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壯,利貞。
彖曰:大壯,大者壯也,剛以動,故壯。大壯利貞,大者正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陰陽迭壯者也。以三晝卦言之:初為少,二為壯,三為究。以重卦言之:初二為少,三四為壯,陽動於復,長於臨,交於泰,至四爻而後壯。泰不曰壯者,陰陽敵也,過於陰則陽壯矣,猶人血氣方剛,故曰大壯,大者壯也。陽之初,其動甚微,動而不已,物莫能禦。君子之道義,其大至於塞乎天地之間者,以剛動也。故曰剛以動,故壯,此合震乾二體而言壯之時也。初九,大者正也,大者正乃能動而不屈,壯而不以,正則失之暴,不能久也。飄風暴雨,江河之大,皆不能久,故曰利貞,大者正也。此以初九言壯之道也。曾子曰: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吾往矣,正故也。正故能大,天地之動也。乾始於子,坤始於午,震卯而兌酉,正也。故四時行、萬物生,其大無外,以正而大也。易傳曰: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,亦至大至正而已,故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以卦氣言之,二月也,故太玄準之以格夷。
象曰:雷在天上,大壯,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雷,出地者也,而在天上,大壯也。雷在天上,非所履而履,故史墨謂雷乘乾,為臣強之象。然俄且降矣,君子以是動必以正,非禮弗履。非禮弗履,所以全其壯也。橫渠曰:克己復禮,壯莫甚焉。
初九:壯于趾,征凶,有孚。
象曰:壯于趾,其孚窮也。
初在下體之下,應震足而動趾也,孚四也。初九剛在下,用壯不中,當守正不動,以全其壯可也。征凶者,以正行亦凶,言不可行,行則兩剛相敵,而四不應壯,豈得用哉?故壯于趾者,以其孚窮也。易傳曰:用壯而不得中,雖以剛居上,猶不可行,況在下乎?
九二:貞吉。
象曰: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九二剛中,壯而處中,其動也正,正則吉,正吉者以中也。蓋剛正而不中者有矣,中庸曰:中立而不倚強哉矯,其九二乎?易傳曰:居柔處中,不過乎剛者也。
九三:小人用壯,君子用罔。貞厲,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
象曰: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九三不動,陽為君子,九動變六,陰為小人,小人處極剛而有應,必用其壯,故曰小人用壯。君子處此,自守其正,有剛而不用。太玄曰:罔者有之,舍罔非无也。有在其中矣,故曰君子用罔。然剛極矣,處兩剛之間,雖正亦厲,正而濟之以和說可也,故曰貞屬。此君子所以用罔歟。震為萑葦、為竹木,在外為藩,兌為羊,前剛為角,震為反生,羊角反生為羝。羊羝,羊羝也。三往觸上,剛絓於藩。六來乘之,兌毀羊喪其很,此小人用壯之禍,可不戒乎?京房曰:壯不可極,極則敗,物不可極,極則反。故曰羝羊觸藩,贏其角。壯一也,小人用之,君子有而不用,故曰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九四:貞吉,悔亡,藩決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。
象曰:藩決不羸,尚往也。
四陽長,過中壯之甚也,而不正。君子道長之時,四以不正在上,宜有悔,故戒以貞,貞則類進之吉,无用壯之悔,故貞吉悔亡。震在內外之際,為藩,四動往之,五藩決。剛得中,群陽自下進而不括,故曰藩決不羸,尚往也。曰不羸者,因九三為象也。坤為輿,震木在輿下,為輹,車之毀折常在於輹。九四陽壯,壯于大輿之輹,則何惡於壯乎?大輿而輹壯,其往利矣,壯以任重道行於上之象也。貞吉悔亡,故藩決不羸,往而之五,藩決不羸,以壯於大輿之輹,利往也。故象辭如此。
六五:喪羊于易,無悔。
象曰: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
兌為羊,羊羣行善觸,諸陽並進之象。六五柔不當位,陽剛方長,宜有悔,然持以和易,則諸陽無所用其壯,而剛彊暴戾之氣屈矣。此所以无悔歟。四五相易,兌毀喪羊于易,和易,亦兌也。蓋位尊則能制下,德中則和而不流,以此用和,其誰不服?光武曰:吾治天下亦柔道。六五之謂乎?易傳曰:治壯不可以剛,人君之勢不足而後有治剛之道。
上六: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遂,无攸利,艱則吉。
象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
上六動成九,前剛也。前剛,角之象,兌為羊,震為反生,羊角反生,羝羊也。震為萑葦竹木,在外為藩,上動觸藩,羸絓其角,不能遂也。退則三不應,不能退也。決事者當於其始詳慮之,可則進,否則退,上六妄動不能退,不能遂,自處之不詳審也,何往而利哉?然壯終則變,能艱難守正,自處以柔則吉。妄動之咎不長也。在我而已。巽為長,震者巽之反,故曰不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