䷲【震下震上】
震:亨。震來虩虩,笑言啞啞;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【說文:震,劈歷振物者。从雨,辰聲。
按:震,雷也。隂氣凝聚,陽氣在内,藴結而不得出,于是奮擊而為雷也。匕从一,匕乃古化字】。
彖曰:震,亨。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。震驚百里,驚遠而懼邇也。出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也。【舉正,出字上有不喪匕鬯四字】。
震,動也。一陽動於二隂之下,隂氣迸開,萬蟄俱動,振隂而達陽者也。震則流動暢達,無有不亨。震來四句,正釋亨字之義。卦本坤體,自乾之初畫來而為震,故曰震來。以人事論,震即人心之動,來即一陽來復之來。虩虩是震來時惕然若驚之象,真陽震動,懈慢之氣皆消,自然舉動安和,笑言啞啞矣。笑言啞啞,則本體常寧,天理畢見,故曰有則。看來言笑自如,便是莫大之福。福由恐致,非外至也,不過意思安閒而已。啞啞又非侈然自放也,不過循其法度,不失常則而已。笑言啞啞,即震來虩虩之福。不喪匕鬯,即笑言啞啞之則。聖人所謂福者如此。
驚者,卒然遇之而動乎外;懼者,惕然畏之而變其中。震在彼,懼在此,故曰驚遠懼邇。遠者,外卦;邇者,内卦。出者,震為長子繼世而出也。守宗廟,守社稷,正釋不喪匕鬯之文,正了亨字之義。
高存之曰:人心恐懼一念,是真主人,即長子也。
錢塞菴曰:有此真主,守一身一家,守天下,無不可者。
胡仲虎曰:虩虩,一陽方動而為二隂所蔽之象。啞啞,隂破而上達之象。震驚百里,以震為雷取象。不喪匕鬯,以震為長子取象。
彖言虩虩,止戒懼而已,傳申之以致福。彖言啞啞,止安詳而已,傳申之以有則。彖言不喪匕鬯,止鎮定而已,傳申之以守宗廟社稷。皆詳彖中未盡之意。
虩本壁虎之名,以其善于捕蠅,故曰蠅。虎虩捕蠅,周環壁間,不自安寧而驚顧,此用虩字之意。啞啞,笑聲。匕,撓鼎之器,以棘為之,取赤心也,長三尺。未祭,烹牢于鑊,實諸鼎而加羃焉。將薦,乃舉羃以匕出之,升於俎上。鬯,以秬黍酒加鬱金以灌地降神者。鬯者,暢也。上暢於天,下暢於地,故曰鬯。祭禮甚繁,獨言匕鬯者,人君祭禮,匕牲薦鬯而已,其餘不親為也。
客問酈炎曰:雷震驚百里,何以知之?炎曰:以其數知之。陽動為九,其數三十六;隂為八,其數三十二。震一陽二隂,故曰百里。【附録】
象曰:洊雷,震;君子以恐懼修省。
孫淮海曰:恐懼非惶惑也,修省非矜持也。自此心之不放曰恐懼,自此心之不違曰修省。陸君啟曰:恐懼者,修省之因;修省者,恐懼之寔。變至而恐懼,衆人之所同;恐懼而修省,君子之所獨。
楊敬仲曰:天下無二道。悟恐懼修省,即何思何慮,則無所不通矣。
初九,震來虩虩,後笑言啞啞,吉。
象曰: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;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。
震有二義,有震動之震,初、四皆震隂者也。有震懼之震,二、三、五、上皆受震者也。
此爻以三畫言,成震之主;以六畫言,處震之初。足以當全卦之義,故爻詞與彖同。彖詞震來二句,一連渾說,周囘審顧,閒雅安詳之意,聖人事也。爻辭加一後字,則謂惟審顧乃得閒雅,學人事也。
范氏曰:君子之懼于心也,思慮必慎其始,則百念弗違于道;懼于身也,進退不履于危,則百行不罹于禍。初九震來而致福,慎于始也。
鄭申甫曰:震之所以貴於六子者,以其擔當有氣力,能為諸子之先鋒。故在家為家督,居則監國,出則撫軍,一于震懼,何以承乾而主器哉?故震者,動之謂,非懼之謂也。知懼之為動,則知初之虩虩;以動而為懼,非四之遂泥、三之蘇蘇、上之索索者也。
陸庸成曰:震,起也。艮,止也。上下皆震,獨初爻為震之主,而義不及四者,動惟發于初也。上下皆艮,獨上爻為艮之主,而義不及三者,止必要其終也。動不于最下則無力,止不于最上則未至。
六二,震來厲,億喪貝,躋于九陵,勿逐,七日得。
象曰:震來厲,乘剛也。
震之為義,陽震隂也,輔嗣所謂威駭怠懈、肅整惰慢者也。玉不攻不成,劍不淬不利,柔不遇剛,則懷其所有而無振奮激發之意,所謂沉潛剛克也。故單以乘剛二字盡此爻之義。
李宏甫曰:凡為學者,學問日博,則聞見日廣;聞見日廣,則道理日積;道理日積,則寶惜日深;日積日深,日蔽日錮,雖有豪傑,不能自解脱矣。苟非鼓之以雷霆,至於喪身失命,大喪其貝,安能置身太空,無思無為,獲其故我哉?
震來厲,言其境遇之逆;億喪貝,言其洗滌之浄;九陵,言其地位之高;勿逐,言其心神之定;七日得,言其來復之易。
楊廷秀曰:有墮甑弗顧之達,自有去珠復還之理。
鄭申甫曰:人之所以常蹈禍者,利耳。遠利而自處於高,豈惟無厲,且將有得。喪者喪其外來,得者得其固有,固有者不必逐而自得也。
億者,大也。十萬曰億,盛大之稱也。觀六五象傳可見。貝者,水中介蟲,古以為貨。漢志:大貝二枚,直錢二百一十六;牡貝二枚,直錢五十;么貝二枚,直錢三十;小貝二枚,直錢十九。陵,即初九躋于九陵,二進在初之上也。七日,得與既濟六二同。自二至上,又自上而二,凡七。七與九皆陽數,皆從乘剛取義。【么音腰,小也】。
胡仲虎曰:屯六二、豫六五、噬嗑六二、困六三、震六二皆言乘剛,惟困六三乘坎中爻,其餘乘震之初,皆不以吉稱。
六三,震蘇蘇,震行無眚。
象曰:震蘇蘇,位不當也。
字書死而復生曰蘇,商書后來其蘇,春秋晉戮秦諜,六日而蘇是也。學問不從死中得活,則凡心不盡,習氣未除,身心性命猶然,故我所謂眚也。蘇者,死而生蘇;蘇者,死之極而生之緩也。命根斷後,煖氣漸囘,從此振起精神,脱皮換骨,何眚之有?象不釋震,行單釋蘇,蘇而歸諸位,不當内卦之震未已,外卦之震又來,喪身失命在此,起死囘生在此【私記】。
二中正,勿逐則自得。三不中正,震行則无眚。
九四,震遂泥,【荀爽本遂作隊】。
象曰:震遂泥,未光也。
初九,動之初也;九四,動之繼也。人心精神,全在第一念。左氏云: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四剛而失位,震於已震之後,朝氣盡而暮氣用事之時也。如塗塗附,豈有壁立萬仞之鋒頴哉?故曰震遂泥。遂者,言其發而即衰也。當震之初,精神照耀,如太阿出匣,今則陽光未盡透露,故曰未光。未之為言,光燄固自在也。九四以一陽居四隂之中,有泥之象【私記】。
六五,震往來厲,億无喪,有事。
象曰:震往來厲,危行也。其事在中,大无喪也。
初始震為往,四洊震為來,數經變故,無一時而忘戒懼,所謂危行也。操心危,慮患深,工夫純熟,不喪其所有之事。夫有事者何事?乃往來于危厲中而無所喪也。五之事俱在中上做工夫,中無時而喪,則事亦無時而喪,此至誠無息之學,孟子所謂必有事也。十萬曰億,言萬萬無喪,故曰大無喪,總形容中德之妙。無喪有事一句讀。
胡庭芳曰:二曰震來厲,五曰震往來厲,二曰喪貝,五曰无喪,相似而相反。所以相似者,上卦之五,即下卦之二。所以相反者,二以柔居柔,五以柔居剛,二乘初,五乘四也。
程正叔曰:諸卦二五雖不當位,多以中為美;三四雖當位,或以不中為過,中常重於正也。盖中則不違於正,正不必中也。天下之理,莫善於中,於六二、六五可見。
上六,震索索,視矍矍,征凶。震不于其躬,于其鄰,无咎。婚媾有言。
象曰:震索索,中未得也。雖凶无咎,畏鄰戒也。
凡變故之來,自家先要有本領,方能看得事明,立得脚定。上六當震之終,以隂居隂,過於畏懼,旁皇瞻視,有索索矍矍之象。此有所恐懼,皆未有得於中而然也,所謂無本領也。如此心膽,無往不凶,不于躬于隣者,謀之之辭也。江亡而秦懼,吳亡而晉弔,但于震五之時,豫為之戒,自可无咎,何至索索矍矍哉?諸子相曰:凡致治未亂,保邦未危,皆鄰戒之義。
朱康流曰:不得中道以為本領,欲隨事防之,不可勝防。語曰:謹備其所憎,而禍發於所愛。故婚媾有言。
三内震之極,上外震之極,故三曰蘇蘇,上曰索索矍矍,皆因平時不虩虩以至此。
丘行可曰:震,動也,以一陽動於二隂之下也。六爻以初、四為主,四以剛居柔,失其所以為震。全震之用者,獨在于初、四隂爻,則皆為陽所震者。
陸君啟曰:震之吉,在初不在終。震之凶,不于鄰于躬。震之眚,不在行在泥。震之有喪也,而未嘗無得。震之无喪也,而不可無事。震之笑言在恐懼,震之恐懼在修省。蘇蘇似啞啞而非,矍矍索索似虩虩而非。
【闕】
質卿曰:禍患之來,聖人亦不能不動心,所謂吉凶與民同患也。其一要平時有手脚,其一要立得住,其一要進得步,其一要退得步。平時手脚,誠敬常存是也。立得住,不喪匕鬯是也。進得步,震行无眚是也。退得步,喪貝躋陵是也。舍此則震遂泥索索矍矍矣。
郭相奎曰:震,動也,動無不止。艮,止也,止無不動。震之為卦,稱震者二十,而歸之有,則動中之止也。艮之為卦,稱艮者十二,而歸之動静,不失止中之動也。
《周易玩辭困學記》卷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