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要義卷二上,宋魏了翁輯,泰至謙
【一】泰,不具四德,物大通則多失節。
䷊【乾下坤上】
泰。小往大來,吉,亨。《正義》曰:小往大來,吉,亨者,隂去故小往,陽長故大來,以此吉而亨通。此卦亨通之極,而四德不具者,物既泰通,多失其節,故不得以為元始而利貞也。所以象云財成輔相,故四德不具。泰,如字。大,通也。鄭云:通也。馬云:大也。坤宫三世卦
【二】天地之道,謂四時之氣。宜,謂地所宜。
象曰:天地交,泰。后以財成天地之道,輔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泰者,物大通之時也。上下大通,則物失其節,故財成而輔相,以左右民也。天地之道者,謂四時也冬寒、夏暑、春生、秋殺之道。若氣相交通,則物失其節;物失其節,則冬温、夏寒、秋生、春殺。君當財節成就,使寒暑得其常,生殺依其節,此天地自然之氣,故云天地之道也。天地之宜者,謂天地所生之物,各有其宜。若大司徒云其動物植物,及職方云揚州其貢宜稻麥,雍州其貢宜黍稷,若天氣大同,則所宜相反。故人君輔助天地所宜之物,各安其性,得其宜。
【三】三,處天地之際,將復其所處。
九三,无平不陂,无往不復,艱貞无咎。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。乾本上也,坤本下也,而得泰者,降與升也。而三處天地之際,將復其所處。復其所處,則上守其尊,下守其卑,是故无往而不復也,无平而不陂也。處天地之將閉,平路之將陂,時將大變,世將大草,而居不失其正,動不失其應,艱而能貞,不失其義,故无咎也。信義誠著,故不恤其孚而自明也,故曰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也。陂,彼偽反,徐甫寄反,傾也。注同。又破河反,偏也。象曰:无往不復,天地際也。天地將各分復之際。
【四】,乾樂上復,坤樂下復,故曰翩翩。
六四:翩翩,不富以其鄰,不戒以孚。乾樂上復,坤樂下復,四處坤首,不固所居,見命則退,故曰翩翩也。坤爻皆樂下,已退則從,故不待富而用其鄰也。莫不與已同其志願,故不待戒而自孚也。
象曰:翩翩不富,皆失實也。不戒以孚,中心願也。《正義》曰:六四翩翩者,四主坤首而欲下復,見命則退,故翩翩而下。象曰皆失實者,解翩翩不富之義,由衆隂皆失其本實所居之處,今既見命,翩翩樂動,不待財富,並悉從之,故云皆失實也。不戒以孚中心願者,解不戒以孚之義,所以不待六四之戒告,而六五、上六皆已孚信者,由中心皆願下復,故不待戒而自孚也。
【五】女,處尊位而應二,故為帝乙歸妹。
六五,帝乙歸妹,以祉,元吉。婦人謂嫁曰歸。泰者,隂陽交通之時也。女處尊位,履中居順,降身應二,感以相與,用中行願,不失其禮。帝乙歸妹,誠合斯義,履順居中,行願以祉,盡夫隂陽交配之宜,故元吉也。祉,音恥,一音勑子反,又音止。
【六】居泰上,極否道已成,故告命不行。
上六:城復于隍,勿用師,自邑告命,貞吝。居泰上極,各反所應。泰道將滅,上下不交,卑不上承,尊不下施。是故城復于隍,卑道崩也。勿用師,不煩攻也。自邑告命,貞吝。否道已成,命不行也。隍,音皇,城塹也。子夏作堭,姚作湟。《正義》曰:子夏傳云:隍是城下池也。城之為體,由基土培扶,乃得為城。今下不培扶則損壞,以此崩倒,反復於隍。猶君之為體,由臣之輔翼。今上下不交,臣不扶君,君道傾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