䷺【坎下巽上】
渙:亨,王假有廟,利涉大川,利貞。【說文:渙,流散也。从水,奐聲。按奐字,六書从廾从敻省,石經从 从大,文采粲明也。奐旁加火則煥,乃火焰之光;加水則渙,乃水波之文】。
彖曰:渙,亨,剛來而不窮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。王假有廟,王乃在中也。利涉大川,乘木有功也。【舉正利涉大川下有利貞字】。
郝仲輿曰:人身血氣不調則疾作,憤懣不舒則乖生。渙者,所以調其適而舒其憤也。人心不渙則有固我,朝廷不渙則有朋黨,天地不渙則有否隔,王者不渙則有偏陂。故消天地之亂莫如渙,非謂渙為分崩,而聖人設卦以濟渙
此卦二、四為成卦之主,下卦本坤,剛來居二,不為隂柔所困。上卦本乾,六四以柔居柔,得位之正,不應初而上同於五。剛不為柔困,柔不與剛忤,剛柔相得,發揚舒暢,渙之所謂亨者如此。傳意全重二、四兩爻,何閩儒曰:卦中初、三皆以隂居陽,二、上皆以陽居隂,唯六四得隂柔之正,九五得陽剛之正,所謂上同者以此。不釋卦名。
假廟涉川,俱以象言。鬱結固閉之時,非精神至到,則彼此隔礙,何以得調暢通達?在中言,如在廟之中,洞洞屬屬,惟精惟一,此恭已無為之象。乘木有功巽為木,坎為水,四為巽。主木者四也,乘之者五也。五用四以出險,是乘木而有功也。此用賢圖治之象【私記】。
象曰:風行水上,渙;先王以享于帝,立廟。
焦弱侯曰:古立廟必于國之東南,祭享必以血。故易凡言廟祭,必取巽、坎。巽居東南,坎為血卦也。
風無形,行于水上,水動成文,乃見風。鬼神亦無形,設壇于郊,立廟于宫,乃見鬼神。此聖人作用之妙,然後世矯誣之事,亦自此起矣。
錢國端曰:上帝生物,散而為萬,久則愈散,不測其源之出于天矣。祖宗生子孫,亦散而為萬,久則愈散,不知其源之出于祖宗矣。非聖人孰能推其水木本原而聨屬之哉?
初六,用拯(句)馬壯,吉。
象曰:初六之吉,順也。
九二陽陷隂中,自此一人不得志,而天下遂成鬱結之疾。如悠緩因循,天下其何賴焉?故曰用拯。用拯二字是一卦綱領,二、三、四是拯之術,五、上則拯之效也。原明曰:六質柔而履初剛,履剛者乘壯馬也。馬少則壯,老則弱,初所以為壯馬也。初為渙之始,始渙而拯之則有力,亦壯馬也。若以二有剛中之德為壯馬,則馬在上而乘馬者在下,非象旨矣。
坎為馬,曰用拯,曰馬壯,說得恁地激切,未免有不揣時度勢之病。夫子曰:初六之所以吉者,非專靠氣力鹵莽向前,以其順也。王注所謂觀難而行,不與險爭也。按:初即坤之下畫,坤德為順,坤象為牝。馬有奔逸之才,無蹄決之怒。
鄭舜舉曰:渙之時,必剛柔上下相合則不散。初,柔也,在二之下;二,剛也,在初之上。柔而在下者,必有所賴以為援;剛而在上者,必有所託以為安。此初之從二為順于理,二之就初為得所願也。
九二,渙(句)。奔其机,悔亡。
象曰:渙奔其机,得願也。【杌,石經作机,音紀,从几不从兀】。
此所謂剛來而不窮也。剛自外來,故曰奔,得其机則不窮。方在險中,上無正應,來乘於初,得其所安,不失其來奔之意,故曰悔亡,曰得願。奔有奔走不遑之意,天下皆危,吾不得獨安。机者,身所藉以安也。君子安其身而後動,身安而後可以安天下,此渙之安身立命處也。蕭何守關中,寇恂守河内,皆是此意。二乘初,二奇初耦,有机之象。
何閩儒曰:他爻俱言渙,惟初不言渙,此時尚未渙也。九二之渙,當自為句,言渙之時也。當渙之時,惟奔其机,乃得悔亡,語氣與渙其躬諸句不同。
机,舊作杌。考字書,杌,古忽切,木無枝也。机,君履切,几通。《左傳》設机而不倚,《程傳》謂憑以為安,是也。若無枝之木,豈可憑以安耶?
六三,渙其躬,无悔。
象曰:渙其躬,志在外也。
此上四爻皆以卦名弁于句首,蓋因渙以濟渙者。坎二隂本以陷陽,三居坎上,近接乎巽,坎水得風而散,巽木得水而通,有渙之象。曰渙其躬,何也?六三隂柔,是其本體,所謂躬也。隂居陽位,以陽剛之德破其隂柔之私,所謂渙其躬也。事君不能致身,事父母不能竭力,皆不渙其躬也。渙躬即是克已。老子曰:人之大患,為吾有身。我苟無身,亦有何患?故曰无悔【私記】。
。既有此身,如何得渙?凡人起心動念,非情欲為累,即意必用事,這都是形骸之障。聖賢空空洞洞,心與天地萬物游,不必四大分散,已同蟬蛻,故曰志在外【私記】。
六四,渙其羣,元吉。渙【讀】有丘,匪夷所思。
象曰:渙其羣,元吉,光大也。
此成巽之爻,所謂柔得位乎外而上同者,卦之能渙,皆其力也。卦内三隂為羣,四為諸隂之長,得位之正,下無應,與上同於五,有散其朋黨之象。天下之患莫大於黨,四渙其羣,君臣上下渾然元氣之融洽,故曰元吉。此其心事何等光明,何等正大,故曰光大。光大便是元吉,不作推原,故不用以字。
渙有丘者,權勢所在,雖立意破散,猶有依草附木,聚而成羣。譬如水與沙,互相盪漾,渙散之處,復為洲嶼,如坎中一陽,即其象也。事出不虞,變生意外,非尋常思慮所料。故曰:破河北賊易,破朝中朋黨難【私記】。
九五,渙汗(句),其大號渙(句),王居无咎。
象曰:王居无咎,正位也。
三渙躬,四渙羣,小臣不私身家,大臣不立門戶,渙道至此大成矣,故曰渙汗。醫家謂隂陽表裏閉隔不通者,得汗而解,解則二氣和暢,四肢百骸無不調適,以汗象渙,極形容之妙。若以不反為汗,涕唾膿血何嘗反哉?渙汗句法與渙其躬等句不同,彼得力在渙,故用其字,此指成效而言,渙至此而汗矣。渙汗當自為句,大號又於渙汗中究極言之。號是呼號之號,莊子曰萬竅怒號,謂風也。風以散之,非盡力號呼,則鬱結不開,如天之有雷霆,人之有歌嘯憤罵、悲哭嘔吐者,號之類也。其在人君,則為誅大奸、賞大功、大蠲賑、大赦宥,皆號之類也。必如此鬱結始開,神情始暢,故復加一渙字。王居无咎,是根本處,汗者自汗,號者自號。王惟中心無為,以守至正,毫無過咎,書云一哉王心是也【私記】。
錢塞菴曰:渙者,風也,王居所以為風也。莊子云:風起北方,一西一東,有上彷徨,孰嘘吸是?孰居無事而披拂是?故四方風動,虞之渙也;恭已無為,帝之居也。舊解渙散畜積,玩象詞止言王居而不言渙,則渙字不屬下文可知。又正位與彖王乃在中相應,味其語意,何等凝重深長。此渙之根本,于蓄積之義,了無交涉。
上九,渙其血,去逖出,无咎。
象曰:渙其血,遠害也。
血者,隂氣之流行者也,宜散不宜聚。醫家發汗猶易,破血結最難。其渙之也,必去、必逖、必出,净盡無餘,然後無害。若纎毫留滯,即為禍本。坎為血卦,上去三遠,故曰遠害。
丘行可曰:三上兩爻,隂陽相應。然三曰志在外,上曰遠害。三欲應上,上不欲應三,何也?三處險内而應在外,則相援而出險。上處險外而應在内,則係累而不能去。又易中以隂應陽,則柔得剛援而多吉。以陽應隂,則剛為柔累而多凶也。
血所以養營衛,非有害也。鬱結凝滯,聚而不散,則有害。故曰:渙其血,遠害也。聖人恐人誤認也。
馮宗之曰:六爻皆以兩兩相比為象,初拯馬而二奔机,三渙躬而四渙羣,五渙汗而上渙血。
天下之大,全在血脉流通,精神融洽,方無否隔之患。若士氣抑而不伸,民情鬱而不達,君臣父子之間扞格而不通,學問議論之際執滯而不化,譬如寒證之不汗,血塊之不疏,有立視其死而已。渙之為卦,開鬱導滯,疏風散氣之劑也。然此傳不釋卦名,則於卦材中求所謂渙,不可得也,當于大象中求之。
象曰:風行水上,渙。此卦坎下巽上,坎為正北方之水,嚴冬寒沍,凝氷深厚之時;巽居東南,温煖解凍之風。老子云:渙兮若春氷之釋。以此言渙,庶幾近之矣。二、四成卦之主,剛來者二也,柔得位者四也。天地間惟剛柔不交,所以偏枯壅滯,剛來柔上,如鹽梅之和,寧有不渙者哉!馬者,渙之具也;机者,渙之憑藉也。無其具不能渙,無其藉亦不能渙。馬壯則有拯溺救焚之才,奔机則有安身措足之地,夫然後可以言渙矣。最切莫如身,自私自利,蠱膈之胚胎也;至害莫如黨,分門立戶,肝胆之吳越也。渙其躬則無悔,渙其羣則元吉矣。渙之作用,全在此兩爻,至九五則汗己渙矣,上九則血亦渙矣。元氣冲和,血脉歸經,朝無比周之黨,野無殊類之族,豈非假廟之精誠,涉川之勇力,有以開導之耶!【私記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