䷝【离下离上】
離:利貞,亨;畜牝牛吉。
坎離,水火之象。在人為心腎,心藏神,腎藏精,精與神合而不離,則變化之所為,在我而已。坎,隂也,而一陽在内;離,陽也,而一隂居内。故心液為真水而下降,腎水含真火而上升,故火下水上為既濟,火上水下為未濟。此養生者有五行顛倒術,龍從火裏出,五行不順行,虎向水中生之說,古之至人以為長生不死之藥也。離,麗也。火无正體,因物以為體,太空之中,惟所取之。君子體離,善附物之性,附物則失已,當以正為主,故利貞,然後能亨也。貞而能亨者,言君子之道亨,非富貴利逹之謂也。在我者既正,則當養成其正順之德。牛善觸物,惟牝牛正而能順。六二以隂居隂,至順者也,故有牝牛之象。君子以剛正涵養,成就其德,又麗乎中正,其逢吉也,豈不宜哉?
彖曰:離,麗也。日月麗乎天,百穀草木麗乎土,重明以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柔麗乎中正,故亨,是以畜牝牛吉也。
物生于天地之間,凡麗于有形,涉于有數,與夫動植飛潜,未有无所麗者。日月麗乎天,百穀草木麗乎土,可謂得所麗矣。重明以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者,重明上下皆離明之盛也。人君非至明无以照天下,彖以卦體言,故曰重明;象以卦材言,故曰繼明。重明者,同體相重而不可掩也;繼明者,異體相續而不絶也。六五雖非剛健,而以一隂處乎二陽之間,居尊履正,故能化成天下也。柔麗乎中正者,二以柔而得中,五以柔而得正,上下皆處中正之位,故君臣道合,乃底于亨嘉之會也。離之性必有所麗,有所麗者皆託體于異物,非能超然而獨立也。離以柔為主,柔弱則性順,剛強則性逆,能養其至順之德而不與物忤,如畜牝牛,故獲吉也。
象曰:明兩作,離;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。
明兩作,兩明相繼而起,然後為離。明兩作,則前後相繼之義,故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。繼體之君,以明繼明,其光不息,故能无遠弗屆,无幽不燭也。孟子以充實而有光輝為大方,言繼明,故特稱大人。能相繼而明,所以為大。若以昏繼明,則明入地中,為明夷暗君之象也。
初九,履錯然,敬之,无咎。
象曰:履錯之敬,以辟咎也。
隂陽升降,猶五行之循環。王相休囚,時為貴賤,本无一定之體。一隂而二陽,則以隂為主。柔麗乎中正者,位也。然二五之隂皆為羣陽所麗,蓋賤必麗于貴,卑必麗于尊。初最處下,居九位之地,上承于二,以求麗焉。以發跡之,初上之諸隂皆非其應,所履錯愕,未知適從。二方處中為主,勢不能抗,能敬承于二,是以陽剛而下隂柔,故可免咎。象言履錯之敬以辟咎者,火性炎上而善麗,非能守其亷静,安其分義者也。處離之初,能錯然敬畏,介然獨守,非得已也,姑避咎悔耳。
六二,黄離,元吉。
象曰:黄離元吉,得中道也。
彖曰柔麗乎中正,即五與二也。離,文明也。黄為中色,二五俱以文明中正為羣陽所附,君臣上下,道同德合,吉孰大焉!象言黄離元吉,得中道者,離體雖文明,若日昃之離明,將入于地中矣。惟大明中天,則无幽不燭,容光必照,如聖人居中得位,故能成大善之吉也。
九三,日昃之離,不鼓缶而歌,則大耋之嗟,凶。
象曰:日昃之離,何可久也。
古之有道者,觀乎隂陽消長之理,則進退去就,死生禍福,皆能順受之。上下二離,有傳繼之象。功成名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自昔帝王享國日久,既老而當傳,或授之子,或授之賢,故能身享安榮,而其明不息也。離,火也。火性炎上,九又以陽剛而據陽位,雖過中當退,而不能以禮自娱。年至大耋,顧戀咨嗟,此取禍之道也。聖人垂戒之意深矣。象言:日昃之離,何可久者?人之既老,譬之漏盡鐘鳴,而夜行不止,其能久乎?
九四,突如其來如,焚如,死如,棄如。
象曰:突如其來如,无所容也。
離之重,明有繼體之象。九四以陽剛逼近君位,此嫌疑之際,當深自退避,不使至于不容之地,則為善處。今下離既終,上離乃突然而進,勢猶焚灼,不可禁遏,如此乃有取死之道,衆之所棄也。昔者堯崩,三年之喪畢,朝覲訟獄者不歸堯之子而歸舜,舜、禹皆然。蓋神器之重,惟不求者能得之,實有以服人心、厭人望也。末世之君不早自定,至倉猝之際,争立而相屠滅者,其禍變可勝言哉!象曰:突如其來如,无所容者。其陵犯如此,雖四海之廣,將无所容,理勢然也。
六五,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。
象曰:六五之吉,離王公也。
聖人不畏多難,畏无難。蓋无難之世,上下恬嬉,㦯致亡國;多難之世,殷憂戒懼,或能興邦。六五柔弱之君,介乎上下二強臣之間,為所脅制,雖履尊位,擁虚器,而已亡聊之極,故出涕沱若也。然以身處多難,能臨事而懼,憂戚傷嗟,發于辭色,故能不蹈禍災,有中興之象。象言六五之吉。離王公者,履尊居正,麗于王公之位,雖遭屯否,莫或害之,而履終吉也。
上九,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獲匪其醜,无咎。
象曰:王用出征,以正邦也。
六五之君,雖麗乎中正之位,而柔弱无斷,故上九之大臣,文明剛健,以行其權,銜命出征,征无不服。君臣之道,剛柔相濟,不廣行殺戮,但折伏其首惡而已。其功既美,人主之所嘉尚也。獲匪其醜,醜,衆也。弔民伐罪,但殱其渠魁,豈復深究黨與,横及脅從无辜之人哉?用兵如此,尚何咎乎?象言王用出征以正邦者,諸侯并吞陵暴,非人君有以節制之,則弱國小邦,何自而立?非貪其土地,虜其人民也,凡以正邦國之侵暴爾。出征必稱王者,周公東征,未嘗不稱王命,蓋征伐當自天子出也。
《讀易詳說》卷五
<經部,易類,《讀易詳說》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