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易变体义〗十二卷。南宋都洁撰。洁字圣与,江苏丹阳人,绍兴进士,累官吏部郎中,太府少卿,淮西总领,知德庆府。洁父都郁。字子文,尝为惠州教官,平生留意于《易》学。洁承家学,与其父处多有所得,遂撰此书。自认土封辞义,先儒已多有详论,故在书中专就《易》的变体用法进行探讨。认为《左传》中所记载的《》诸占,即所谓某卦之某卦者,凡十事,似乎因为是动爻,可随机断义,不必都是《周易》的本旨。但是,如王子伯廖论郑公子曼满,称其在《周易》之“离”;游吉论楚子,称《周易》有之,在“复”之颐,曰迷复凶:荀首论□之战,称《周易》有之,在“师”之临,曰师出以律。否减凶;蔡墨论龙见于绛,称《周易》有之,在“乾”之“□”,曰潜龙勿用;其“同人”曰见龙在田;其“大有”曰飞龙在天;其“□”曰亢龙有悔;其“坤”曰见群龙无首吉;“坤”之剥曰龙战于野等等,都未曾筮筑而皆称变体,由此可知,自古以来《周易》原有此一义项。只不过因古书散佚,此说便不传而已。如用义理揣摩。尚可求其大略。故书中的说解,多有与其论相合者,如“坤”之初六:履霜坚冰至,都氏认为此就是“坤”之复也。“月令”:孟冬水始冰,仲冬冰益壮,始则薄而末坚,壮则坚而难泮,故爻曰履霜,以“坤”为十月之卦也。又如“家人”上九:有孚威如终吉,作者认为即是说家人之“既济”也。《杂卦》曰:既济定也,彖曰正家而天下定,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,反身而成,孰敢不听父子、夫妇、兄弟莫不安分循理,而天下化之,无事而定矣。故变体为“既济”,而称“有孚威如”反身之谓也。诸如此类,皆与作者所倡自然惯通。但所说解亦有牵强附会之处,如“家人”六四:富家大吉,作者便认为此说同与“乾”之同人。并解释说,自道以观。身家皆为我累,而况富呼!其有家也,姑以同乎人而已,不以家为累也。其家之富,亦以同-乎人而已,不以富为累也。盖高明而道中庸,所以为中人法。总之,凡与其义不合者,则极力穿凿使之吻合。引用老、庄之辞阐释经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的评价可谓中肯“渝不掩瑕,亦瑕不掩渝”。都氏此书,开创了宋儒解《易》的又一方法,扩大了《易》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,在《易》学及儒学发展史上自有其一定的地位,并且,作者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,亦足资后来者借鉴《宋史·艺文志》作十六卷。王应麟《玉海》引《续书目》曰:自“乾”之至“末济”之解,以意演之,爻为一篇,凡三百八十四篇。冯椅《易学附录云都氏《易》,先以理而次以象义,每卦终又有统论。《永乐大典》所载同于《玉海》,并缺“豫”、“随”、“大畜”、“大壮”、“睽”、“蹇”、“中孚”等七卦。《四库》馆臣自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编作十二卷,故现存本已非完帙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及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1册•經部05•易类
〖古周易订诂〗十六卷。明何楷撰。楷字玄子,福建漳州人。天启五年(1625)进士,崇祯间迁工科给事中,唐王时为礼部尚书。博综群书,尤邃于经学。著有《诗经世本古义》...
《读易述》(又名《洗心斋读易述》)十七卷。明潘士藻著。潘士藻(1537—1600)字去华,号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官御史,谪广东布政司...
〖周易新讲义〗十卷。宋耿南仲(?—1129)撰。南仲字希道,河南开封人。元丰进士,政和中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士,迁宝文阁直学士、在东宫十年。钦宗即位,擢尚书左...
[清]晏斯盛撰《楚蒙山房易经解》书籍介绍 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。清晏斯盛撰。晏斯盛字一斋,又字虞际,江西新喻人。熙六十年 (1721)进士。官至湖北巡抚。此书凡...
作品信息 点校状况 作品名称: 周易集注 底本出处: 钦定四库全书 作品别名: 易经来注图解 参校版本: 作者: 明 来知德 初次点校: 未点校 创作年代: 不...
《日讲易经解义》,十八卷,《筮仪》一卷,《朱子图说》一卷,[清]牛钮等撰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内府刻本。半页9行,每行18字。大黑口,四周双边,双鱼尾。...
[宋]都絜撰《易變體義》书籍介绍 〖易变体义〗十二卷。南宋都洁撰。洁字圣与,江苏丹阳人,绍兴进士,累官吏部郎中,太府少卿,淮西总领,知德庆府。洁父都郁。字子...
[宋]丁易東撰《周易象義》书籍介绍周易象义:元丁易东撰。十六卷。《四库全书》录《永乐大典》本。此书据《易》象以明义,故名曰《象义》。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,为本体、...
[南宋]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说明: 《周易本义》为朱熹著。朱熹(1130——1200),字元晦,亦字仲晦,别号有晦庵、晦翁、云谷老人、沧州病叟等。天资聪慧。十四岁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3册•經部17•易类 (元末明初)赵采撰《周易程朱传义折》介绍 〖周易程朱传义折衷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