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卦
蘇氏曰:介紹以傳命,謂之贊。天地鬼神不能與人接也,故以蓍龜為之介紹。
張子曰:有謀有問命于蓍,謂之生蓍,起其用也,非謂在野而生蓍也。
馬融曰:天得三合,謂一三五也;地得兩合,謂二四也。孔氏疏曰:倚,立也。參天而為九,兩地而為六,用生數也。熊南沙曰:未入用則謂之陰陽,故止曰觀;已入用則謂之剛柔,故曰發揮。謂布散于六十四卦,而生三百八十四爻也。
程子曰:求是即為理義。求是之心,俄頃不可忘。又曰:窮理盡性矣。曰:以至于命,則全无著力處。又曰:窮理盡性以至于命,三事一時並了,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。若實窮得理,即性命亦可了。又曰:知窮理,便能盡性至命。又曰:窮理盡性至命,一事也。才窮理便盡性,盡性便至命。如木可以為柱,理也;其曲直者,性也;其所以曲直者,命也。理、性、命,一而已。又曰:天命,猶天道也。以其用言之,則謂之命。命者,造化之謂也。
來知德曰理,一而已矣。自其共由而言謂之道,自其藴蓄而言謂之德,自其散布而不可移易謂之理,自其各得其所賦之理謂之性。四者自其在人而言謂之義,自其在天而言謂之命。和順于道德者,謂易中形上之道,神明之德,皆有以貫徹之,不相悖戾拂逆也。理于義者,六十四卦皆利于貞,其要无咎者,義也。
熊南沙曰:和順,言因其自然而无矯強也。理,治也。理義各指其所之,時措之宜也。
窮理盡性至命,以用占者言。
曰:窮理盡性至命。又曰:順性命之理。理即性命也,而繼之以陰陽、剛柔、仁義,則知性命之理矣。
孔氏曰:天動而施曰仁,地静而理曰義。
朱子曰:仁體剛而用柔,義體柔而用剛。
呂仲木曰:非天地定位,則山澤、風雷、水火不相交也。故下言雷動、風散、雨潤、日晅、艮止、兑說,而皆歸于乾君坤藏也。
雷風相薄,陸德明釋文云:相附麗也。又云:入也。與後陰陽相薄之薄字不同。
韓康伯曰:于往則順而知之,于來則逆而數之,作易以逆睹來事,以前民用。
崔仲鳬曰:順者言已往,逆者言未然,易以知來,故曰逆數。
漢嘉安石易牖曰:天下之事,數往者順,知來者逆。易為知來而作,故其數逆數也。數往者順,盖因下句而並舉之,非謂易有數往之順數。
胡仲虎曰:數往知來,指圓圖言卦氣之行。易逆數,指横圖言卦畫所以立。
蘇氏通幽贊生蓍為一章,曰:道德之變,沿其末流,至于生蓍倚數,立卦生爻,而萬物之情備。泝而上之,反從其初,有性者,有見者,一是二者,則至于命矣,此之謂逆。聖人既得性命之理,則順而下之,以極其變,率一物而兩之,以開生生之門。是故兼三才,設六位,以行于八卦之中,天地山澤,雷風水火,紛然相錯,盡八物之變,而邪正吉凶,悔吝憂虞,進退得失之情,不可勝窮也,此之謂順。然自命言之,以順為往,以逆為來,故數往順,知來逆。六十四卦,三百八十四爻,皆據其末而反求其本,故易逆數也。【數往之數,上聲;逆數之數,去聲】。
羅念庵曰:往者陽之舒也,來者陰之歛也。陽自内而逹外故順,陰自外而反内故逆。自震而離而兑而乾,乃一陽至三陽;自巽而坎而艮而坤,乃一陰至三陰。此天地消息盈虚之理也。陰之歛不極,則一陽不能復生,此復所以次剥也。易者生生也,然必本于歛静,則所謂逆數也,造化以之卦爻象之。又曰:自内如外謂之往,往主發生,由震而乾是也。自外反内謂之來,來主歸復,由巽而坤是也。數往者順,順其後天乎?知來者逆,逆其先天乎?故曰:易有太極者逆也,生兩儀則順矣。逆順相感而化行,故月從逆為朔。
黄慎軒曰:自有天地以來,皆順生者也。逆者,逆于天地之先,所以為易也。夫山澤雷風水火,皆天地之位也。八卦相錯,皆定位中自然之變化,雖變而未嘗不定也。引伸觸類,八八六十四,以之于四千九十六,且有不可勝窮者,皆八之錯也。其初則一而已,數一之往,必順為八,而知八之來,必逆為一。順之生者有盡,逆之生生者無窮。生生之謂易,故曰易,逆數也。數至于歸,極矣。百千萬億,皆歸于一,一復何歸?无所歸者,萬物之大歸與?故曰同歸而殊途。何以明其然也?乾之用九也,一乘八也,八卦皆乾一之所生也,故乾統天。坤之用六也,母六子也,能母其所成,而不敢敵其所尊。六則窮上反下,以復為一,故曰復,亨,剛反。反者,逆之數也。乾之无首,何也?乾卦成,而坤之為一者,不可見也。故其初曰潛龍,而其用九曰无首,无首則无尾矣。无首无尾,故能即首即尾,无所不首,无所不尾,是所以為易也。易者,圓神周流,不可為典要之稱也。立于乾之初則曰一,行乎圖之中則曰五。五乘十,故大衍之數五十。五十者成,而所謂中五者,不可見矣。猶乾初之潛也,故其用四十有九,六八則四十有八,盡乎八卦之爻數矣。而其奇者一也,此一之所以乘八,而乾之所以用九也。故來之跡生于往,逆之名起于順。无順无逆,无往无來者,所以為易也。甚矣!蓍之似易也,亦非理,亦非象,亦非數,而往來順逆,无所不可變化焉者。執而名之曰此為某策,則不可。故仲尼贊易,獨以圓神歸蓍。彼卦之智,爻之義,皆圓之所包,而神之所為也。惟其並一之名无之,是以无一物而不在也。故曰:聖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神以知來,知以藏往。夫聖人之密與神不可見,而吾于藏往見之。視往如來,履卦爻如蓍,立于未有天地之先,而行于既有天地之後,未嘗不用,而與用俱藏。淵乎乾一之潛乎乾,而圖五之虚于圖也。伯陽曰:反者道之動,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。楞嚴曰:返流歸一,六用不行,六解一亦亡。皆易之所謂逆也,將逆之而至乎无所可逆耳。惟无所可逆,故能即往即來,无往无來,而亦若有往,亦若有來。賢者知逆而不能无往,又其下則與物往來而已。知用而不知藏,為順而已矣。是雖曰與易俱,而為卦為爻,固无時已也。悲夫!崔仲鳬曰:生成者物也,生之成之者八卦也,主之者一元之氣也。
程子曰:艮,止也,生也。止則便生,不止則不生,此艮始終萬物。
崔仲鳬曰:帝者,言其宰物者也;神者,言其妙物者也。宰則包萬物无遺,妙則運萬物不滯。六子之成无限,帝也;六子之用无迹,神也。其乾坤之尊稱與,非有二物也。程可久曰:始言六子之材,各有所長;終言六子之情,各有所合。
呂仲木曰:震,乾之長子也。震且為龍,乾不言可知矣。由是知乾為牛,亦可也。何也?坤為牝馬,乾可為牡馬,故雖鷄雉羊豕,亦皆可通也。故雖八卦之物,舉其大耳。近取諸身,亦由是也。
呂仲木曰:先儒謂一梅一兎,皆可起八卦。如乾為玉矣,凡玉之次,以至頑石之類,皆可推七卦也。乾為木果矣,凡果之下,以至枝葉根苖之類,皆可列七卦也。胡仲虎謂有相對取象,相因取象,有一卦中自相因取象,有不言互見者,其說亦庶幾也。
乾鑿度曰:物有始、有壮、有究。震得陽氣之先,巽得陰氣之先,故其卦皆有究極之義。
吳幼清曰:震、巽言究,而震之究為乾,巽之究為震者,喜陰卦為陽卦,陽卦為純陽,不欲陽為隂卦,陰為純陰卦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