䷹【兑下兑上】
兌,說也,不言之說也。二隂爲成卦之主,皆居二陽之上,隂爲陽所說也。坎水塞其下,流而成澤,故亦爲澤。澤之及物,滋潤光采,亦說之義。
兌:亨,利貞。
兌,說也。說於物,物莫不說而與之,乃致亨之道,故亨。然不可妄說,故戒以利貞。卦體剛中,故亨;柔外,故利在貞正。又柔外,故說而亨;剛中,故能貞。此皆兌亨利貞之義。
彖曰:兌,說也。
釋卦名義。
剛中而柔外,說以利貞,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。說以先民,民忘其勞;說以犯難,民忘其死。說之大,民勸矣哉!以卦體釋彖辭而極言之也。剛中,謂五與二皆以剛居中,爲中心誠實之象。柔外,謂上下成卦之主皆以柔居外,爲接物和柔之象。徒柔外而不剛中,則是非道以求說,不正也。徒剛中而不柔外,則是咈人以從己,雖正猶不正也。故說以利貞,然後其說也皆順乎天理人心之正,民皆說之。是唯无事,有事則民歡趨之,勞而忘勞。是唯无難,有難則民與犯之,死而忘死。何則?聖人但知行吾正以利乎民,初非求說於民而民自說之,相勸相勉以從乎上,故贊之曰:說之大,民勸矣哉!
象曰:麗澤,兌;君子以朋友講習。
二澤相麗,互有滋益,故君子以朋友講習,互相資益。蓋天下之可說,莫若朋友講習,故以取象。
初九,和兌,吉。
說之道有二:陽剛者,義理之說;隂柔者,情慾之說。初去三之隂柔遠,且以剛居剛,上无係應。是居兌之時,人皆以柔說爲說,而初獨以剛正爲說。說而剛正,是和而不流者,故曰和兌。得兌說之正,故吉。
象曰:和兌之吉,行未疑也。
兌以一隂成說之主,未免涉乎情慾,而初九但行其剛正而不疑,故吉。
九二,孚兌,吉,悔亡。
三與上,兌之成卦也,故聖人繋諸爻之辭,皆以去隂柔遠近取義。二與五皆剛實在中,故孚。然二孚兌而吉,五孚剥而厲,何也?蓋二无應,與其所孚以爲說者,三也。三雖挾其柔說以來於内,然承乘皆剛,而又能自處以剛,二以中實孚之。然說之不以道,不說也,故其所孚猶兌之可說者,故吉,故孚于隂柔之悔可亡。五亦无應,與其所孚以爲說者,則上也。以六居上柔說之極,意剥乎陽,五以中實孚之,是其所孚者,剥陽之極隂也,故有厲。若聖人不於成卦二隂上取兩爻之義,則五剛中正,乃反不及二之剛中而不正者乎?
象曰:孚兌之吉,信志也。
言二之孚三,亦觀其志之何如而後信之也。禮不妄說,人於兌之二見之。
六三,來兌,凶。
來,來於内也。三隂柔不中不正,爲下卦之主。上无應與,乃枉已非道。下就二陽以求說,蓋隂之性下,兌之體說。下行而不正如此,取凶之道也。
象曰:來兌之凶,位不當也。
唯其不正,故就下以求說而取凶也。
九四,商兌未寧,介疾有喜。
四處兌說之時,上承中正之五,下比柔邪之三,而不中不正,故於二者之間不能決擇,方且商度以爲說,心未得寧。從五,正也;從三,邪也。四雖不中不正,然質則陽剛,若能介隔六三之疾,不爲已病,而決於從五,則不但疾不染身,且有喜也。《左傳》曰:介在東鄙。介,隔也。
象曰:九四之喜,有慶也。
言能絶邪從正而得君之說,是有喜也;得君則福慶及於天下,是有慶也。
九五,孚于剥,有厲。
章指見九二爻辭下。此爻聖人專以孚上六取義。
象曰:孚于剥,位正當也。
與履九五小象意同,謂正當尊位。若中實孚上之柔說,則消剥於陽必矣,故有厲。
上六,引兌。
上以隂柔成說之主處說之極,是柔說之最者,其意又欲引下二陽相爲容說。然五剛中正而知厲,四承中正而知介,雖上有引兌之邪謀,而未必其從也,故未有凶咎。
象曰:上六引兌,未光也。
未光者,未明也。來兌凶而引兌不凶者,上六當位而其邪說未行也。
上一章节
下一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