之為合。試以其用而極言之。位上位下,天地之睽也,而化育之事同。位内位外,男女之睽也,而倡隨之志通。别生分類,萬物之睽也,而應求之事類。可見不暌則无以為合,而三才之用幾息矣。睽之時用,豈不大哉!
象曰:上火下澤,睽;君子以同而異。
火澤合體,其性相違,睽之象也。君子以之處世,未常不異,亦未常立異以為異,惟以同而異,不矯情以忤物,亦不和光以徇人。盖睽中原自有合,君子亦于合中用睽,深于睽者也。
初九,悔亡。喪馬,勿逐自復。見惡人,无咎。
濟睽无助,宜有悔者,幸與九四同德相應,其悔亡矣。象猶始雖喪馬,終勿逐而自復。然當睽之時,同德相合,正異已者所忌,分别太嚴,必遭讒搆,故必見惡人以釋其疑,乃可无咎。
象曰:見惡人,以辟咎也。
初見惡人,豈其本心?正以避中傷之咎,以固同德之合也。
九二,遇主于巷,无咎。
二五隂陽正應,居睽之時,乖戾不合。然君臣之義,不容恝然,必至誠以感動之,盡力以扶持之,明理義以致其知,杜蔽惑以誠其志,委曲求通,象猶遇主于巷。此臣子苦心,致君妙術,臣責无咎矣。
象曰:遇主于巷,未失道也。
委曲以遇其主,似乎枉道,而實正應所在,分不可逃,義不容已,豈失道乎?
六三,見輿曳,其牛掣,其人天且劓,无初有終。
三與上正應,本有君臣之分,不幸居二、四之間,故欲進而與上相遇。二則從後援之,為曳其輿;四則從前尼之,為掣其牛。此情勢所迫,三固无如何者,所恃上之見諒耳。乃上剛明處極,猜恨方深,疑其有妄合之意,而欲加之髠劓之刑之象。猜疑如此,是无初也。然邪不勝正,終必釋疑而合有終。
象曰:見輿曳,位不當也;无初有終,遇剛也。
見輿曳者,以三位居二陽之間,迹有可疑,是以疑見橫生也。无初有終者,所恃遇上之剛,性最坦直,雖一有可疑,不惜情面,而一明心迹,亦便渙然冰釋也。
九四,睽孤,遇元夫,交孚,厲,无咎。
四與初九本為正應,奈左右之隣皆隂柔,小人孤立无助,為睽孤之象。幸初陽在下,元善之夫也,與之相遇,德同心契而交孚焉,睽乃不孤矣。第當睽之時,間之者多,交情未深,易離難合,故必危以處之,防讒杜害,然後得保其孚而无咎。
象曰:交孚无咎,志行也。
濟睽,大臣之志也。四孚无咎,則同心協力,而睽可濟,志大行矣。
六五,悔亡。厥宗噬膚,往何咎?
以隂居陽,濟睽之才不足,宜有悔者。然柔中應二,其悔可亡。盖二為宗,臣乃厥宗也。五以虛中應之,臣方篤于遇主,君更切于下交,情投意洽,誠如噬膚之易者。以是而往與之合,則君臣之睽合,而天下之暌无不合矣。无咎。
象曰:厥宗噬膚,往有慶也。
君能與臣契合而往,以濟暌慶,有不在天下者乎?
上九,睽孤,見豕負塗,載鬼一車,先張之弧,後說之孤,匪寇婚媾,往遇雨則吉。
上九本與三應,但以剛明處睽之極,則猜疑所結,意見橫生,遂成睽孤。故三本无汚而疑其汚,如見豕負塗。即至一切无有之事,而亦疑其為有,如載鬼一車,疑益甚矣。由是積疑成忿,如張弧而欲射之。然三本无此事,則疑將釋。後若脱而不果射焉,乃知三非為我害,寔為我親。前疑盡釋而往從之,若隂陽和而雨焉,則始睽終合而吉。
象曰:遇雨之吉,羣疑亡也。
遇雨之吉,會合深矣。由三本无可疑,故羣疑盡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