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曰:元者,善之長也。亨者,嘉之會也。利者,義之和也。貞者,事之幹也。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
釋二卦之經文。【孔】
依文而言其理。【劉巘】
文布乾坤之大德。【莊氏】
天生體性,生養萬物,善之大者,莫善施行。元為施生之宗,天能通暢萬物,使嘉美會聚;利益萬物,使各得其宜而和同;以中正之氣成就萬物,使皆得幹濟。【莊】
君子以自強不息行此四者,故首不論乾,而下元亨利貞。【石】
初九曰「潛龍勿用」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,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無悶,不見是而無悶,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,潛龍也。
此以下言乾之用九之道。【伊】
子曰:非孔子自稱,卜商加之。【勾】
確乎其不可拔者,身雖逐物推移,潛隐避世,心志守道,確乎堅實。其不可拔,【正】
九二曰「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」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易曰「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」,君德也。
九二居中不偏,未若九五居尊得位,故但言龍德。【孔】
未得位而上同乎五,故曰君德。【牧】
言行謹信,造次必於是也。德博而化,正己而物正也。【伊】
九三曰「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无咎」,何謂也?子曰: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,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,知至至之可與幾也,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立德而智能及之,知至而能至之者也;立功而仁能守之,知終而能終之者也。惟幾成務,義存守成,太公、周公之術之道盡矣。【牧】
忠信,行也;修辭,言也。知九五之位可至而至之,舜、禹、湯、武是也,非常義也,故曰可與幾也。知此位可終則終之,伊、周、文王是也,可與存君臣之大義也。【介甫】
三,居下之上,君德已著,惟進德修業而已。内積忠信,所以進德;擇言篤志,所以居業。知至至之,致知也;求知所至,而後至之。知之在先,故可與幾。所謂始條理者,知之事也。知終終之,力行也;既知所終,則力進而終也。守之在後,故可與存義。所謂終條理者,聖之事也。此學之始終也。君子之學如是,故知處上下之道而无驕憂,不懈而知懼,雖在危地而无咎。【伊】
乾。進退之決在三,故可往而往其幾,可止而止其義。【坡】
九四曰「或躍在淵,无咎」,何謂也?子曰:上下无常,非為邪也。進退无恒,非離群也。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,故无咎。
上下據位,進退據爻。【孔】
九四以儲位言之,則若夏禹之啓,漢高之惠,居伯益、趙王之際,務德修業,欲及時,既不回邪,又不離羣類,乃得无咎。【劉緯】
或上或下,非苟為邪佞;或進或退,非苟離羣類。故進其德以副上之望,修其業以絶上之疑,是將欲及時以行道也。上與進是或躍之義,下與退是在淵之義。【胡】
在淵,謂躍就所安。【伊】
九五曰「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」,何謂也?子曰: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濕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。聖人作而萬物覩,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
聖人作而萬物覩。此正釋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之義。【孔】
聖人在上,君子小人各得其親而從其類。【子夏】
上九曰「亢龍有悔」,何謂也?子曰:貴而无位,高而无民,賢人在下位而无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
上非位,故曰无位。六爻无隂,故曰无民。賢人雖在下位,不為之輔助。【孔】
上九不得九五天之中,故曰无位。下陽皆歸五,故曰无民。二非已應,故曰无輔。【介】
潛龍勿用,下也。見龍在田,時舍也。
舍,謂通。舍。【孔】
仲尼,有聖人之德而无其位,為世所棄。舍【胡】
見龍,在田時可止也。舍,止也。【朱】
隨時而止。【伊】
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
進德修業。【伊】
行。知至知終之事。【孔】
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
或躍以進其道,行其德。【子夏】
隨時自用。【伊】
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
治在一人。【子夏】
得位而行。上之治也。【伊】
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
窮極而災至也。【伊】
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上下皆治。【子】
九,陽德也。天所以專用陽德,欲人君專用正道以治天下,天下莫不治也。
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
建子之月,陽氣潛於地下。【胡】
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
龍德見於地上,天下見其文明而化之。【伊】
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
隨時而進。
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
九四:離人位而居天位。【石】
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
高明而周也。【子夏】
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
時既極,則處時者亦極。【伊】
君子能與時俱退也。【牧】
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能用剛陽之德,乃見天之法則。【胡】
知巾道乃固然之理,非人為也。【朱】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
既始則亨,不亨則息。乾之性情,非利貞其能不息乎?【伊】
利貞者,性情也。
利貞之德,正其性而和其情也。夫保合萬物之情,至于大和者,利也;各正萬物之性,不入于邪者,正也。彖云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是也。亨嘉茂暢者,情也。此情非邪亂之情,乃萬物得其和之後,會亨暢達之情。草木自有草木之情,茂盛繁植皆其情也;蟲鳥自有蟲鳥之情。【缺】
皆其情也。非謂感動之情,得其所之情也。【石】
以施利化萬物之性,以純一正萬物之情。【干】
萬物既生而繁盛,則必漸成之,故利於秋,貞於冬。當秋之時,則萬物和漸而成,至於冬,則幹了而无不���其正性。言之人事,則聖人能生成天下人物,使皆���其利而不失其正者,盖能性其情也。【胡】
言天能利益萬物,使各得其宜而不失其正,由剛健不失中和故也。性為本體,情為應用,必常以性照禦於情,使用不離體,體不離用,是謂性其情。【代】
利貞者,乾之性情,猶言資質也。動而生物,利也;不有其功,常久而不息,貞也。【朱】
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
无所不利,非可指名。【伊】
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
此正論乾德不兼通元。純陽,其性剛強,其行勁健。中謂二與五,正謂五與三。六爻俱陽,是純粹也。純粹不雜是精靈,故曰純粹精也。【孔】
六者,精極也。【伊】
六爻���揮,旁通情也。
���越揮散,旁通萬物之情。【孔】
乾六爻���揮變動,旁通於坤,坤來入乾,以成六十四卦,故曰旁通情也。【陸績】
乾之六爻或潛或見,或躍或飛,而跡皆不同,故���越揮散可以見聖人出處進退之情也。【胡】
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
乘六爻之時以當天運,則天之功著矣。【伊】
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隂陽溥,天下和平之道。【伊】
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潛之為言也,隐而未見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未成,未著也。【伊】
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辨之,寛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易曰: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君德也。
學非今之所謂文學,經藉所學者治國、治天下。學于古,學于師,堯、舜稽古是也。【石】
以臣位行君道,用中而時莫之測,淵微之至也。聖師由是稱易以明之。【集】
聖人在下,雖已顯而未得位,則進德修業而已。學聚問辯,進德也;寛居仁行,修業也。君德已著,利見大人以行之耳。進居其位者,舜、禹也;進行其道者,伊、傅也。【伊】
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三、四俱言重剛不中,恐其義同,故先言爻位,并重剛不中之事。初、上无位,故稱言。其餘四爻有位,故不稱言。【孔】
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九四上近於天,下遠於地,非人所處,故特云中不在人。上下无定,故心惑之也。【孔】
上不在天,非九五之君;下不在田,非九二之臣。正當大人之位,上有一人之奉,下有百官萬民之責,故當因時而惕。中不在人,正得儲君之位,則進退上下皆有疑。進而上者德也,退而下者守位也。【胡】
中不在人,出人上也。【伊】
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弗違,而況於人乎?況於鬼神乎?
合德謂覆載,合明謂照臨,合序謂賞以春夏、刑以秋冬,合吉凶若福善禍淫是也。尊而遠者尚不違,況小而而近者乎?【莊】
亢之為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。其唯聖人乎!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聖人乎!
進退據心,存亡據身,得喪據位。不言得喪,舉重而略輕也。【孔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