䷨【兑下艮上】 损:
初九,已事遄往,无咎,酌損之。
此損之蒙也。而爻辭云爾者,蒙之彖曰:蒙亨,以亨行時中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其九二以剛中益六五,而六五以柔中資之。盖陽道常饒,若教者損有餘以教人;隂道常乏,若學者以不足而受教。然則教者旣已成已,不可不遄往而應學者之求也。故損初九曰:已事遄往。遄往者,簡而無傲之意。然以臣誨君,以君而受臣之教,必當量而後入,乃無以下拂上、臣過其君之嫌,故曰酌損之。酌已之有餘,而益君之不足者,量而後入之義也。至於學焉而後臣之,則與上合志矣。然此言損己之有餘,而應求者之不足,故為損之蒙,而與蒙之本體異焉。夫蒙之損,言學者之事;損之蒙,言教者之事。
九二,利貞,征凶,弗損益之。
此損之頤也,而爻辭云爾者,頤之為言養也,而養正則吉。九二以剛居中矣,盖剛或失之過,當以中為正而養之,故曰利貞。不以中為正而養之,則過矣,故言征凶以戒之。過乎中則不可復損矣,故言弗損以美之。未過中則欲損己之有餘,以助上之不足,過乎中而弗損,則上不疑之,而且報其德焉,故曰益之損。不過中而以此為正,則得養正之道矣。然此因損己以助上,而戒之以養正,故為損之頤,而與頤之本體異焉。
六三,三人行則損一人,一人行則得其友。
此損之大畜也。而爻辭云爾者,盖惟一足以畢萬,惟一足以行萬。一者,萬之所自出也。故為物不貳,則生物不測,而有萬不同矣。是以天地合而致一,則萬物化醇;男女合而致一,則萬物化生。然則致一不二,則所畜大矣。不然,則乃所以致損。故損之大畜而曰:三人行則損一人,一人行則得其友。三人者,不一也。一人者,致一也。此因言不一則損其友,致一則得其友。而三以隂居陽,有不一之義,然與上相應,又有致一之義,故或貳或因,而所言如此。然知不一以致損,然後能致一而得友,故為損之大畜,而與大畜之本體異焉。
六四,損其疾,使遄有喜,无咎。
此損之聧也,而爻辭云爾者,凡利於己者,欲益以近之,而害於己者,欲損以遠之。盖一隂一陽而適平焉,是之謂道。或偏乎陽,或偏乎隂,而失其平,是之謂疾。六四以隂居隂,已偏乎隂矣,而承乘皆隂,疾莫甚焉。必損而遠之,以下應初九之陽,則去所惡而就所喜矣。夫害於己者,疾也,乃能損而遠之,是若火上澤下,而火之能遠於澤也,此其所以為睽歟?然睽以火上澤下,其睽自然,而此則損其承乘之隂以遠之,然後成睽,故為損之睽,而與睽之本體異焉。
六五,或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,元吉。
此損之中孚也,而爻辭云爾者,六五居尊以柔,柔不失中,而損己以應下,則在己者孚矣。然物或損之而益,則彼必以孚而應焉,九二應之,上九比之是也。益之者不一,則賢者智者莫不從矣,非至誠孰能與此哉?故變體為中孚,而曰或益之,十朋之龜弗克違。然中孚之義,以柔在内而剛得中,說而巽焉為主,此則
一以柔中居尊,損己益下,而上下莫不與之,然後為孚。故為損之中孚,而與中孚之本體異焉。
上九,弗損益之,无咎,貞吉,利有攸往,得臣无家。
此損之臨也,而爻辭云爾者,盖自損以下人,然後能得人,得人以為之臣,然後可以有臨矣。損至於上爻,則損之極而可止矣。自損至此,則人益之矣,故曰弗損益之。至言利有攸往,則將以臨蒞天下也。得忘我之臣,則賢者歸之,而民將焉往?于是臨蒞天下,則臣民之所歸也。此變體所以為臨,而爻辭如此。然臨之本體,以剛浸而長、說而順為主,而此則因能自損而有臨人之道,故為損之臨,而與臨之本體異焉。然臨人而後損己者,損其在我之勢,不自有其尊也。損己而後臨人者,損其在我之德,不自有其美也。此二卦之變體所以異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