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宋]俞琰撰《周易集说•卷二十三》【周易十翼】爻传四〔咸至解〕

[宋]俞琰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(宋末)俞琰撰《周易集说》繁体版卷二十三:爻传四〔咸至解〕

咸其拇,志在外也。

外指四,初與四感應以相與,雖未能遽行,而拇動則志之所之,已在於四矣。滎陽吕氏曰:初以隂居下,靜而未行,蓋心感而迹未應者也。

雖凶居吉,順不害也。

以凶吉兼言在人所處何如耳。動雖凶,然處之有道,守正而不先動則亦可轉凶而為吉也。苟能以謹慎自居為應,而不為感,則不至乎有害,故曰「雖凶居吉,順不害也」。以坤六四準之,順當作慎,古字順慎通用。

咸其股,亦不處也。志在隨人,所執下也。

處即居也,曰亦者承上文而言。二之腓動而不能居,三之股亦然也。不處者,居不能安其位,失艮體之止也。夫九三以剛陽之才為內卦之主,二隂乃隨我者也,我當以主自居,豈宜隨人,今其志如此,則其所執卑下矣。或曰:下謂二也,其所以不處者,以其志在隨人而所執者下之隂也。隂躁欲動,己又隨之,安能止哉?或疑九三艮體也,何為不能止在下之柔,而乃與之俱動也?曰:此乃感象也。當感之時,雖止亦動也。

貞吉悔亡,未感害也。憧憧往來,未光大也。

《繫辭傳》云:情偽相感而利害生。蓋感得其道則利,感失其道則害。九四貞吉而悔亡,亦未為所感之害,但於往來之間,加之以思慮之憧憧,而所感者私,則感之道狹矣,是未足以為光大也。

咸其脢,志未也。

未字下當有發字,與害字大字叶韻,觀坤之爻傳可見。在心為志,出口為言,言心聲也。咸其脢,則言未出口,而其志在心未發也,不及无悔,蓋其志未發則其无悔可知矣。今諸解者,以未字作末字,以為所感淺末,非也。

咸其輔頰舌,滕口說也。

滕傳也,滕口說謂以口說傳布以感人也。紫陽朱子曰:滕騰通用。平菴項氏曰:初上皆不言凶悔吝者,當感之時,柔在內者必應於外,柔在外者必說於內,皆其常理。爻所應皆正,非妄感也,故无凶悔。諸儒謂滕口說為鄙之,非也,若鄙之則為吝矣。事自有當用口說之時,凡訓詁誓命皆口說也。滕字虞翻本作騰,蓋傳布之義,書所為播告之脩也,但専恃口說亦不為美,故不得言吉。

浚恒之凶,始求深也。

《論語》云「欲速則不達」,《孟子》云「其進鋭者,其退速」,恒貴久於其道,凡為學為治皆然。恒之初豈可以遽求深,求深則凶也。逍遙李氏曰:譬如掘井,始浚便求深决,无所成。

九二悔亡,能久中也。

九二以位言,九二處非其位,不能无悔,所以悔亡者。位雖不正,然居下卦之中,而能久於其道,何悔之有。道者何中是也。《中庸》云:「人皆曰予知,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。」蓋中非難,能久於中為難能,而九二能之,則其悔亡也宜矣。

不恒其徳,何所容也。

《論語》云:「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醫。」蓋不恒其徳,人皆羞與為伍,雖巫醫之中,亦无所容其身,况為公卿大夫而與賢者同處乎。

久非其位,安得禽也。

《書伊訓》云:「恒于遊畋,時謂淫風。」謂畋非可久之事也,畋之久則无禽矣。九四居恒之時,其位不當,久非其位也。久而所處非其位,徒爾久耳,必无所獲也。

婦人貞吉,從一而終也,夫子制義,從婦凶也。

《春秋榖梁傳》云:「婦人以貞為行者也。」《孟子》云:「以順為正者,妾婦之道也。」愚謂:古之貞女不更二夫,其從夫也,一於柔順終其身而不變。夫子處事則當制之以義,不可泥於一,若從婦人之道執一而不通,徇常而不知變,則非夫子所宜。故曰婦人貞吉,從一而終也。

振恒在上,大无功也。

在上以位言,居上之道,持重可也,今以隂柔居上,而輕躁如此,是以大敗其事而无功也。或曰:大指九三,上之應在三,三不恒而上,遂振以為恒,蓋三不足以綱之也。大无功蓋責三矣。平菴項氏曰:師六三、恒上六皆以大无功解凶字,言敗績也。

遯尾之厲,不往何災也。

往則災,不往則何災之有,此戒小人勿進逼君子也。童溪王氏曰:汝不往則陽亦遂其遯計,何見傷害也。

執用黃牛,固志也。

《彖辭》云「小利貞」,《爻辭》云「執之用黃牛之革」,《爻傳》申之曰「固志」,蓋勸小人固守其志,不可以寖長之勢進逼君子也。固釋牛革,或曰:牛當作革,革字下垂訛為牛。

係遯之厲,有疾憊也。畜臣妾吉,不可大事也。

九三當遯之時而為二隂所係,如有疾病而困憊之甚也。《孝經》云「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」,而况於妻子乎。臣妾蓋家人之小且賤者耳,懷之以親愛,固之以私恩,是乃畜臣妾之道,施之大事則有所不可如是也。或曰:遇剛而不中,故不可以當大事。

君子好遯,小人否也。

《爻辭》云「好遯,君子吉,小人否」,謂君子則吉,小人則不吉也。《爻傳》云「君子好遯,小人否也」,而不及吉字,蓋謂惟君子為能好遯,小人則不能好遯也。雖不及吉字,然既好遯,則遯而亨,其吉不假言也。

嘉遯貞吉,以正志也。

君子進以禮,退以義,仕固不可以不正,遯亦不可以不正。九五之遯所以為嘉者,以其能正其志而不為回邪也。準齋吳氏曰:使後世之為臣者,其於居位皆能如此正其志,尚安有僣竊之患哉。

肥遯无不利,无所疑也。

三比隂,四五應隂,皆有反顧之心,而不能无疑。上九在外而下无係應,是以无所疑也。无所疑與升九三同。秀巖李氏曰:此决於進,彼决於退也。

壯于趾,其孚窮也。

初九剛陽之壯將以上進,而上无應援,遂孚于二,此乃不得已而孚,非出於本心之孚,故曰其孚窮也。

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
九二以位言,以九居二,在他卦皆為不當位,在大壯則吉者,以剛居柔而不過乎壯,又能以中道自守也。秀巖李氏曰:爻辭言九二貞吉者三,而此言以中解,言得中道。未濟言中以行正,大意相類,但各叶韻耳。

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
「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」其句法與「君子好遯,小人否也」全相類,孔子恐後世疑爻辭有兩用字,以為小人之用與君子同,故特去其一。

藩决不贏,尚往也。

尚與上同,尚往謂前无阻礙可以進而上也。

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

以六居五,雖在尊位,而其才柔弱,不能制在下之剛,故曰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秀巖李氏曰,在大壯之世,以柔居尊,失其壯矣。

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

人之處事以為易則不詳審,以為艱則詳審。向也既以不詳審而致咎,今詳審而不輕率,則其咎不長也。

晉如摧如,獨行正也。裕无咎,未受命也。

以六居初,固非正也,而以柔處下,是亦正也。進而見摧於四,奈之何哉,唯有獨行吾正而已。初在三隂之下,未交接於君,乃未有禄位,未有爵命者也。无官守,无言責,則其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。秀巖李氏曰:傳文多舉首句,所謂獨行正者,乃并貞吉,賛之也。

受兹介福,以中正也。

六二受兹介福者,以其中正也。

衆允之志,上行也。

衆皆允之者,蓋其志皆欲上行,以順承大明之君也。

鼫鼠貞厲,位不當也。

初六六三,位皆不當,獨於九四言不當者,衆皆以柔順麗乎大明,己獨以剛暴進迫之,豈其所當也。

失得勿恤,往有慶也。

能盡其在我,而无患得患失之心,則其往也有慶矣。

維用伐邑,道未光也。

上九陽畫又離明之體,乃曰未光,何也?曰:四據其應,其道不容不伐,必用伐而得之,未足以為光明也。萃之三隂為九四所據,故其九五爻傳亦曰未光。

君子于行,義不食也。

君子于行,唯義所在,義不容留,則去又何暇食。

六二之吉,順以則也。

六二以位言,時當明夷,何吉之有?六二既中且正,安時處順,不失其則,故吉。伊川程子曰:則謂中正之道。

南狩之志,乃大得也。

九三雖與上六之隂相應,其志唯在於陽明之地,是捨闇而就明也。當明夷之時,而能捨闇就明,是以大有得。濮園趙氏曰:南狩之志,先儒或指為武王之事,不可以訓,非聖人之意也。

入于左腹,獲心意也。

意者心之所發也,當此之時,苟可以自見,吾亦為之。如不可為,從吾所好,故曰「入于左腹,獲心意也」。

箕子之貞,明不可息也。

箕子正士也,紂雖困奴之,不失其正也。商亡而箕子存,是天無息明之理也。向與比干同被害,則洪範不作,明遂息矣,天下後世安知皇極之訓哉。「箕子」當依蜀才作「其子」,詳見本爻辭,蓋承爻辭之誤。厚齋馮氏曰:五君位也,為人主而夷天下之明,不可以訓,故文王移置於上六,以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,况明夷之主,六五在下而承之,則明夷之主之子之象也。厚齋此說蓋依蜀才本作「其子」,深得易之本旨矣。夫箕子雖紂之庶兄,蓋臣子也,紂雖無道,乃君父也,以紂為父亦可,然依諸說,以上六為紂,則又未之思爾。

初登于天,照四國也。後入于地,失則也。

四國指六五以下四爻,照謂居上而臨下,靡不照見也。失則謂不安處於上,而下與三應,是棄上趨下而失其正道也。或以六二順以則,為文王順帝之則,上六失則,為紂失君人之則,皆非也。

閑有家,志未變也。

在心為志,今釋閑有家而曰志未變者,婦訓初來,子訓嬰孩,於其未變之初,而豫為之防也,待其已變而後為之防,則人情乖離,傷恩害義者多矣。《書周官》云「制治于未亂,保邦于未危」,是此意也。

六二之吉,順以巽也。

蒙六五曰「順以巽事,師之道也」,漸六四曰「順以巽事,君之道也」,家人六二曰「順以巽,蓋事夫之道也」。事夫而能順以巽,乃婦人之賢徳,此六二之所以吉也。六二以位言,以其居中履正,故有此吉。

家人嗃嗃,未失也。婦子嘻嘻,失家節也。

家節謂治家有法則,而貴乎得中不可過也,九三蓋過矣。始焉家人嗃嗃而畏懼,亦未為失節嚴之過,而婦子之至親者,卒皆悲怨嘻嘻,而不能堪則失節矣。節初齊氏曰:嗃嗃不過有所拂逆,嘻嘻則有所嗟怨矣。孔子以嗃嗃為未失,而謂嘻嘻為失節,蓋欲乘其未失而節之也。雷霆,天之怒也,使日轟轟焉,求人之過而誅擊之,則將不勝其病矣。

富家大吉,順在位也。

《爻辭》云「富家大吉」,《爻傳》釋之曰「順在位」,蓋謂富家不以多財為吉,而以順在位為吉也。何謂順在位?父父子子,兄兄弟第,夫夫婦婦是也。《禮運》云:「父子篤,兄弟睦,夫婦和,家之肥也。」豈以多財為吉哉。富而以順居之,則滿而不溢,可以保其家而長守其富,吉孰大焉。

王假有家,交相愛也。

嚴以分言,愛以情言,治家之道固不可不嚴,又不可嚴之過,如九三之過剛,則上下之情離而婦子至於悲怨。九五剛而得中,所以上下之情交而彼此相愛。六二曰「无攸遂」,謂能執柔順以事其上,九五曰「王假有家」,謂能務行寬大以臨其下,此所以交相愛也。

威如之吉,反身之謂也。

家之本在身,身脩而后家齊,家人之卦,初應四,二應五,三獨不應上,上蓋不正也,諸爻皆正,上獨不正,君子於此必自反也,自反而正矣。家庸有不齊者乎,聖人恐其但知嚴於責人,而不能責己,故曰「威如之吉,反身之謂也」。秀巖李氏曰:威如之吉,與大有之傳略同。夫子慮人以猛為威,故特出此義。

見惡人以辟咎也。

見惡人以辟咎者,以禮接見惡人,蓋所以辟咎,非辟其人也。爻戒其二,而傳釋其一,舉其重者言之耳。

遇主于巷,未失道也。

遇主于巷,雖非朝覲之正,非為邪也。六二與九五,蓋君臣之正應,二雖失位,未失事上之道也。伊川程子曰:遇非枉道,逢迎也;巷非邪僻,幽徑也。故夫子特云「遇主于巷,未失道也」。

見輿曳,位不當也。无初有終,遇剛也。

位不當謂所居不正,故有如是艱阨也。遇剛謂始為九四、九三兩剛所阨,終與上九之剛相應也。

交孚无咎,志行也。

四之志欲與初交,初與四不交,則四之志不行,今既交則四之志行也。伊川程子謂:唯有君則能行其志,蓋以四近五故也。平菴項氏曰:初以四為惡人,其見之也以辟其為咎爾,非望其有所同也。四以初為善士,與之相遇,誠交而氣合,則化孤為同,化厲為安,己不作咎則人得上行矣。故曰:交孚无咎,志行也。四近君而初在下,四不正而初正,故其辭如此。

厥宗噬膚,往有慶也。

秀巖李氏曰:睽六五與晉六五同,皆文明柔順虛中之主,往則有慶也。

遇雨之吉,羣疑亡也。

見豕負塗而恐其污,己固亦有焉;見載盈車之鬼,而恐其祟,己果有是哉。鬼无形安能見,見之者有所疑爾,此妄見非真見也。心有所疑,則諸境見於前,疑既釋,則諸境皆滅,是說惟深於道者知之,俗儒不知也。上九疑六三之甚,故有如此怪異,今既相遇,而人情和洽,則胸中之疑皆渙然而釋矣,故曰「遇雨之吉,羣疑亡也」。伊川程子曰:睽極則咈戾而難合,剛極則躁暴而不詳,明極則過察而多疑,其見三如豕之污穢而又背負塗泥,見其可惡之甚也,既惡之甚,猜成其罪惡,如見載鬼滿一車也。鬼本無形,而見載之一車,言其以无為有,妄之極也。物理極則必返,其始睽也,无所不疑,故云羣疑。睽極而合,則皆亡也。

往蹇來譽,宜待也。

《釋文》云:鄭氏本作宜,待時也。蹇之時,固以見險而能止為智,尤宜待時而動,若遂止而竟弗往,豈所宜哉。

王臣蹇蹇,終无尤也。

跋涉勞苦以求濟國家之難,雖未見其濟,然以身徇國,終亦可取,蓋无尤之者也。

往蹇來反,內喜之也。

九三來歸為主於內而得位,則在內二隂皆喜之,如春秋書季子來歸是也。反當作正,承爻辭之誤爾。

往蹇來連,當位實也。

處蹇難之中而倚人之力,非實則不足以恃,今六四所以來連九三者,以九三當位而實也。平菴項氏曰:六四當位實也,上六以從貴也。實與貴皆指陽言之,六四以九三為實,以九居三非當位,實乎六四則連之而已。上九以九五為貴,以九居五非貴乎,上九則從之而已。若但言當位,則六四亦當位也,故加實字以明之。恕齋趙氏曰:易以陽為實,光儒謂六四以隂居隂,為得其實者,非也。

大蹇朋來,以中節也。

九五身在大蹇之中,而衆皆來助之者,以其居中而有節,能以蹇難自守,不敢少縱於法度之外也。

往蹇來碩,志在內也。利見大人,以從貴也。

內指九三,貴指九五,孔子恐占者不知來碩為應,九三見大人為從九五,故曰「往蹇來碩,志在內也;利見大人,以從貴也。」易道貴陽賤隂,從貴蓋謂從九五之陽也,秀巖李氏曰:以從貴也,與鼎初六同。

剛柔之際,義无咎也。

義宜也,九二為下卦之主,而初六自下承之,故曰剛柔之際,義无咎也。與坎六四同,皆取近而相鄰之義,乃若蒙九與六五相應,則言剛柔接。

九二貞吉,得中道也。

九二以位言,以剛居柔,在他爻為不正,在二則以得中為吉。《彖傳》云:其來復吉,乃得中也。而《爻傳》云:九二貞吉,得中道也。蓋以九二居中而能以中道自守也。

負且乘,亦可醜也。自我致戎,又誰咎也。

可醜猶言可惡,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,斯亦可醜也已。自我致戎,是誰之過歟?自取其咎也。釋文云:致戎本又作致宼。案其失自虞翻始,前皆依爻作寇。

解而拇,未當位也。

解以二四兩陽爻成卦,爻傳獨於九四曰「未當位」何也?秀巖李氏曰:案諸爻失位者皆云位不當,而此變其文者,謂未當君位也。若進而之五,則當盡去羣隂,乃為得耳。南窗湯氏曰:易唯二五為當位,自餘皆為不當位。愚謂:從李氏湯氏之說,則當字作平聲讀。

君子有解,小人退也。

不曰退小人,而曰小人退者,君子既有解而無誅戮,則小人信服,自爾退也。退謂退而改過以自新也。

公用射隼,以解悖也。

解之終豈容更有悖逆,不順者射之,則悖者解矣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