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34卦-大壮䷡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-[清]刁包撰《易酌•卷六》

[清]刁包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34卦-大壮䷡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34卦-大壮䷡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-[清]刁包撰《易酌•卷六》

䷡【乾下震上】

大壯:利貞。

:三畫卦初為少,二為壯,三為究。六畫則初二為少,三四為壯,五六為究。此卦陽長至四,自下升上,自内達外,如人之血氣方剛,故為大壯。

鄭康成曰:大壯者,氣力浸強之名也。大壯而不出於正,則強項好勝者之為。血氣之壯,非義理之壯也,故其道利在貞正。

彖曰:大壯,大者壯也。剛以動,故壯。

曰大壯,似歸重壯字,而大字意輕。曰大者壯也,則知隂為小,陽為大,陽道盛長乃為大壯,所以表衆陽之彚征,此以卦體言也。乾剛也,震動也,剛以動有莫禦莫遏之勢,故壯,此以卦德言也。皆所以釋卦之名義也。以下釋利貞,末言天地,則《本義》所謂極言之也。

大壯利貞,大者正也,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
大壯所以利貞者,以大者要壯,還要正也。非正,則雖大无所用之矣。豈特人情為然哉?即天地之情亦然。无私覆,无私載,天地之正也;无不覆,无不載,天地之大也。天地以生物為心,故曰情。

傳曰:天地之道,常久而不己者,至大至正也。正大之理,學者默識心通可也。不云大正,而云正大,恐疑為一事也。分析最明。

象曰:雷在天上,大壯;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
雷在天上,威靈赫弈,大壯之象也。君子觀其象以自強,有動容周旋中禮者焉。禮者,天理之節文也。非禮弗履,原是恂恂儒雅事,如何看的驚天動地?屏絶人欲,渾全天理,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。學者一念警策,轉念便放鬆了,一時振拔,踰時便放倒了,到底是箇柔懦人。須是發起憤來,如雷轟中天一般,纔說的非禮弗履,纔說的大壯。舍此而言壯,縱使力拔山,氣蓋世,藐乎小矣。然則大壯者,其惟顔子乎?夫子告顔子曰:克己復禮為仁。則非禮弗履,仁者之事也,而象辭却以為勇者之事。傳引自勝之謂強及中庸強哉矯兩段解之,而曰:君子之大壯者,莫若克己復禮。其義精矣。

初九,壯于趾,征凶,有孚。

初以陽剛乾體而在下,壯于趾之象也。藏鋒歛鍔,在下之道,况三剛在前,尤宜退避。畜養以俟時者,乃貿貿然用壯而進,不審時度勢,輕試其鋒,凶也必矣。

傳曰:以剛處壯強,居上猶不可行,况在下乎?故征則其凶有孚。孚,信也,謂以壯往則得凶可必也。此解甚當。或以孚為四,未免矯強。

象曰:壯于趾,其孚窮也。

其孚窮,信其必窮困而不爽也。

九二,貞吉。

傳曰:二雖以陽剛當大壯之時,然居柔而處中,是其剛柔得中,不過於壯得貞正而吉也。與九四辭同而意異,一許之,一戒之。

傳曰:易取所勝為義,以陽剛健體,當大壯之時,處得中道,无不正也。在四則有不正之戒,人能識時義之輕重,則可以學易矣。《本義》俱作戒辭,與九四一例看,蓋就占者言。

象曰: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
得中道則无過動,无冒進,所以貞正而吉也。傳曰中則不失正,况陽剛而乾體乎?

九三,小人用壯,君子用罔,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

三以剛居剛,過剛不中者也。當大壯之時,小人卑而在下,則恃其強陽暴戾,以陵轢物類;君子尊而在上,則任其驕倨慢易。篾視天下事,无足以當其盼、經其心者。

傳曰:小人尚力,故用其壯勇;君子志剛,故用罔。罔,无也,猶云篾也。以其至剛,篾視於事,而无所忌憚也。

《本義》視有如无,只是傳意。貞厲,

傳曰:貞固守此,則危道也。

《本義》雖正亦危,較傳尤醒。蓋此句兼承君子小人說,君子小人皆非正者,特反言以見意耳。羝羊喜觸藩籬,當其前則必觸之,未有不羸困其角者。君子小人之用罔用壯,何以異於是?

傳曰:凡物莫不用其壯,齒者齧,角者觸,蹄者踶。羊壯於首,羝為喜觸,故取為象。

又曰:三壯甚,如此而不至凶,何也?曰:如三之為,其往足以致凶,而方言其危,故未及於凶也。凡可以致凶而未至者,則曰厲也。學易者亦知此義。

象曰: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
全用上句,下句去用字,而以也字結之,蓋嗟嘆之辭也。若曰小人不足責,君子亦冒昧爾爾乎?傳從本文解去,亦是《本義》。直加敗困字,恐不必。

九四,貞吉,悔亡。藩决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。

四以陽居隂,不中不正,宜有悔也。然當大壯之時,不極其剛,若能如九二之貞吉,則可以亡其悔矣。蓋君子道長之時,何可以不正也?三以四為藩,四剛故羸角。四以二隂為藩,隂柔故藩决,不復羸困也。輿恃輹以行,輹壯則輿利,任重道遠,无不可者,故曰壯於大輿之輹。

象曰:藩决不羸,尚往也。

尚往者,前无阻礙,可以上進不己也。朱子曰:九二貞吉,只是自守而不進。前遇三、四,二陽隔之也。九四却有可進之象,前遇二,隂開之也。因念自古有才勝於德,學不中正,而遭時遇主,績著旂常者,九四之類也,趙普、呂夷簡是也。亦有才德兼美,居中得正,而扼於時勢,不獲大行其志者,九二之類也,李綱、宗澤是也。

六五,喪羊于易,无悔。

傳以羊為下四陽,為其羣行而喜觸,故取象也。五以位言則正,以德言則中,能用和易之道,使羣陽无所用其剛,故曰喪羊於易。柔勝剛,故无悔。《本義》獨指五言,謂以柔居中,不能羝觸,似非本色。注疏尤晦,總不如程說為長。蓋以剛御剛,則有摧折之勢;以柔御剛,則有降伏之理。况羊性柔,而剛強在角,不善用之,則角足以為害;善用之,其性可馴也。然則和易樂易,其禦羣陽之善道乎?

象曰: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

以隂柔居尊位,位不當也。

焦弱侯曰:在他卦為不宜。在大壯之時,以陽居陽,則凶禍立至,故九二、九四皆曰貞吉。蓋不以當位為正,而以剛柔相濟為正也。此說正得傳意。

傳曰:所以必用柔和者,以隂柔居尊位故也。大率治壯不可用剛。夫君臣上下之勢不相侔也,苟君之權足以制乎下,則雖有強壯跋扈之人,不足謂之壯也。必人君之勢有所不足,然後謂之治壯。故治壯之道,不可以剛也。析理微矣。

上六,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遂,无攸利,艱則吉。

羝羊但取其用壯,故隂爻亦稱之。上以隂柔處震之極,壯之終,不能安處而用壯,如羝羊之角挂於藩上,退則勢有所不可,進則力有所不能,束縛困頓,莫可如何,无所往而利矣。

傳曰:才本隂柔,故不能勝已以就義。是不能退也。隂柔之人,雖極用壯之心,然不必能終其壯,有摧必縮,是不能遂也。直從源本說出。艱則吉,傳作艱困,朱子作艱難,其義一也。始恃其壯,必有輕率慢易之心,及歷身進退,然後知行之惟艱,而静以待之,過而能改,是以吉也。

象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

大凡進退之際,須從容詳審,乃可无半途之悔。不詳雖未至於用,罔然疎畧而短於計,何以善後?无怪乎其進退維谷也。艱則必詳,吉則无咎,故曰:不長可以退,可以進,利有攸往矣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