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曰: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幹也。
元亨利貞,雖曰天之四德,未始不具於人性中也。元者,生物之始,天地之德,莫先于此,故於時為春,於人則為仁,而衆善之長也。孩提少長,即知愛敬,得之最先。有生以後,身心觸發,無非此仁,統之最全。亨者,生物之通,物至於此,莫不嘉美,故於時為夏,於人則為禮,而衆美之會也。吾性自然之節文,具於人心,而體之為齊莊中正,出之為恭敬辭讓,三千三百,會聚於此。利者,生物之遂,物各得宜,不相妨害,故於時為秋,於人則為義,而得其分之和,自然裁制,如孝友信别,不相凌犯,相安相悦,豈不和乎?貞者,生物之成,實理具備,隨在各足,故於時為冬,於人則為智,而為衆事之幹,見真守定,事依以立者也。四德之具於性如此。
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
四德具於人性,而盡性以合天者,惟君子。故君子復天良,遏人欲,所存所發,全體皆仁,自足以仁民愛物而長人。知亨為嘉之會,而動容周旋,萃聚衆美,則不必有意致飾,而見之動履,無不合禮。知利為義之和,而辨名定分,使物各得其宜,不相紊亂,則義無不和。天下之事,依理以立情識,用事則多動摇。貞固者,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,是持循有主而應變無窮,故足以為事之幹。此君子盡人以合天也。
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
可見人皆有此四德,而惟君子為能行之者,盖惟天德之剛,乃天下之至健也,非健何能體天德之全乎?故不徒曰元亨利貞,而必曰乾也。
初九曰潛龍勿用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是而无悶,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,潛龍也。
所謂潛龍勿用者,盖言初以聖德而隱,變化不測,非石隱者比也。能以德自守,不隨世而易;能以德自晦,不求成乎名。惟不易,必為世所遺佚,然用舍在我,必不怨而悶;惟不成,必為世所訾議,然是非在人,必不尤而悶。此非有心於隱者也。有德者觀時自審,若道與時行而可樂,未嘗不行;惟道不行而可憂,故終於違耳。行違之間,全無意必,確然非富貴功名所能奪者,真時潛而潛,如龍不測也。
九二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易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君德也。
所謂見龍利見者,盖言二有聖德,正當潛躍之中者也。言不艱深,行不奇詭,人所易忽者也。而九二信之謹之,無時不然。如是則邪無可閑矣,而閑之又閑;誠己存矣,而存之又存。將見善盖一世,以己視之而不矜焉;德之所施者廣,上下化之而不知焉。雖未有君之位,而君之德已備也。
九三曰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,无咎。何謂也?子曰: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所謂乾惕者何?盖大臣處危疑之地,非德業進修,無以勝任。德何以進?内主忠信,無一念之不誠也。業何以修?言顧其行,無一言之不實也。然何以實致其功?德之極致為至,而至之精微曰幾。本忠信之心,知其至而至之,則至中之幾,無不澄澈,幾可與而德進矣。業之要歸為終,而終之條理為義。本立誠之心,知其終而終之,則終内之義,無不完具,義可存而業修矣。如是,則可上可下,不驕不憂,而无咎矣。
九四曰或躍在淵,无咎,何謂也?子曰:上下无常,非為邪也;進退无恒,非離羣也。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,故无咎。
所謂或躍无咎者何?盖四不果於上,而又不安於下,若是乎无常,以迹似為貪禄位之邪,而心實非也。不果於進,而又不安於退,若是乎无恒,以迹似離乎卿相之羣,而心實非也。其心何如哉?君子德己進,業己修,自信此心原不為一身而為天下,正欲審可上可進之時而及之,不苟且以進也,故无冒進之咎。
九五曰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濕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,聖人作而萬物覩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
所謂飛龍利見者何?盖凡物聲同則唱和相應,氣同則感應相求。水性就下而流於濕,火性炎上而就乎燥。雲無心於龍,而龍興則致;風無心於虎,而虎嘯則烈。物理之感應如此,而况聖人興起於上,德為之感,臣民有不快覩者乎?所以然者,從其類也。試觀動物本天而親上,植物本地而親下,莫不從其隂陽之類。聖人之於民亦類也,作而物覩,又何疑焉?
上九曰亢龍有悔,何謂也?子曰:貴而无位,高而无民,賢人在下位而无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
所謂亢龍有悔者何?盖時亢與之俱亢,是貴為天子,不能慎於有位而无位矣;高出庶物,不能俯體于民而无民矣。聖人在下,不信仁賢,誰其輔之?是惟无動,動必有悔。人君可無處亢之道乎?
潛龍勿用,下也。
見龍在田,時舍也。
言未為時用也。
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
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
未遽有為,姑試其可。
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
居上以治下。
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
上之有悔,實與時俱窮而不知變,故有災耳。人當識其窮而反之。
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乾,君象也。元,君德也。聖人體天之心,用九之道,則剛而能柔,精明出之渾厚,天下無不治矣。
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
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
雖不在上位,然天下已被其化。
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
時當然也。
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
離下而上,變革之時。
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
天德,即天位也。盖惟有是德,乃宜居是位,故以名之。
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
時行偕行,可也;時極偕極,是之謂不知變。
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慘舒互用,天之則也。剛而能柔,乃為奉天。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
乾有四德而元統之,統於始也。一始則化機初動,物之生意自無而有,自有而著,理勢必然,未有始而不亨者也。
利貞者,性情也。
乾元既始而亨,必亨而利,利而貞。所謂利貞者,乾始之初,性情方動,至此則萬物各具一生理,所謂性也。性成其為性,而渾然完具性中生生不息之機,即所謂情也。情成其為情,而隨處充滿矣。
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
由始亨性情觀之,則知元為乾道之始,非徒一始已也。發生之端,為能以嘉美之利利天下,使物咸得其宜。又且生生之利,無所不利,不可名言也。此可見析之則四德各具一元,有以專成始成終之功;合之則四德總具一元,有以全先天後天之化。統天之元,豈不大哉!
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
四德流行,貫於一元,無非統於乾。元之大,即乾之大也。大哉乾乎!以言其體,元始亨通,利遂貞成,專一不撓,剛也;以言其用,由元而亨而利而貞,迭運不息,健也;以言其行,四序流行,不愆不爽,中也;以言其立,四德適均,不侵不倚,正也。剛健不雜於隂柔,純也;中正不襍於邪惡,粹也。而純粹之至,無聲無臭,又極其精,此乾之所以為大也。
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
乾元之大,至純粹精,幾難闡矣。然微言之而為精者,顯言之而即為情。未有易先,情固隱而未見。惟聖人於六爻之中,有以發揮潛、見、惕、躍、飛、亢,是曲盡其情也,是聖人之用易也。
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乾之情既旁通於六爻,則六爻即六龍也,六龍皆一時也。聖人法乾以為治,以行天道,則張弛闔闢,變化恩威,皆以時成,亦如天之雲行雨施,而天下平矣。此聖人體元之極功也,而乾元之大,不可見哉!
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潛之為言也,隱而未見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學術事功,常相需者也。君子以成德而措之行,宜不日而功業立見。初九非成德乎?而曰潛者何也?盖人所能者德也,人所不能者時也。初九德非不足,第阻於時會之未遇,故苦於功名之未立,所以宜弗用也。
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辨之,寛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易曰: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君德也。
二未得位,何以稱大人也?以有學以成其德也。然理有萬殊,非學無由合也。君子則廣其聞見以聚之,聚則不能無疑,非辨無由明也。又必親師取友,辨其是非本末。辨之明,則可居於心,勉強欲速,俱弗居也,勿忘勿助以居之。居之安,則可見之行,意必固我,弗能行也,去私去怠以行之。如是,則知行並茂,君德己成,故為利見之大人。
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三以陽爻陽位,居一人之下,有掣肘之嫌;居百官之上,有僭逼之忌,時當憂也。故以乾惕處之,乃得无咎。
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四以陽居隂,上未陟乎元后,非如五之為君;下已冠乎百僚,非如二之為臣。中又德業進修,人事己盡,聞望攸歸,可疑之時也。故或之或正,以審天人之介也,故進而无咎。
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弗違,而况於人乎?况于鬼神乎?
九五之為大人,大以德也。盖德莫大于天地,大人之覆載無私,與高明博厚無異矣。故日月附麗於天地,以道而貞明,大人之燭遠明微,與照臨無遺無異矣。四時流行於天地,以道而推遷,大人之仁育義正,與通復無愆無異矣。鬼神變化於天地,以道而貞勝,大人之彰善癉惡,與福善禍淫無異矣。故有時禪征制作,創天地所未有,先天以開人,天本有是理,天不能違大人也。有時因事制宜,順天地之固然,後天以立政,天已有是理,亦惟奉若天道,而大人豈違之哉?天且弗違,况人乃天之所生,鬼神乃天之所運,豈有能違之乎?故為利見之大人也。
亢之為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。
所以動而有悔也。
其惟聖人乎!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惟聖人乎!求其善處亢者,獨有聖人。盖進極必退,存極必亡,理勢然也。求其明乎未然,行乎當然,能順盈虚之定理,而不計私以避害者,其孰能之!下士昧而不知,豪傑知而不悉,非聖人其孰能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