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壯:利貞。
【二月之卦也】。
彖曰:大壮,大者壮也。剛以動,故壮。大壮利貞,大者正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物方長曰壮。四剛同聚于下,方當進長,如人之少壮曰大壮,方盛之勢也。然雜卦乃曰大壮則止,又本彖无吉亨之辭,何也?壮之二柔,與遯柔所處不同。剛固進長,柔亦正在當事時,有盤據難移之勢。是以在下之陽剛,能終其壮甚難,消磨其壮甚易。故聖人不以其機之方進者為可恃,而深以末之難繼者為可虞。所深畏致謹,正在一壮字。所以不係他辭,而獨揭利貞為戒,甚嚴之也。卦體乾剛在内,震剛在外。以剛而動,如何不壮?只是天地間道理得以直前奮迅,固是這剛動。至于取蹶取僨,亦是這剛動。其間有貞不貞之分。所謂貞者,天理至當處也。惟其貞,剛是天德,動是天行。如此剛動,纔是正大。既正且大,天地間有何處不可行?這壮便是不可少的。若不是正大,只把壮去行剛動,須有時行不得,這壮却是不可有的。所以論剛動,无如天地。
【坤,曰:至柔而動也剛】。
天地,却只是正大。剛不凌柔,陽不侵隂,所以生生化化不已,此天地之情。人若以天地之情為情,剛大都是開通柔小,柔小都來順助剛大,這壮便到底有用。若不以天地之情為情,其始也,或恃剛大而忽柔小,又或逞剛大而凌柔小;其究也,彊陽難繼,太剛易挫,必且以剛大而荏于柔小,以柔小而累乎剛大,于壮之義何居?壮而曰大,若有可喜,然聖人所最不取是壮。盖氣有壮理,无壮理則貞是也。氣得了理,便是正氣。剛大可以塞天地,配道義,此氣也。不然,只是客氣。客氣鋭于前必衰于後,求其伸必致其屈,故爻中以用壮歸于小人。彖中不曰健以動,曰剛以動,正是一字之辨。
象曰:雷在天上,大壮;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【自勝者強】。
雷曰在天上,非時震而震,不得稱在。必四陽之月,純乾氣候,此時之雷,乃為在天之雷,動以正者也。若非此時過壮,則皆疾雷矣。故君子之動,非當時而正不動。非禮勿履,何正如之?此君子之壮也。雷在天上,人不敢萌非禮之念。君子非禮勿履,時時雷在天上矣。故曰:對青天而不愧,聞雷霆而不驚。君子正大之情如此。
初九:壮于趾,征凶,有孚。
象曰:壮于趾,其孚窮也。
九二:貞吉。
象曰: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九三:小人用壮,君子用罔,貞厲。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
【罔,无也。視有如无,君子之過于勇也,雖正亦危矣】。
象曰:小人用壮,君子罔也。
【易中君子小人並舉,如觀、如剥、如遯,皆以相反為義,小象意亦然】。
大壮之所貴,只是一貞。九二剛而得中,此剛而貞者也,稱貞吉。九四亦剛體,與乾剛同德,其動也,壮于内之實德,非壮于外以凌物,此動而貞者也,亦稱貞吉。餘爻无言貞者矣。
【四合二撰,乾能近而相取】。
初曰壮趾。初乃事之始,人脚下起步最要謹慎,時節從初先壮一路去,只知用壮如此,而征无不凶。自初至四,俱是同德,相孚甚易。惟其有孚,初既壮,四必以壮動,天下事豈容一味?壮乃必窮之道,故曰其孚窮也。九二于壮時一審中,便必不窮,所以貞吉。九三重剛而不中,剛而過者也,剛豈過?任得如此用壮,便是小人之壮。君子于此却有道,非不用壮也,能以不用為用,不用為用,以不壮為壮也。
【如中庸南方之強,以寛柔不報勝人,稱為君子,是不強之強也】。
如此,全无一毫壮氣,故曰用罔。罔,无也,只是用壮。用罔全在幾微之辨,此際之用最難,所以雖貞而危。若涉用壮,便是羝羊觸藩,不至傷其剛不已。羸角之象,君子小人只差這些,故小象申明之。如何是君子之用?只任理,便都不是壮也,何嘗不剛?
九四:貞吉,悔亡。藩決不羸,壮于大輿之輹。
象曰:藩決不羸,尚往也。
六五:喪羊于易,无悔。
【易,容易之易,言忽然不覺其亡也】。
象曰: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
上六,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遂,无攸利,艱則吉。
象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
九四震體,大壮主爻,四動則二柔自動,豈復能阻四之進?藩決之象。乾剛在内上行,四因而動,此其壮,壮于在已者也。壮在已,自无不通行,故為壮于大輿之輹。
【輹在輿中,内壮之象】。
羊可藩,輿不可藩,羊壮則觸,輿壮則行。象曰尚往,言得利往之道也。六五則柔體剛壮之氣,到此全變換了。喪羊之象于易,言喪于平易之中也。羊喪則自无壮趾、觸藩等悔。象曰位不當者,夫五尊位用事,而以柔居之,德不足以當位,故至于喪。然知壮之不可用,而寧喪其壮,則猶可免悔。以六五柔中,故有此象,雖非正大之壮,庶不至犯壮之失者。至于上六,其壮全无可用了,所以遂為入藩之羊。
【三是方觸而羸,上則入而不能出矣】。
其退既不能,進而遂又不能,皆是不能詳審于前之故。若知詳審,則知艱難,艱則自无咎矣。曰詳,正與壮趾、征凶相對救;曰艱,正與喪羊、于易相對救。以詳、艱二字,要壮之終,指示切矣。
總:大壮所不足,只為五上是柔爻,到底難得結局,不能有終。若思量善終之難,安得不致慎于方壮之始?慎之有道,不要憑了這些氣。所以爻中歷歷詳言,壮趾不可用,壮不可喪,羊不可觸,藩不可發。始壮要受累,到厎壮還受累,直歸到一個中字,方許其貞。以此動,叫做自壮之強;以此防,叫做知難之法。直把這些剛心壮氣,都消歸中正天理,方完得正大兩字。壮之不足尚也如此。震為蕃鮮,三至五雜撰兌羊、羝羊之象。乾本龍,震為龍,龍德知得喪,知進退。惟其羊也,所以喪而不知得;中道則喪失矣,所以進而不知退;終凶且難挽矣,盡失乾震之用。是以人生始而陽明易,終不入于隂暗難;始而剛健易,終不荏于柔軟難。語曰:昔為百鍊鋼,化作繞指柔。皆不知正大之壮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