䷖剝:䷖五隂爻成卦之始。
【原文】剝,不利有攸往。
【原文】彖曰:剝,剝也,柔變剛也。不利有攸往,小人長也。順而止之,觀象也。君子尚消息盈虛,天行也。
坤下艮上為剝。九月之卦,五隂爻成卦之始也。卦之名剝,非為陽言也,隂自剥也。陽大隂小,隂不能自包,惟陽包之。天包地,故地有其博厚。一物之微,无氣以舉之,立僵仆矣。故陽在下,隂得其載;陽在上,隂得其覆。自一隂長而馴致五隂,陽之包隂者僅存其一,其能庇者幾何?併此剝之而包隂者盡矣。陽不利往,又豈隂之利乎?小人之剝君子亦如是也。君子不利有攸往,將終止于上乎?止于上則仍往也。窮上反下,隂自剝而陽自復矣。觀萬物之蟄,藏依乎陽也。時見與見,時潛與潛,君子之心,以萬物為心而已。
剝者,剝也,柔變剛也。變之為言,非二物相變,一氣之中而二氣分焉。氣至而伸,則柔為剛;氣反而歸,則剛為柔。故曰:知變化者,其知鬼神乎!均是物也,而有生長,有收藏;均是人也,而有小人,有君子。物猶是而其氣變,人猶是而其心變矣。剛長之時,未嘗无小人,而君子用事,小人退聽,小人可受變于君子;柔長之時,未嘗无君子,而小人用事,君子不利有攸往,君子不可受變于小人。君子處此,有觀變之道焉。不利有攸往,君子之迹;順而止之,君子之心也。天行有消息盈虚,故柔變剛,小人長。君子之不往,所以順天行,知其有消必息,有盈必虚。君子不與隂爭,而能妙轉移之用,以順為止,即以順為動,而小人之道窮,君子之道復矣。故君子尚之也。胡雲峰云:凡畫卦皆象也,皆當觀也。于剝獨言之者,為處變君子言也。消息盈虚,皆為陽言。復者陽之息,姤者陽之消,乾者陽之盈,坤者陽之虛。剝五隂而一陽,則陽之消而至于虚也,其變也大矣。
何元子云:剝,順止之象顯于外,曰觀象;復,順動之機涵于内,曰見心。觀天之象,則應以順止;見天之心,則應以順動。君子固以天象為象,而以天心為心者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山附于地,剝。上以厚下安宅。
山附于地,地以厚載之。艮為宅,坤為地。上即上之一陽,下為宅之基。隂之侵陽,必自下始,故厚下安宅,所以立基于不可剥也。元,善之長也;仁,人之安宅也。厚下必以元,安宅必以仁,故聖人以復為德之本與!
【原文】初六:剝牀以足,蔑貞,凶。
【原文】象曰:剝牀以足,以滅下也。
剝之為義,始于下而及于上。陽大包隂,陽在下,隂所附也。隂主夜,牀者夜之所安,剝陽是自剝其牀也。初在下,故以足言。乾之六畫,内卦為貞。剝初則蔑其一為姤,剝二則蔑其二為遯,消陽之勢成矣。内之善念消,則為小人;朝之正人去,則為亂世。蔑貞是自伐其善根,自其國紀,而有不凶者哉!象傳明之曰:滅下。下宜厚而滅之,上能安乎?
【原文】六二:剝牀以辨,蔑貞,凶。
【原文】象曰:剝牀以辨,未有與也。
辨在第足之間,是牀梐也。二在初上,猶足之上有梐,故有此象。夫受剝者辨,而藉辨以安者,能无患乎?蔑貞之凶,與首祻者等矣。
象傳曰:未有與内體三陽同德相與。剝其二,則三已无與,終亦剝之而已。卦之所係者,在初二兩爻,兩言蔑貞,而君子不得不遯矣,尚何與哉!
【原文】六三:剝之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剝之无咎,失上下也。
卦之五隂,皆剝陽者也。剝陽至二,其貞已蔑,其與己无陽之孤立,亦將遯矣。陽遯而三剝之,蓋有不待其剝者,故三得无咎,謂剝陽非其咎也。象傳明之曰失上下,三處上下之間,剝之三乃否之三也。剝至是而成否,上下不交,非失之謂乎?舊說以三與上應,獨无剝陽之心,故繋之以无咎。夫侵陽之卦,義不取應,否已不言應矣。六二中正,且云蔑貞,况隂柔不中正之三,其質尤劣,豈尚惜此碩果乎?爻辭曰无咎,見三之不足責。象傳曰失上下,又深著三之罪也。君子于此時而欲望援于小人,徒見其不知幾耳。
【原文】六四:剝牀以膚,凶。
【原文】象曰:剝牀以膚,切近災也。
剝至三而成否,内三陽雖去,而外之乾體尚全,猶牀已剝,而人之在牀者未傷也。進而剝膚,害乃及身矣。
象傳曰:切近災。五為尊位,四切近之,其災尚可言耶?
【原文】六五:貫魚,以宮人寵,无不利。
【原文】象曰:以宮人寵,終无尤也。
柔浸長則剛浸消。魚,隂類也。隂貫而進,陽亦貫而退。剝陽至五,而五乃在上矣。五在上,則仍君也。居五之柔,乃帝乙也。則五之為上謀者,宜亟矣。居尊而統衆,隂若率之以從陽,何所不利,而忍言剝哉?
象傳曰:終无尤。剝至五,其尤甚矣。能以隂從陽,即終无尤。悔過之事,至末路而未遲;不逞之謀,即垂成亦可止。聖人之為小人戒者,至深切矣。
【原文】上九:碩果不食,君子得輿,小人剝廬。
【原文】象曰:君子得輿,民所載也,小人剝廬,終不可用也。
艮為果。窳陽之在上,猶果之在樹。六陽併于一爻,得氣厚而托體高,其果碩矣。不食者,以其膚已剝也。雜卦傳曰:剝,爛也。其外剝爛而不食,其中有天地之心焉,特未見耳。下有坤輿,是君子所以載物者也。君子以愛人為德,得輿而思撫其坤;衆小人以自剝為志,剝廬而敢戰于元黄。觀象至此,意念深矣。象傳明之曰:民所載得輿,非以自載,君子始終為民。又曰:終不可用。无廬之人,何以自處?剝陽者適以自剝,于君子乎何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