䷁【坤下坤上】
【原文】坤,元亨,利牝馬之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,後得主利。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,安貞吉。
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坤厚載物,德合无疆,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牝馬地類,行地无疆。柔順利貞,君子攸行,先迷失道,後順得常。西南得朋,乃與類行,東北喪朋,乃終有慶,安貞之吉,應地无疆。
坤之為道,妻道也,臣道也,賢人之分也。妻道不出於閫,臣道不出於位。賢人之分,亦有宫庭壇宇以守之,而不敢踰也。則坤之為義,盖有方矣,異乎神之无方也。故乾不言所利,坤則利牝馬之貞。夫馬之為物,視龍為順,視牛為健,盖其才健至順者也。臣之道不欲健勝順,故利在牝馬,健不勝其順者也。然而健不勝順,則患其柔從而无立志,是以有攸往,必君子而後可也。君子於仁也柔,於義也剛,而健順兩進故也。乾為馬,而坤之貞亦為馬,其象上同於乾,故有先迷之理焉。然其馬牝馬也,故有後得主之道焉。乾言進退存亡,而不言得喪,以聖人无得亦无喪故也。聖人有喪,故利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矣。然以得朋為得,以喪朋為喪,則異乎衆人之得喪也。安貞,猶所謂安汝止也。地无以寧,將恐發,故欲安貞也。凡物雜乎芒芴之間,必變而有氣,氣變而有形,形變而有生。然則所以資始者,資之於氣變之先;所以資生者,資之於形變之後。此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之意也。乃順承天者,自生生而繼之之為順,自下而承之之為承。坤之為牛者,順也;其為輿者,承也。坤厚載物,德合无疆,言坤之德又足以合其无疆之行,猶所謂踐形者也。坤有无疆之形,又有无疆之德以合之,此所以能持載,亦所以能廣大也。含者,傳所謂地隱魄營者是也。宏者,傳所謂地載神氣者是也。隱魄營則萬物之會歸,載神氣則萬物之流形。自含而宏,則是納而後施,養而後動也。此其業所以光大,故曰含宏光大。品物流形者,乾之亨是也。坤則亨,品物之情而已,故曰品物咸亨也。坤之利不在龍者,龍不足乎順,且非地利故也。又不在牛者,牛不足乎健,行地无疆故也。其順為地類,其健足以行地无疆者,非馬而何?故曰牝馬地類,行地无疆也。柔順其易入於邪,柔順而不入於邪者,君子之所行也,故曰柔順利貞,君子攸行也。以聖人而為君,則天可先也,亦可後也。以賢人而為臣,則君不可先也,可後而已。故曰先迷失道,後順得常者,則君在道,臣謹法故也。西南者,坤方也。坤之在西南,則得其類行也。馬與類行者,猶否之初六以其彚征吉,未必稱行其道也。傳曰定公然後能應,故必安貞,然後應地无疆焉。不能貞而為事,則不終朝而力屈矣,安能應地无疆乎?傳曰其用心不勞,其應物无疆,與此同意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
地盤而向乎上,勢至順也,故曰地勢坤。君子以厚德者,所謂人法地故也。水之積不厚,則不能負舟;風之積不厚,則不能負天。君子所以負天下之至重而不輸載者,亦惟厚德而已。
【原文】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
初六:隂始凝而為霜,霜則甚微而易散;霜積久而為氷,氷則甚堅而難泮。此戒夫隂長也。夫霜之與氷與秋,冬又為序,理必至者也。小人之長而不知懲其微,則勢必至,亦若此而已。夫乾為龍,而坤之極亦為龍;乾為氷,而坤之究亦為氷,由馴至其道耳。
【原文】六二: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不習无不利,地道光也。
柔。順則疑於不直,然而六二中也,中則不���,故能直。順則疑於不方,然六二正則不變,故能方。夫坤之於方也,物性長非所斷,短非所續,甲者坼非固剖之,屈者伸非固揠之,是乃所以為直也。火可滅而不可使之間,氷可涸而不可使之炎,駢者齧之則泣,枝者齕之則啼,是乃所以為方也。直方故能大。若夫生萬物而不以直,成萬物而不以方,則拂性而迷理,焉能大哉?能生萬物不私而知其直,成萬物不易而知其方,則是方因動而後見。故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古者深衣則負直而抱方,則是君子動容不離乎直方之間矣。習之後利,道之常也;不習无不利,地道之光也。未能則學,已能則習。先學而後習,故乾言學,坤言習。乾,聖人之分也,而曰學,以謂聖雖絶學,有中才焉,有與同也。坤,賢人之分也,而曰不習者,以謂賢雖務學,有良能焉,不必習也。
【原文】六三:含章可貞,或從王事,无成有終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含章可貞,以時發也;或從王事,知光大也。
芾之色,君則以朱,臣則以赤。君以含藏為道,臣以布散為道也。君以含藏為道,故姤之九五含章可貞則有隕,自天象也,中正也。臣以布散為道,故坤之六三則曰可貞而已,含章而不發,則臣之分為貞矣。然而正君之道為未貞也,欲其以時發也。或從王事者,无遂事之謂也。不敢執一,而東西南北,惟命之從,是以稱也。人之有智,不必自照而後光大也。能為而能不為,乃所以為光大,故不敢遂事而為光大焉。无成有終,則以謂君造始,臣代終,君臣之大分故也。臣欲有成,則先迷失道矣。
【原文】六四:括囊,无咎无譽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括囊无咎,慎不害也。
坤之静也翕,動也闢,其翕闢惟時而已。六四當天地之閉,是以體坤之翕而括囊焉。括囊則无咎,亦旡譽矣。若夫括不以時,則為素隱,雖足以避一時之患,未免乎君子之咎也;雖足以要一時之譽,未免乎君子之誚也,烏能无咎哉?
【原文】六五:黃裳,元吉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坤之色,以黑為正,以黄為美。服之制,上為衣,下為裳。色之見於外也為黄,非若括囊者也。位之正乎下也為裳,非若龍戰者也。是以元吉也。文在中者,即後之所謂美在中者也。人者,隂陽之交,五行之秀氣,則文固在其中矣。加磨琢焉,使其成章,然後美在其中矣。所以先文而後言美也。美然後致用,六以大終,本諸此而已矣。
【原文】上六:龍戰于野,其血玄黃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龍戰于野,其道窮也。
【原文】用六:利永貞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用六永貞,以大終也。
隂與陽同稱龍,陽與隂同稱血,則以隂盛而敵,陽微而傷,隂陽皆窮矣,故曰其道窮也。用九者非至於亢而後用九,以謂用九則无是亢也。用六者非至於戰而後用六,以謂用六則旡是戰也。盖六者隂之中數,用中而能永貞,則六五之元吉不難至矣。用中而不能期月守,則非所謂永貞也。上六之戰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,故曰非永貞不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