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
隂以從陽為貞,得陽為得主,故先則迷,後則得主。離朋而得主,乃成生物之功,此坤之所以利牝馬之貞也,故以安貞為吉。
安貞則能永貞,永貞則與健合德矣。夫坤之順承天施,坤之健也。程子曰:非健何以配乾?未有乾行而坤止也。初六:履霜,堅氷至。文言曰:盖言順也。順則不能辯之於早,而龍戰之禍成矣。呂涇野曰:屋漏之或愧,市朝可得而肆也;宫壼之不肅,夷狄可得而致也。至哉言乎!坤順則直,直則方,方則大,方即直之見於事也。故象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
程子曰:切要之道,无如敬以直内。心敬則内自直,若以敬直内,則便不直。又曰:内直則外必方。盖敬與義无内外,義即敬中之區别裁制耳。直與方則有内外之分也,只是敬而无失便是。
乾言誠,坤言敬。乾一而實,有主則實,故曰誠。坤二而虚,无欲則虚,故曰敬。然乾以无欲為健,坤以循理為順,誠與敬一也,非有天人之别也。
六三隂陽雜,有含章象。六四純隂,有括囊象。知之發而為光,括囊則不發矣。孔氏疏曰:囊所以貯物,以譬心藏知也。閉其知而不用,故曰括囊。
仲尼當春秋,而轍還造天地者也。天地閉,賢人隱,其老子、丈人之流乎!
黄言中,裳言文,以六五故言黄裳。君子黄中通理,正位居體者,虚心而應,足以盡變,所謂立天下之大本者也。黄也,暢于四支,發于事業,黄中之美,由内以達外。裳也,以黄為裳,是以中為文,非由外襲,故象曰文在中也。黄中者,中德之在心也。心者,神明之位,應事之體。君子黄中,則能通理。理者,在中之條也。人心為私欲混淆,則神明之舍,私欲據之,應事之體失矣。君子黄中通理,故能正位居體,而有暢四支、發事業之妙。盖内直而外自方,合外内之道也。
薛文清曰:朱子云:氣至而生,即坤元也。是知坤之元即乾之氣,坤但順以承之而已。
又曰:纔資始即資生,無須臾之先後。
程子曰:乾坤純體,以位相應。二,坤之主,故不取五應,不以君道處五也。乾則二五相應。
蘇東坡曰:夫處上下之交者,皆非安地也。乾安于上,以未至于上為危,故九三有夕惕之憂。坤安于下,以始至于上為難,故六四有括囊之慎。隂之進而至于三,猶可貞也,至于四則殆矣,故自括結以求无咎无譽。咎與譽,人之所不能免也。出乎咎必入乎譽,脱乎譽必罹乎咎。咎所以致罪,而譽所以致疑也。甚矣,无譽之難也。又曰:黄而非裳則君也,裳而非黄則臣爾,非賢臣也。六五隂之盛而有陽德焉,故稱裳以明其臣,稱黄以明其德。夫文生于相錯,若隂陽之專一,豈有文哉?六五以隂而有陽德,故曰文在中也。
崔仲鳬曰:黄裳者,以聖德而安臣位,周公是巳。
熊南沙曰:上六非龍。龍者,乾也。說卦曰:戰乎乾。戰于卦外,故曰野。窮者,極也。上六,隂之極也。
胡雲峯曰:不言隂與陽戰,而曰龍戰于野,與春秋王師敗績于茅戎、天王狩于河陽同一書法。
朱綬曰:十月隂極,必交于陽,謂之野戰。戰言非常度也。含陽而孕長男,先天之象。
程子曰:坤之用六,猶乾之用九,用隂之道也。隂柔而難常,故用六之道,利在常永貞固。
朱子曰:用六,言凡得隂爻者,皆用六而不用八,亦通例也。以此卦純隂而居首,故發之。遇此卦而六爻俱變者,其占如此辭。盖隂柔而不能固守,變而為陽,則能永貞矣。故戒占者以利永貞,即乾之利貞也。自坤而變,故不足于元亨云。以大終者,初隂後陽,故曰大終。
楊敬仲曰:居九而為九所用,不能用九,故至於亢。居六而為六所用,不能用六,故至於戰。
崔仲鳬曰:永貞者,固其順也。以大終者,配乎乾也。用上六之道也。
又曰:乾純陽,坤純隂,故聖人特加用九、用六之虚位,明君臣進退之理,剛柔得失之效。陽必无首,隂止代終,彌世作式也。
熊南沙曰:應繫用六利永貞于玄黄之下,而去象曰字以還古。
程子曰:動剛,故應乾不違;德方,故生物有常。
蘇東坡曰:夫物非剛者能剛,惟柔者能剛耳。蓄而不發,及其極也,發之必決,故曰沈潜剛克。物圓則好動,故至靜所以為方也。
程子曰:君子主敬以直其内,守義以方其外。敬立而内直,義形而外方。義形於外,非在外也。
又曰:敬義夾持,直上達天德自此。
又曰:切要之道,无如敬以直内。心敬則内自直,若以敬直内,則便不直也。
朱子曰:直是直上直下,胷中无纎毫委曲。方是割截方正之意,是處此事皆合宜,截然區處得。如一物四方在面前,截然不可得而移易。若是圓,便轉動。未有事時,只說敬以直内。若事物之來,當辨别一箇是非。敬譬如鏡,義便是能照得。又曰:須將敬來做本領,涵養得貫通時,纔敬以直内,便義以方外。若无敬,也不知義之所在。楊敬仲曰:方非直之外復有所謂方也。直心之發,與外物接,應酬交錯,其直不改,故曰方。
朱子曰:天地之間,萬物燦然而畢陳者,皆隂麗于陽,其美外見者也。如隂之六三、六五,皆隂麗于陽者也。薛文清曰:隂麗于陽,乃形麗於氣也。如花木之類,其中之流行者,氣之陽也。其支幹花葉美而外見者,隂也。此所謂隂麗於陽也。
來矣鮮曰:黄者,中德也。中者,内也。黄中者,中德之在内也。通者,豁然脉絡之貫通,无一毫私欲之滯塞也。理者,井然文章之條理,无一毫私欲之混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