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42卦-益卦䷩风雷益卦(震下巽上)-[清]王心敬撰《丰川易说•卷七》

[清]王心敬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42卦-益卦䷩风雷益卦(震下巽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42卦-䷩()-[清]王心敬撰《豐川易說•卷七》

益卦:䷩【震下巽上】

損而受之以益,何也?序卦傳曰:損而不已必益,故受之以益。

文王之彖益云云,何也?曰:言益之為卦,損乾之四陽,益坤之初柔,是乃損上益下之道,故占象為利有攸往。又益之道可以濟險涉難,故占象為利涉大川。觀利涉大川,指巽木上動言,而又不必指乾指坎,可見象義固自不可為典要,惟變所適也。

彖曰:益,損上益下,民說无疆。,。利有攸往,。利涉大川,。,日進无疆。天施地生,。,與時偕行。【上下之下去聲。施,始反】。

孔子之傳益彖云云,何也?曰:言益之為義,謂王者能損上益下,則民說无疆,民說即上之益也。自上而施惠以益下,于為上之道,乃為大光,道光即上之益也。利有攸往,則言二五中正相應,而天下受慶,有慶即上之益也。至若利涉大川,則取于上卦之巽木,上動而益下之利于涉險,抑又可知。利于涉險,則无往不利,其為上之益,則又不待言也。乃孔子傳彖時,則又見益之為道,下動上巽,日進无疆,不特于人事為悦民利往之咸得,即天地亦且以施為施生之无方。凡為人君者,所當與時偕行,而不可不實行之耳。蓋孔子又極推益之卦義卦才,而以益下望為上者也。

象曰:,益;,。

孔子之傳益象云云,何也?曰:言風烈則雷迅,雷激則風怒,風雷二物,原相附益也。君子體此以求己之益,但見為善,則遷不善以就善,而善日以益。但見有過,即便速改,而弗憚於改,即過改而益復无過,亦如風雷之相益也。

初九,利用為大作,元吉,无咎。

周公之象益初九云云,何也?曰:初九當益之時,以陽剛雷動之資,而得六四巽入之應,是用大作而无不利者也。故占象為利用大作,元吉无咎。

象曰:元吉无咎,下不厚事也。

孔子之傳,蓋初九云云,何也?曰:言下本不當任厚事,而初以得六四之任用,不如是不足以塞責也。按此雖本註意為說,而終覺心未曉暢,當俟知者問之。

六二:或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,永貞吉。王用享于帝,吉。

周公之象益六二云云,何也?曰:六二處中正而履柔順,有虚中順從義,而與九五有孚惠心惠德之主相應,故有或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象,而占象復為永貞之吉。蓋居中而應又中,自然吉,可長得正耳。又以二之虚中而應五之孚衷,亦有王用享于帝,吉義也。然觀損之六五為益之以十朋之龜,弗克違,而益之六二又為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,則知損、益二卦以相反而成,益之二固損之五,而凡卦中一切外來之云,大約以取于前後卦反對之往來為正。又其中亦尚有自乾、坤來者,蓋乾、坤大父母,固一切剛柔之變所從來也。若曰訟自遯而漸、,恐有可疑者。

象曰:或益之,自外來也。

孔子之傳益六二云云,何也?曰:言或益之者,理必得益,自然益從外來,亦莫知其然而然也。

六三,益之用凶事,无咎。有孚中行,告公用圭。

周公之象益六三云云,何也?曰:六三處益之時,隂柔不中,而上應上九之剛,剛必陵弱,是為益之用凶事象。然艱難成德,殷憂啟聖,警戒震動,自是增益不能之機,亦正无咎也。又卦三四皆居中處柔,為有孚于中行,如告公用圭之誠欵,故雖外來之凶不免,而自得中行之无咎耳。

象曰:益用凶事,固有之也。

孔子之傳益六三云云,何也?曰:益而用凶事以為益者,蓋必如是而後動心忍性,所以增益不能者,乃固有之也。

六四,中行告公從,利用為依遷國。

周公之象益六四云云,何也?曰:六四巽主處柔,而與三在卦中,有中行象。又與震初利建之侯為正應,故占象為告公見從,而利用為依遷國也。

象曰:告公從,以益志也。

孔子之傳益六四云云,何也?曰:告公從者,告之以益下之志,而從乃所以益其志也。

九五,有孚惠心,勿問元吉,有孚惠我德。

周公之象益九五云云,何也?曰:九五以巽體居中得正,又與永貞享帝之六二為正應,是乃為天下得人,以政施仁者也,為有孚惠心象。君而若此,不問而可知其吉,故占以元吉斷之。且上既有信以惠于下,則下亦必有信以惠于上,故占象又為有孚惠我德也。蓋上以實心實德惠于下,則下亦必以誠心誠意惠其上,乃自然之理耳。

象曰:有孚惠心,勿問之矣。惠我德,大得志也。

孔子之傳益九五云云,何也?曰:言有孚惠心,尚何待問而知其元吉乎?至於惠我德,則上益下而下並益,其上益下之志乃大得耳。嗚呼!居九五之位者,一孚惠心,既得勿問之元吉,而又有惠我德、大得志之秋,則益下又豈徒下之益也哉?

上九,莫益之,或擊之,立心勿恒,凶。

周公之象益上九云云,何也?曰:上九以陽剛居益之極,剛不當位,求益反損,有立心勿恒之凶,故象占如此。然其實剛暴擊下,求益之人,立心豈得有恒?又必得以剛取擊之報,所行豈能終利凶?原即在此恃剛擊下之中也。吁!周公之示戒亦深哉!

象曰:莫益之,偏辭也;或擊之,自外來也。

孔子之傳益上九云云,何也?曰:言莫益之者,猶從其求益之偏辭而言也。若究而言之,則又必有擊之者自外來也。嗚呼!桀之暴刻,湯來擊之;紂之殘賊,武王來擊之;至于秦之暴虐,且有陳勝、吳廣來而擊之矣。故或擊之自外者,真不知其所自來耳,可戒哉!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