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63卦-既济䷾水火既济(离下坎上)-[宋]李光撰《读易详说•卷十》

[宋]李光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63卦-既济䷾水火既济(离下坎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63卦-既济䷾水火既济(离下坎上)-(宋)李光撰《讀易詳說•卷十》

䷾【离下坎上】

既濟:亨小,利貞;初吉終亂。

聖人身履險難,以撥亂興衰。既定之後,如乘舟已濟,此離下坎上卦之所以為既濟也。險難在上,非明者孰與濟之?亨小,言小者亨也。既濟之後,大者已亨,又能亨其小,則物无不亨矣。物无不亨,則天下安定,以正固守之,則可以永保其安矣。初吉終亂,言治安之難保也。此唐魏徵對太宗以守成之難于創業也。明皇用姚崇、宋璟則治,用李林甫、楊國忠則亂。德宗用陸贄則安,用盧杞則危。以此知危亡之禍,當在既濟之後。古人所以不畏多難,而畏无難也歟!

彖曰:既濟亨,小者亨也。利貞,剛柔正而位當也。初吉,柔得中也。終止則亂,其道窮也。

既濟亨小,非所亨者小,蓋无小而不亨也,故曰小者亨也。陽大而隂小,故泰言小往大來。既濟三陽皆處三隂之下,以陽下隂,是大者既濟而能亨其小者也。當既濟之時,三隂三陽,各當其位,二與四以隂居隂,三與五以陽居陽,此君子小人各得其所之象。故孔子釋利貞曰:剛柔正而位當也。夫以明濟險,以柔濟剛,以隂濟陽,何往而不濟乎?故初吉也。既濟自泰卦而來,乾以二升而之五,坤以五降而之二,隂陽相易而成既濟。然水火之性,燥濕不同,非水滅火,則火亦能耗水。况水在火上,炎上潤下之性,豈能終止乎?惟道家龍虎顛倒之術,腎水之真火,心液之真水,交之有時,用之有數,然亦危道也。不然,長生不死之術,夫人而能為之矣。蓋既濟之後,復為未濟,循環无窮,乃能成道,未有止而不亂者。非達乎進退存亡之幾,明乎消息盈虚之理者,曷足以知此?

象曰:水在火上,既濟,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

水在火上,所以相濟以成造物之功。然水火之性本不同也,若已濟而不知治亂安危之幾,則水火相息,有時而傾覆矣。君子體此象以思患而豫防之,故居安則慮危而不敢安其位,當治而思亂則不敢有其治。豫防者,沉幾先物,必有超乎衆人思慮之外者。故危難既濟之後,又能消患于未萌之前。鴟鴞之詩曰:迨天之未隂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周公可謂知此矣。

初九,曳其輪,濡其尾,无咎。

象曰:曳其輪,義无咎也。

初以剛動之才,履險涉深,以應上者也。當既濟之初,物皆求濟,故不避險難,而曳其輪,濡其尾,故得无咎也。輪運車中者,履險故曳輪。尾處獸後,涉河故濡尾。卦有自内適外者,則以初為尾,遯與既濟、未濟是也。

象曰:曳其輪,義无咎者,聖人救時之志,雖轍環天下,人莫得而議之,何咎悔之有乎?

六二,婦喪其茀,勿逐,七日得。

象曰:七日,得以中道也。

上水下火,卦之為既濟,火之于水,妻道也。六二正應九五,故有婦之焉。茀者,所以屏蔽而為容飾者也。婦人欲有所行,必有屏蔽之飾,喪其茀,无以屏蔽,勿可行也。既濟之時,雖君臣相應,然君當求臣以自濟,禮貌不至,幣聘不先,雖退而窮處可也。六二處中正之位,人君欲共濟天下,捨我其誰哉?故勿逐,七日必得也。言七日得以中道者,所履中正,志應在五,君臣之義,終无失也。隂陽消長之理,不過七日,復卦言七日來復是也。

九三,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,小人勿用。

象曰:三年克之,憊也。

九三雖非君位,以陽寓陽,剛健之至,故以當高宗威武之君也。水火燥濕異性,有戰伐之象。鬼方,幽隂之方,遠役也。三年克之,疲憊之甚。傅說嘗誨以干戈省厥躬,則高宗之失,蓋在于此。使當時已有一傅說,必能諫止之,以此知高宗嘗用小人矣。故易舉以為萬世之戒。唐太宗伐遼之役,其勞人費財,後亦悔悞,乃歎曰:使魏徵在,必无此行。然則興衰撥亂之主,既濟之後,乃欲貪土地,求貨財,用兵不已,以疲憊中國,未有不亂亡者,秦、隋之末是已。陸希聲曰:三年然後克之,言其功之晚也。君子居之,其力猶憊;小人用之,則必喪邦。水火之性,極則相反,猶君子小人也,豈不然哉?

六四,繻有衣袽,終日戒。

象曰:終日戒,有所疑也。

六四處近君之位,人君恃以濟難,猶舟楫也。善濟莫如舟,非有以預備之,則有沉溺之變。先儒以繻為濡,衣袽,所以塞舟漏也。以,危懼可畏之狀。聖人于既濟之時,思患而豫防之,无所不至。既有防患之具,又終日戒慎,惴惴然常若處漏舟之上,則禍亂何由而至乎?此處既濟之時也。四在高位,當既濟之後,功業已盛,主所疑也。非深自戒慎,其能免乎?自古人臣有濟難之才,功高位重而主不疑者,漢有張良,唐惟郭子儀,蓋其自處有道也。故象曰:終日戒,有所疑也。

九五,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,實受其福。

象曰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時也。實受其福,吉大來也。

九五為既濟之主,時方已濟,未有不湛溺者,聖人于此致其防微杜漸之意,故雖祭祀之間,未嘗不示以儉約,故殺牛之豐,不如禴祭之薄也。古之祭者,必有其時,天地鬼神,其可以非道于之乎?九五以一陽而處坎之中,中實而有孚信者也。聖人求福之道,孚信而已。祭祀以時,雖蘋蘩之薦,二簋之薄,亦足以交神明。若徒繁文而誠不至,物豐而時未可,神其吐之矣。東西者,隂陽之位,東鄰謂紂,西鄰謂文王也。爻辭但言不如西鄰之禴祭,而孔子乃云不如西鄰之時,則知殺牛為非時矣。使當其時,豈必皆用禴祭乎?時之既濟,守常足矣,而求福于非常,如祭之非時,而徒事繁文者,未必獲福,苟有誠信,吉大來也。六五履尊居正,其獲福必矣,故象曰:實受其福,吉大來也。

上六,濡其首,厲。

象曰:濡其首,厲,何可久也。

上以隂柔而處无難之極,湛于宴安而不知變,又无剛果能濟之才,以乘剛履險,其危可知。居既濟之終,水火二姓各欲返其位,如泰之上六是已,故有濡首之焉。聖王兼濟天下之道,必為長久之計。既濟之終而濡其首,若沉溺于宴安而不知返者,其危亡可立而待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