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,亨。出入无疾,朋來无咎。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,利有攸往。
彖曰:復,亨。剛反,動而以順行,是以出入无疾,朋來无咎,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,天行也。利有攸往,剛長也。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。
復本坤而乾交之,陰陽之反皆自內出,非由外來而出入云者,以剝復明消息之理也。剝極成坤,陽降而入,坤極而動,陽升而出。入其反也,出其動也,其出其入,羣陰莫能害之,害之之謂疾,言剛反動而得位也。坤為順,剛反,動而得位,以順道而上行,斯復所以亨歟,朋陽之類也。一陽來復而得位,无咎者,以正也。剛動則不累於物,以順行則不違其時,正則和而不同,斯朋來所以无咎也。夫復所以亨者,豈一君子之力哉?譬如舟車,必相濟達,已先則拔之,彼先則推之,然後并心協力,其道大行。故曰復亨,剛反動而以順行,是以出入无疾,朋來无咎。此合坤震兩體、初九之動,以言復亨也。
天道之行,極則來反,往則必復,其復之數自午至子,不過於七。陽生於子,陰生於午,剝復七變,陽涉六陰,極而反初。日也,月也,歲也,天地五行之數所不可違,而必曰七日者,明律曆之元也。故日月五星始於牽牛,氣始於夜半,曆始於冬至,律始於黃鍾。子雲得之為八十一首,以盡一元、六甲、三統、九會、二百四十二章之數。邵雍得之明日月星辰,元會運世,以窮天地消長无極之數。而雍嘗謂子雲作太玄,其得天地之心乎?故曰:反復其道,七日未復,天行也。此推剝復之變,言復之數也。陽自復而往,為臨、為泰、為大壯、為夬、為乾,孰禦之哉?君子之道,剛進而長,莫或禦之,必至於盛。夫子曰:如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孟子曰:以齊王猶反手也。荀卿曰:三年天下如一,諸侯為臣,非虛語也。故曰利有攸往,剛長也。此自復推之,至乾以言復之成也。
易以天地明聖人之心,以為无乎不可也,以為有乎不可也。觀諸天地則見其心矣。天地以萬物為心,其消也,乃所以為息,其往也,乃所以為來。往極而來復,復則萬物生,生者,天地之大德也。以其所見,論其所不見,天地之心其可知矣。故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?此以初九剛動言復之始也。始而亨,亨則有成矣。王弼謂天地以本為心,寂然至无是其本矣,此雷在地中之象也。彖之取象在於陽剛,反動而已,易无非象也。彖也、大象也、小象也,其象各有所宜,不可以一概論。在卦氣為冬至,故太玄準之以周。
象曰:雷在地中,復,先王以至日閉關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
天下之至動莫如雷,雷在地中,動復於靜,復本之時也。復,冬至之卦,剝艮為門闕,反則閉關,閉關以止動者也。巽為近利市三倍,風行地上,為觀民設教,復震見巽伏,故商旅不行。后不省方,不行不省方,則動者靜。夏小正十一月,萬物不通,夫子賛易兼用夏小正矣。
初九:不遠復,无祇悔,元吉。
象曰:不遠之復,以修身也。
外為遠,內為近,剝初甞失矣變復,九自外來,內不遠也。反動而剛復也,失而後有復,不失則无復矣。初者,九之位正,其固有也。初正者,善之端,修身之始,未有不正其心,而能修身者。以天地言之,始於剛,反動而正,乃能遂萬物而成其德。故曰不遠復,以修身也。坤為身。易傳曰:衹,抵也,馬融音之是反。初動不正,不正則抵於悔,知不正為不善之端,而復於正,則无祇悔。俟其悔至而後復之,復亦遠矣。无祇悔,則元吉,元吉者,吉之至善,故曰无祇悔,元吉。夫幾者,動之微,吉之先見也。顏子不善未甞不知,知之未甞復行,无祇悔也。故夫子贊之曰:顏氏之子,其殆庶幾乎。
六二:休復,吉。
象曰:休復之吉,以下仁也。
休,息也。初九剛復,克己復禮,為仁者也。六二正中在上,无應以分其親,仁之意近而相得,乃下之見初九,不遠復,其心休焉。中者,天下之大本,人受天地之中以生,中則正,正則大,大者,仁之體,仁豈外求哉?在我而已矣。初九知幾知至,至之者也。六二不動,即至於正中,動則失正,因是休矣。休則吉,所謂吉祥。休*,止也,故曰「休復之吉,以下仁也。」荀卿曰:學莫便於近其人,六二之謂乎?
*按:原文作「止」,應為「休」之誤。「止,止也」文意不對,且經文與象傳中都沒有「止」字。當作「休,止也」,以「止」解釋「休」字。
六三:頻復,厲,无咎。
象曰:頻復之厲,義无咎也。
頻,水厓也,說文曰:人所賓附,頻蹙不前而止。先儒作嚬蹙訓之,其義亦通。三者,震動之極,極則反之,正成坎,坎在坤際,水厓也,水厓謂之頻。六三厥初妄動,自厓而反,則頻復也。頻者,危道,故曰頻復。厲頻而復,雖晚矣,不猶愈於迷而不復者乎?於義為得,故曰義无咎也。六三,困而學之者也。叔孫病不能相禮,退而學禮之爻乎?
六四:中行獨復。
象曰:中行獨復,以從道也。
五陰冥行,去道日遠,適越而北首者也。六四行於五陰之中,獨反而復下,從於初道,言初九也。震為大途,亦道也。鄭康成曰:度中而行,四獨應初是也。不言吉无咎者,正則吉,可知獨復別无咎。頻復之厲,猶无咎也,四獨復,五敦復,不言吉者,不以利害言也。虞翻曰:四在外體,不在二五,何得稱中夫?中无一定之中,自初至三,以二為中,自四至上,以五為中,復卦,五陰自二至上,則四為中。康成謂爻處五陰之中。
六五:敦復,无悔。
象曰:敦復无悔,中以自考也。
六五遠於初九,中而未正,非敦復則有咎。五坤體,厚也,五動而正成艮,艮為篤實,厚而篤實,敦也。成言乎艮,故艮又有成之,意考成也。誠者,自成也。以體言之,謂之中,以天道言之,謂之誠,以受之於天言之,謂之性。有是性則有是體,有是體則有是道,萬物皆備於我,反身而誠,則自成矣。其於復也何遠之有?厚而篤實,用力於仁者也。荀卿曰:以中自成。易傳曰:以中道自成。
上六:迷復,凶,有災眚,用行師,終有大敗。以其國君,凶。至於十年不克征。
象曰:迷復之凶,反君道也。
復之終,以一卦言之,剝之上九反而為初,初九已復,上六迷道而不復,故曰迷復,凶。上窮矣,不可動,動則降,三成坎,坎,災眚也。災自外至,眚已招也,有災眚則天禍人患无所不有,故曰凶,又曰有災眚。三動六上行有師體,用師也。行師之義,以正去不正,己迷不復而行師,人誰服之?終有大敗。師六三,師或輿尸,凶。坎為血,大无功也。三下之終,故曰終,有大敗。坤四諸侯位國也,五君位,上反三成震,坎以其國君也。震動以也,坎陷也,用此行師終有大敗。妄動之禍至於以其國君陷之於凶,故曰以其國君凶,言迷復,動則凶矣。自古迷復妄動,不勝其欲而用兵,雖驟勝終有大敗。驟勝者,厚其毒而降之罰,是以禍至於亡身。十者,坤之極數,不可動,則无師象,不克征也。十年不克征者,災也,上窮也。用行師終有大敗,以其國君凶者,眚也,二者反君道故也。上六反初九,初九道也。易傳曰:居上治眾,當從天下之善,夫從天下之善,則改過不吝。舉錯當於人心,以此用眾,則師克,以此用國則民聽,天佑人助,何凶之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