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妄:元亨利貞;其匪正有眚,不利有攸往。
彖曰:无妄,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内。動而健,剛中而應,大亨以正,天之命也。其匪正有眚,不利有攸往,无妄之往,何之矣?天命不祐,行矣哉!
序卦曰:復則不妄。无妄初剛,即復初之一剛。復,地中之雷,靜翕中之動,動而未發。无妄,天下雷行,動直中之動,發皆未發。動直則必不妄,妄則必非直動。夫乾,其動也直。動而以天動,何妄之有?故命之為无妄。誠者天道,天自无妄。誠之者人道,妄而无,則人而天者也。初剛,无妄之主。曰自外來者,明初剛自乾剛來也。論乾體,何得言外?只是人當寂然不動時,所為天者,亦杳然不可見。惟當天理忽然爆動,不知從何迸出。這不是先有一念藏伏在内,至此而出者,直是從空落下,有個使之動者。此所謂降之皇,畀之帝,來為我作主,而我不自主者。故曰:剛自外來,而為主于内。惟其乾剛來為主,原不曾落一毫思維,假一毫停待,所以妄无所容。人只從自心體勘,當天心陡然動處,真是不知所從來。通身震動,如孺子入井之隱,蹴嘑之羞,何嘗着一毫經營之念?直像有个天來替我主之者。於此觀无妄,其脉最真切,以此而動,直透天體,故動而健。此其為動,豈不與天理至當處自然符合?故剛中而應,所以大亨,所以得正,天之命然也。他卦大亨貞言天道,此言天命者,可見天无所命于人,只此一个戒謹恐懼之震體,是乃天之命也。无妄,聖人直指天命以示人,故下再言天命二字。其非正有眚者,天本无妄,何有不正?妄皆人造,如月中自起之眚,眚則俱妄,故不利有攸往。夫子彖傳則分正不正兩項以發明之,其順天命者則皆正也,不順天命者則非正也。所謂无妄之往,以天往也。人終日是天命,雖欲離不可得而離。曰何之矣,謂更无去處也。若一步不以天動,便非天命,非天命則天必不祐順矣。如此豈有可行者?故曰行矣哉。以此行皆人為之妄,匪正之眚也。以往行二字分正不正,所謂往,即初之往吉,凡動以正,皆天往,非人行也。所謂行,即上之行有眚,凡不以正,皆人之行,非天行也。爻詞中截然有辨。
象曰:天下雷行,物與无妄。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。
震動一轟,百妄悉屏。天雷无妄,自是實象。天雷驚蟄,第一聲雷。雷聲一動,而含生萬有之天,有不自動者乎?使天物物而動之,必有不能遍天下而動者矣。一動而物物與動也,動以誠也。此雷行物與无妄之象。天雷一動,有情无情,物物萌生,故四時行,百物生。聖人之天雷一動,有知无知,物物知所以生,故能對時育物。人无物與天雷,何能與時行?不能以時行,何能使萬物育?然造化之天雷,其動有時;聖人之天雷,无時不然。造化之天雷,動以形氣;聖人之天雷,動以心性。是造化之雷,得聖人而後有全功;聖人之雷功,豈不盛矣哉?故不特曰對時,而曰茂。對茂者,言極盛也。程子曰:聖人于天下事,自不合與,只順他天理,茂對時,育萬物。按,聖人不與事,正動以天也。一味與時行,
初九:无妄,往吉。
象曰:无妄之往,得志也。
六二,不耕穫,不菑畬,則利有攸往。
象曰:不耕穫,未富也。六三,无妄之災,或繫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災。
象曰:行人得牛,邑人災也。
无妄无可名,初爻是其本體也。上五爻俱以入妄之門,指出示之。初剛來為主,純是天動,稱无妄。以此往,皆順天而往,吉。此天命所必祐也,所以得志。二柔而非剛,便未免有係念。耕穫,謂計所得之多少,是程後效而有所為于前也。菑畬,謂計用力之難易,是畏前功而有所冀于後也。二者皆為富心也。去此二心,方利有攸往,則字可味。前无所為,後无所冀,一味自盡其事,全未嘗為利謀,所謂未富也。三非剛而過動,或有不期然之災。顧災曰:无妄原非自致之災,有個順之之道在,便是或繫之牛也。能為行人,便得了這牛。何為行人?不問災與不災,只依着我之理而行,此正是順天命大道理,所以得牛也。若不為行人,而為邑人,便成了災。何為邑人?見災而避,只揀安穩處坐,此于順受道理已失,所以為災。大抵虚已以遊,聽之以无心,行人也。擇地而蹈,留之以私意,邑人也。无心則即災而有得,有心則遠災而反災,此得失之定理也。二是趨利心,三是避害心。人有生,便有此兩念為妄根,故于兩柔爻言之。
九四:可貞,无咎。
象曰:可貞,无咎,固有之也。
九五,无妄之疾,勿藥有喜。
象曰:无妄之藥,不可試也。
上九,无妄行,有眚,无攸利。
象曰:无妄之行,窮之災也。
四是乾體,乾體何嘗有一毫匪正?只是天理有个當可處,適合其可,方為得貞,故謂之可貞。這乾貞人人自有,只要知之明,守之固,方實實有諸己,故曰固有之也。五剛中得正,有樂天知命能事,故能疾而勿藥。勿藥是視生死猶旦暮,全不曾一毫入念,畧不知有藥可瘳,姑且去調治一番者,故曰不可試。稍有試藥之念,便非全然順受之心,惟不試方是存順沒寧,疾不能為之累也,此之謂有喜。論五剛中非致疾者,特言疾言藥,以見順受之極,則上亦乾體,本非有妄,但時當其窮,則勿往為正,于此有行,却是自生之眚,故曰窮之災也。匪正有眚,正指此爻言之。无妄之疾,䆒極言之,如堯、舜有朱、均,此疾之不當有者也。使堯、舜盡力維持,未便如桀、紂之不可救治,此可試之藥也。從堯、舜視之,便知天命不如此,一有曲為之心,便是妄,只與賢方是順命。
總:无妄,只是一箇誠字。人至誠而无妄,是從初一念,故吉而得志。少離初念,便未免有計較心,有得失心,皆入妄之關。殊不知忘獲纔有獲,忘利纔是利。无心期得,反未嘗不得;有心免失,反足以致失。兩者總不可以人為参也。四則行止動靜守其正,五則生死存亡化于一,此之謂天命,此之謂正匪,此盡属人妄。彖曰天命不祐,爻曰行有眚,皆謂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