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卦-谦卦䷎地山谦卦(艮下坤上)

| 易经注解| 2024-01-01 11:10:23| 0

第15卦-谦卦䷎地山谦卦(艮下坤上)-(元)王申子撰《大易緝說•卷四》

䷎【艮下坤上】

謙,謙,退也。有而不居之謂爲卦。艮下坤上,地中有山也。以山之高而居地之下,謙之象也。以崇高而處至卑之下,謙之義也,故爲謙。

謙:亨,君子有終。

謙之成卦,九三也。三以一陽止乎内而順乎外,故亨。在人以謙自處,不矜不伐,而衆自與之,亦无往不亨,故曰謙亨。凡謙之道,先自卑而後尊,先自晦而後顯,是无其始而有其終也,故曰有終。謙而有終者,其唯君子乎!

彖曰:謙,亨。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

以成卦之主釋彖辭,而極言謙道以爲訓也。天高而在上,今一陽下濟,以成其化育之功,而其道光明,此言謙之亨也。地卑而在下,今坤道上行,以蘊夫艮山之高,而得其增益,此言謙之有終也。天道虧益者,盈虛消息之謂也。地道變流者,圯頹傾注之謂也。鬼神造化之跡,凡過而損,不足而益者,皆是也。天地鬼神猶然,人之道可知矣。自天道虧盈以下,聖人所以戒盈而勸謙也。故人居尊而能謙,則德愈光明;居卑而能謙,則人亦莫能過之。是不有其始而有其終,君子之道也。

象曰,地中有山,謙,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

山高而居於地之下,謙之象也。坤卑而藴夫山之高,謙之益也。君子以之裒取多者,增益寡者,所以稱物之宜而平其施也。尊卑小大,遠近親踈,各當其分者,稱物也。父乾母坤,民胞物與,一視同仁者,平施也。皆損高增卑之事,故以取象。

初六,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

六體柔,謙德也。初處下,卑位也。以柔處下,謙之又謙,君子之行也。謙謙之行,不爭而勝,衆无不與,雖涉險難,亦可无患,況居平易乎?故吉。初前互體爲坎,而進於坤,亦有涉川而吉之象。

象曰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
牧有收而養之之意,言君子以謙卑之道收斂身心,以養其德,故无不吉。

六二,鳴謙,貞吉。

誠積於心而發於聲曰鳴,柔與下皆謙也。二以柔居柔而位乎下,得中且正,是謙而滿其所願欲者也。既得所欲,其誠積於中,隨所至而發於外,故鳴。此謙之正,吉之道也。

象曰鳴謙貞吉,中心得也。

言二中心得其所欲,故鳴。

九三,勞謙,君子有終,吉。

三以一陽爲成卦之主,而上下從之,是一君子上爲君所與,下爲衆所歸,於上下謙退之時,獨任重而有勲勞者也。持此而處謙,是又勞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者也。是以巳愈謙於前,人愈尊於後,故曰有終吉。

象曰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

萬民服者,非服其有勞,服其有勞而能謙也。

六四,无不利,撝謙。

撝,發揮之謂四。柔而得正,上而能下,固謙者也。況上承柔謙之君,下乘勞謙之臣,巳居其間,動作施爲,无所不利於用謙。唯謙則處上處下,亦无不利。

象曰无不利,撝謙,不違則也。

言六四撝謙,故處上處下皆不失其當然之則也。

六五,不富以其鄰,利用侵伐,无不利。

易例隂以陽爲富,君以臣爲鄰,五隂柔,是不富也。以柔處謙,是不有其富也。四近臣,二大臣,亦隂也,奚其富?蓋卦唯三之一陽,二與四皆謙退而推讓之,使輔於五,是五本不富,以其臣鄰而富也。亦以見謙之世,上下皆謙之盛德也。然謙固吉德,而君道則不可一於用謙,必用侵伐,使威德並著,然後盡君道之宜。蓋三以一陽處衆隂之間,有統衆行師之象,五爲之君,上爲之應,故二爻有侵伐行師之辭,亦以救柔謙之過,以爲處謙之法。

象曰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
謙至九三,萬民服矣。豈五之謙德如此,猶有不服者邪?蓋服九三者,服其有勞而能謙也。君道則不可一於用謙,故必侵伐乎謙德之所不能服者,然後爲宜也。

上六,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

謙、豫,反對卦也,皆以一陽爲成卦之主。謙之上即豫之初,豫之初曰鳴豫,以應四也。此曰鳴謙,豈非以應三乎?上六以柔居柔,處謙之極,而退居无位之地,本謙退之至者。然三爲成卦之主,得時得位而獨與之應,故上六不得遂其謙退之志而發於聲,故曰鳴,鳴其謙退而未得之志也。然已愈退而人愈歸,故利用行師。但謙而處柔,志終不遠,故止利於征巳邑國以自治而已。坤爲邑國,三有統衆行師之象。

象曰鳴謙,志未得也,可用行師征邑國也。

凡人得其所欲,與不得其所欲者,誠積於中,必發於外,故曰鳴。二之鳴,得其所欲,故曰中心得。上之鳴,不得其所欲,故曰志未得。以謙退未得之志,終不在遠,故用行師,止可以自治於内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