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•卷一》

[清]陈梦雷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

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》繁体版【卷一上经】第一卦_乾卦: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

有天地而後萬物生焉,萬物莫尊乎天,《周易》所以首乾也。

其象為天,其卦純陽。健而不息,故其象為天。統言其象占,則有大亨之道而利于正固。就其理析言之,則四德具焉。此全彖之大旨也。

卦既純陽,變化不測,故六爻皆取象于龍。具龍德而在上,則居天位以應天,天子之事也。具龍德而在下,則盡天理以順天,學者之事也。生而知之,安而行之,潛見惕躍飛亢,隨其時者,聖人也。觀象玩辭,觀變玩占,固守其潛,積學待見,當惕而惕,當躍而躍,飛則應時,亢不至悔者,君子也。此六爻之大旨也。

乾,元亨利貞。

三畫皆陽,其卦為乾,其象為天。乾者健而不息之謂。天體純陽,健而無息。以形體言為天,以主宰言為帝,以性情言謂之乾。下三畫內卦也,上三畫外卦也。六畫皆陽,內外皆乾,乾之純,健之至也。元亨利貞,文王所繫之詞,以斷一卦之吉凶,所謂彖辭者也。元,大也。亨,通也。利,宜也。貞,正而固也。六奇純陽,有元氣渾淪無所不包,而發生暢茂,各得其宜,皆歸于至正之象。學易者筮得此卦而六爻不變,則占當得大通,而必利在正固,以保其終也。

按:大全謂諸家解元亨利貞皆作四德,獨本義作占辭,然惟理如是,則數亦如是,見于象占亦如是。經言四德,就其理析言之也,本義則就其象斷其占,為體易者言之。其意亦並行不悖也。

乾卦初九:

初九,潛龍勿用。

凡畫卦自下而上,故下爻為初。按:《本義》、《大全》凡揲筮得三奇,則所餘三十六策,合四九之數為老陽。得二偶一奇,則所餘二十八策,合四七之數為少陽。老變而少不變,故陽爻稱九。

按:《來註》引《繫辭》「參天兩地而倚數」謂參天者天之三位,天一天三天五也。兩地者,地之二位,地二地四也。倚者,依也。天一依天三,天三依天五而為九。所以陽皆言九。地二依地四而為六,所以陰皆言六。取生數不取成數,此說亦可參用。

龍八十一鱗,九九之數。變化不測,純陽之物。故諸爻皆取象于龍。初陽在下,故有潛龍之象。此時未可有為,故有勿用之象。勿用雖戒占者之辭,實卦爻中有此象也。

乾卦九二:

九二,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

二自下而上第二爻也,後倣此。出潛離隱,故有見龍之象。澤能及物,猶田之得雨,耕穫有功,故有在田之象。雖非君位,而在下卦之中,有君之德,故有大人象。澤能及物,故有物所利見之象。占者得此,則利見此人。若占者有見龍之德,則可以得君行道,利見九五在上之大人矣。

乾卦九三:

九三,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无咎。

九,陽爻。三,陽位。在下卦之上,重剛而不中,乃危地也。六爻取象三才,則三為人位。故不取象于龍,而稱君子。處危地而以學問自修,君子之事,非可言龍也。三,下乾終而上乾繼,故其性體剛鍵,有乾乾自惕之象。若者,擬議之辭。三居下卦之終,故言終日。夕亦日之終也。終日乾乾,自始至終,无日不戒懼也。夕又惕若,自晝至夜,无時不戒懼也。重剛不中,所處危地,有厲象。雖處危地,而剛健得正,自修不息,有雖危无咎之象。凡言无咎者,本皆可致咎,善處之,故咎可无也。程傳擬舜之玄德升聞,時解作相臣憂勤任重。不必泥。

乾卦九四:

九四,或躍在淵,无咎。

九陽四陰,在上卦之下,或者,疑而未定之辭。進退之際,无適无莫,无可不可。人不能測,故以或言之。淵者,上空下洞,深昧不測,龍之所棲也。淵雖卑于田,然田非龍所居。在田則下于地,淵正龍所從變化之處。躍則已離于地而將向于天矣。九,陽動,故有躍象。四,陰虛,故有淵象。以陽居陰,居上之下,又變巽為進退為不果,有進退未定,可上可下,能隨時進退,則可无咎之象。乾至健知險,六爻皆不言吉。而險莫如三四,故善處之,僅可无咎而已。程傳擬舜之歷試諸艱,胡氏擬之儲貳,皆存而不泥可也。

乾卦九五:

九五,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

易卦皆以五為君位,以其居上卦之中也。上雖尊而過乎中,則擬之賓師矣。卦體純陽,剛健也。以陽居中,中正也。純陽居上之中而得正,有飛龍在天之象。居上之中,人所共仰,有利見大人之象。二與五皆剛健中正,而五居尊位。以聖人之德居天子之位,故萬人樂得而見之。即《文言》所謂「聖人作而萬物覩」也。然使有德位者占此,則所利見者九二在下之大人,如堯之得舜可也。

乾卦上九:

上九,亢龍有悔。

上者,最上一爻之名。亢者,過于上而不能下。龍由潛而見而躍而飛,至秋分又蟄于淵,知進退者也。過此不蟄則亢矣。五者,位之極。中正者,得時之極。過此則為亢矣。陽極于上,有龍之過亢而動必有悔之象。唯聖人知進退存亡,乃可免也。凡言有者,非必然之辭。曰有悔,亦自有無悔之道可知。

乾卦用九:

用九,見群龍无首,吉。

九變而七不變。凡筮得陽爻皆用九,而獨乾稱用九。蓋他卦不純陽,獨乾之六爻皆變,則純陽為陰,所用皆九矣。人為勢位所移,為才氣所使,是為九所用,非能用九者。因時變化,无適无莫,故獨稱用九。坤之用六倣此。六爻皆動,有群龍象。陽皆變陰,不以剛為物。先剛而能柔,有群龍无首象。龍未嘗无首而首不可見,善藏其用者,吉之道也。六爻皆不言吉,獨此言吉,聖人不恃剛也如此。

乾卦彖传:

《彖》曰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

彖即文王所繫元亨利貞之辭。彖曰以下謂之彖傳,孔子所以釋彖辭也。彖,獸名,豕形而有六牙。卦有六爻,彖則總六爻之義,故以為名焉。彖傳以天道明乾義,又析元亨利貞四德而言聖人之法天。此一節首釋元義也。卦以陽為大,陰為小。六爻純陽,故曰大哉,讚嘆之也。元字兼大始二義。大者,無所不包,物莫有外者。始者,無所不達,物莫有先者。元之為德不可見也。可見者,物之資始而已。天以生物為心,而物之生必有所始,乾元實能資之。既資以始,即資以終。自始而終,終而復始,皆一元生意貫徹其間,是能統乎天也。資始者,无物不有。統天者,无時不然。此乾元之所以大也。

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

此釋乾之亨也。既資其始,自然亨通。元氣薰蒸,油然雲行。淋漓布濩,沛然雨施。資始之初,渾淪未辨,故曰萬物。此則形質可別,故曰品物。流者,川流不息。形者,明白不紊。所謂亨也。經未言亨字。然雲行雨施氣之亨,品物流形物之亨也。

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。

此言聖人體天之元亨也。始即元,終即貞。不貞无以為元,不終无以為始。故曰終始。《來註》以終為上爻,始為初爻,引《繫辭》「原始要終」,亦可兼用,蓋六爻即有元貞之義也。大明之者,深知其所以然之故也。六位即六爻潛見惕躍飛亢之位。位隨其時,皆有一定而不可易,故曰時成。成者,位自成。乘者,聖人乘之。既曰六位,又言六龍者。位有一定,因時變化,與之咸宜者,聖人也,故曰時乘六龍。不曰行天道,而曰御天者。與時偕宜,造化在我,猶控御之也。言聖人大明乾道之終始,見卦之六位各以時成,而能因時變化以合乎天,則聖人即天矣。六位已兼利貞,而謂聖人之元亨者。言其功業作用,未及其究竟也。

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利貞。

此釋利貞之義也。乾道即乾元之道。變者,化之漸。化者,變之成。萬物由變而化也。各正者,不相混淆,无偏祐也。物所受為性,天所賦為命。保者,存而不失。合者,聚而不散。太和,陰陽會合,沖和之氣也。各正者,得于有生之初,萬物各具一元也。保合者,全于有生之後,萬物統會一元也。乾道由變而化,萬物華者向實,生理各足無偏,此利也。太和元氣,保全凝合,又含將來生意,此貞也。各正性命言理,而氣在其中。保合太和言氣,而理在其中。然皆元之所為,此元之所以統天也。

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。

此言聖人體天之利貞也。首出庶物,聰明睿智出乎庶物之上。以君臨天下,猶乾道之變化也。乃恭己無為,而四海各遂其生,各復其性,猶萬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太和也。此聖人功業成就究竟,故謂之利貞。又按:古本大明終始節在利貞之下,首出庶物之前。則聖人體天之元亨,與體天之利貞,不必分屬,尤為渾融。大抵彖傳以乾備四德,而要以元氣流行无間,發生萬物。聖人備四德,亦體元出治,以致太平。此聖人得天位,行天道,致太平之占。而占者得之,亦隨其所處時位論之,不必拘也。

乾卦象传:

《象》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
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,故聖人立象以盡意。卦之上下兩象,伏羲所取。六爻之象,周公所繫也。此節謂之大象,孔子作傳,以釋伏羲所取之象也。潛龍以下,謂之小象,孔子作傳,以釋周公所取之象也。上下卦有重義,天則一而已。但言天之行,則今日一周,明日又一周,至健之象也。以,用也。君子體易而用之,常存天理。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剛,則自強不息。若間以一念之私則息矣。凡大象之傳,皆夫子所自取,故與卦爻不相屬。行健者,在天之乾。不息者,在我之乾。上句以卦言,下句以人事言。他卦倣此。

潛龍勿用,陽在下也。

自此至用九,夫子小象之傳,以釋周公取象之意也。陽謂九。初爻在下,陽氣在下。君子處微,未可以有為也。聖人于乾之初,憂其在下。于坤之初,慮其始凝。已有扶陽抑陰之意。

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。

德即剛健中正之德。二雖未得位,而德化足以及物,所施普矣。

終日乾乾,反復道也。

反復,往來進退動止必合乎道也。下乾已盡,上乾復來。乾而復乾,无他途轍。猶云反反復復,只在這條路也。二德及于人。三惟道修于己,以所處危地也。

或躍在淵,進无咎也。

量可而進,適其時則无咎。增一進字,以斷其疑也。

飛龍在天,大人造也。

造,作也。聖人興起,在天子位也。此釋飛龍在天。至同聲相應節,乃言利見大人。

亢龍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

乾之上九,陽之盈也。盈則必消不可久,致悔之由。人知其不可久,防于未亢之先,則有悔者无悔矣。防其亢者,復返于潛而已。

用九,天德不可為首也。

天德即乾道。陽剛天德,不可為物先。群龍无首,用九之象。不可為首,為人之用九者言也。然惟其不可為首,所以能首出庶物。蓋乾本為萬物之所資始,已具首出之德。而物極必變,善體乾者,剛而能柔,謙卑遜順,不為天下先,故曰不可為首。非于乾有所不足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