䷌【离下乾上】
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利君子貞。【說文:同,合會也。从 ,从口。徐鉉曰:同,爵名。書曰:太保受同,嚌。故从口】。
彖曰:同人,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,曰同人。同人曰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應,君子正也。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。
論語曰:鳥獸不可與同羣,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?與人而不與人同,則異類矣。故以同人命卦,以明一體之義。六爻則以相攻相取,盡同人之變。以人同人,其難如此。
項平甫曰:同人以柔為主,然徒柔不能以同人也,必以天德行之,故雖得位得中,而必應乎乾,乃可同人。至於利涉大川,又曰乾行,明非柔之所能辦也。凡卦以柔為主者皆然。履六三、小畜六四、大有六五,皆柔為卦主,而其濟也必稱乾,此乾之所以為大與?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,同人者于野。野乃農圃之地,寂寞之鄉,越陌度阡,于此求同,可謂搴芙蓉於木末矣。而曰亨、曰利涉大川者,何也?同人者,先自問其人之何如,若是依阿淟涊、奄然媚世之人,縱使衆皆悦之,成都成市,不過逐臭附羶,一遇風波,渙然而散,如何行得通?如何濟得險?今曰乾行,是鐵石心腸,一團天理,任是死生患難,决不變其交情,任是流言讒間,决不渝其初念,真千古耐久朋。所以踽踽凉凉,在廣漠無人之境,一片熱腸,與天下往來,恁麽瞿塘天險阻遏得他,故曰亨、曰利涉大川【私記】。
明則識見高,健則力量大,中正則學問純粹,無偏僻奇詭之行。應則痛癢相關,緩急有用,無孤介自守之癖。彖曰:利君子貞。貞,正也。此所謂正。非狂,非狷,非鄉愿,君子正也。凡胸懷鬱結,求同而不得者,非此人孰能作之合而通其聲氣也哉!故曰: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。大師相遇,所謂能也。
李宏甫曰:太白以從永王璘論死,郭子儀以官爵贖之。白又坐事繫潯陽獄,宋若思以三千兵劫而取之。嗚呼!世無同心之朋,賢人君子安所託命乎!【私記】
同人于野,野乃農圃樵牧之地,非取其公,取其真也。私而真,則尾生孝已之行,尚可動鬼神;公而偽,則假名節,假意氣,見利則趨,見害則避,不必涉川,已自渙散矣【私記】。
蘇子瞻曰:野者,无求之地也。立于无求之地,則凡求我者,皆誠同也。彼非誠同,而能求我于野哉?故天與火同。人物之能同于天者,盖寡矣。天非求同于物,非求不同於物也。立于上,而天下之同者自至焉。至者非我援之,不至者非我拒之。不拒不援,是以得其誠同,而可以涉川也。苟不得其誠同,與之居安則合,與之涉川則潰矣。
郝仲輿曰:城郭宫室,林莽幽谷,不見天日,謬生同異。適平原曠野,天宇空洞,則籓籬蔀屋之見盡徹,覺形骸藐小,物我偕適。以此閲世,羊腸三峽,化為康莊。故曰:在我既無籬棘,于人安有氷炭?
纂言云:野,謂人目所望,見地連天際處。
平甫曰:易中卦辭有利涉大川者八卦,非乾則巽。盖北方屬水,乾行涉之;海居東南,巽木涉之。需、訟、同人、大畜四卦,皆以乾行為象者也;蠱、益、渙、中孚四卦,皆以巽木為象者也。
象曰:天與火,同人;君子以類族辯物。
不曰天下有火,不曰火在天下,而曰天與火者,盖天與火合,則以無所不覆之體,兼無所不照之用,物物皆在其照臨之中矣,故曰同人。
程正叔曰:類族辯物,謂於其族類中辯其何物。麟類必仁,梟類必惡,不知其人,視其友,族類則物辯矣。吳因之曰:惟類族辯物則零碎。看來各以其品類自相會聚,此是零碎同處。總看來人各安其分,物各止其所,再無僭亂乖争,再無凟擾侵害,穆穆熙熙,又是大段同處。
初九,同人于門,无咎。
象曰:出門同人,又誰咎也?
同人之初,未有私主,以剛在下,上無繫應,切近于二隂陽相求同人于門之象。象加一出字,心胸更覺曠然。
王汝中曰:時常處家,與親隣相燕昵,與妻奴佃僕相酬酢,以習心對習事,因循隱約,固有密制其命而不覺者。纔出門,精神意思便覺不同。男子以天地四方為志,非閉門獨坐可了此生也。
胡仲虎曰:同人與隨之初,皆易涉于私。隨必出門而後有功,同人必出門而後无咎。
邱行可曰:兩戶為門,隂畫耦,門象。同人隨之初九,節之九二,皆前遇耦,故曰門。一扇為戶,陽畫奇,戶象。節初九,亦前遇奇,故曰戶。
六二,同人于宗,吝。
象曰:同人于宗,吝(句)。道也。
此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者也。宗指五而言,乾乃六十四卦陽爻之祖,離之中爻乃乾中爻所變,是二者乾之裔,五者乾之宗也。其在人事,則道義之主盟,二與相應,可謂得所依歸矣,何以有吝?聲氣應求之味,非庸俗所知,或嗤其逐臭慕羶,或疑其植交樹黨,伏莽乘墉,皆吝中事也。象申以道之一字,所謂下士聞道大笑,不笑不足以為道,雖吝亦何傷哉!【私記】。
此卦以二為主,以五為用。
九三: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歲不興。【字書歲从步从戌,石經作歲】。
象曰:伏戎于莽,敵剛也。三歲不興,安行也。
剛而不中,上無正應,見二、五之同,不勝媢嫉,而伏莽升高,無所不至。對五而言,三在五之下,故曰伏,伏戎于莽,以伺五之隙。對二而言,三在二之上,故曰升,升其高陵,以窺二之動。然以三求二,則理既不正,以三攻五,則勢又不敵,是以三歲不興。卦惟三、四不言同人,二與五相同,而三、四有争奪之象,非同者也。三與五隔三爻,故曰三歲。象言敵剛,恐人誤以為攻二也。
李子思曰:天下之理,萃則必争。卦以相同為義,而三則伏戎,四則乘墉,五則師克。嗚呼!出而與人同,至易至簡之事,而乃如此。故易中必知險,簡中必知阻,不學易者,殆不可以涉世也。
胡庭芳曰:凡卦爻數,自初數之至上為六:或以一爻為一歲,同人三歲不興,坎三歲不得,豐三歲不覿,既濟三年克之,未濟三年有賞於大國;或以一爻為一月,臨至于八月有凶;或以一爻為一日,復七日來復;或以一爻為一人,需不速之客三人來,損三人行則損一人;或以一爻為一物,訟鞶帶三褫,晋晝日三接,師王三錫命,比王用三驅,暌載鬼一車,解田獲三狐,損二簋可用亨,萃一握為笑,革言三就,旅一矢亡,巽田獲三品之類。莽,草生廣野曰莽。
九四,乘其墉,弗克攻,吉。
象曰:乘其墉,義弗克也;其吉,則困而反則也。
夫攻之不克,而後乘墉。既曰乘墉,无有不克,而曰弗克,非力不足,義弗克也。義者,二五相與之義,四竭其伎倆,不能離間,故曰弗克。既弗克矣,更有何吉?其吉則困而反則也。則即義也,朋友義合,薰蕕不同器,如法度之不可淆亂,所謂則也。義弗克,便是則困。則困而親者自親,疎者自疎,不相攻擊,彼此相安,便是反則,便是吉。四與五隣,又在三上,故曰乘墉【私記】。
鄭申甫曰:凡卦言不克者,皆陽居隂位。惟其陽,故有訟有攻;惟其隂,故不克訟不克攻。訟之九二、九四,同人之九四,皆是物也,可例見矣。
鄒黍囘曰:九三以剛居剛,與離同體,不虞六二之不從已。惟忌九五之能得二,故專以敵五為心,究其不興也,為勢屈。九四以剛居柔,與乾為體,故不敢敵五,專以攻二為事,謂二折而入于我,五自莫能争也,究其不克也,為理屈。
或以三、四兩爻為求同于二者,非也。伏莽乘墉,豈求同之事?三、四介二、五之中,盖忌其同而造謀啟釁,以離間之者也。三惡五之親二,故有犯上之心;四忌二之比三,故有陵下之志。金百煉而愈勁,水萬折而必東。若無伏戎乘墉,一番大險阻,不見六二臭味之真,亦不見九五力量之大,使六二不蒙于宗之吝,亦何以荅五號咷大師之情哉?【私記】。
楊敬仲曰:六二以一柔弱之君子,而能抗九三、九四兩剛強之小人,一則隂消而使之不興,一則深媿而使之自反者,中正而已矣。人臣苟中正矣,何強之不若?何弱之不振?
九五,同人先號咷而後笑,大師克相遇。
象曰:同人之先,以中直也。大師相遇,言相克也。
卓去病曰:九五剛健中正,非情欲愛憎所能牽,亦非是非議論所可狥,其不能遽同而相遇者,輔嗣所謂執剛用直,衆未樂從,近隔二陽,未獲厥志也。羣譁衆咻,一國若狂,此非大有主張,堂堂斷斷,必不能使衆心恊一,公論和同,故曰先號咷而後笑。大師克相遇,二五為三四間隔,結鬱之念不能自吐,故取象號咷。及其相遇,懽暢之情亦非可言喻,故取象後笑。夫二五同心同德,物猶間之,君臣朋友以間而離者,可勝言哉?師莫大于君心,而兵革為小;克莫難於小人,而敵國為易。象以相遇歸之相克,盖讒諂聲色非大懲創,無以破淟涊之情,而杜離間之隙,故曰乾行,曰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。此詞是就既遇後追論之若此。
先字最可味。夫人之同,不是臨期作合,其先必有默相契者,故物不得而間之也。九五至正之性,物不能撓,故變正為直。
朱康流曰:卦以二體為二人,則君子相與,無小人以間之,故涉險而自通。爻以六位為六人,則君子不能自通,而間以小人,故用威而始克。
唐凝菴曰:二柔不能勝三四之剛強,以同五;五剛中正能勝三四之不中不正者,以同二。象以同人于野,歸之乾行者以此。
胡仲虎曰:五剛中正,而有應於六二,故先號咷而後笑。旅上九剛不中正,而無應于九二,故先笑而後號咷。號,呼咷,哭聲。
上九,同人于郊,无悔。
象曰:同人于郊,志未得也。
上雖乾體而居卦上,於二之得位得中既有所不應,於三四之相攻相敵又有所不屑,不過與一二孤潔之士相與耳。以其無所苟同,則可以无悔;以其莫與共立,則志猶未得。曰志未得,聖人之志可知矣;志未得,與通天下之志反。
爾雅云:邑外謂之郊,郊外謂之牧,牧外謂之野。
丘行可曰:同人六爻以六二一隂為卦主,上下五陽皆欲同之,有應而同者,五是也;有比而同者,初是也;有遠而無與同者,上是也;有争而不能同者,三四是也。同人之道難矣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