䷣【离下坤上】
《程傳》:明夷序卦:晉者進也,進必有所傷,故受之以明夷。為卦坤上離下,明入地中也。反晉成明夷,晉者明盛之卦,羣賢並進之時也。明夷昏暗之卦,明者見傷之時也。
明夷:利艱貞。
萊按:時當明夷,聖賢何以處此?曰:艱貞而已。艱則能藏其明,貞則明不息,此其所以利也。此文王親嘗者,故繫彖為後世訓。
彖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
雷氏曰:晉曰明出地上,明夷曰明入地中,可以知渾天之說也。晉,晝也。晉為晝,則明夷為夜。
内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。利艱貞,晦其明也,内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
誠齋楊氏曰:用一卦之道者,文王也;用一爻之道者,箕子也。大難以天下言,内難以一家言。紂之難,大而及天下,而不能及文王;小而及一家,而不能及箕子。此艱貞之利也。【有譏堯峯汪先生不宜以史證經者,先生引程、朱暨諸先儒為據。
萊按:不獨程、朱暨諸先儒然也。明夷彖傳曰:内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;内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繫辭曰:顔氏之子,其殆庶幾乎!有不善未嘗不知,知之未嘗復行也。《易》曰:不遠復,无祇悔,元吉。此孔子之以史證經也。明夷之五曰:箕子之明夷,利貞。泰之五曰:帝乙歸妹,以祉元吉。歸妹之五曰:帝乙歸妹,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,月幾望,吉。隨之上曰:拘係之,乃從維之,王用亨于西山。升之四曰:王用亨于岐山,吉,无咎。既濟之三曰: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,小人勿用。未濟之四曰:震用伐鬼方,三年有賞于大國。此周公之以史證經也。惜堯峯下世,不及以余言告之。其譏堯峯者,侏儒之見,真可鄙也】。
象曰:明入地中,明夷;君子以莅衆,用晦而明。
平甫項氏曰:明出地上,君子以之自治;明入地中,君子以之治人。莅衆,坤也。用晦而明,坤養離也。
初九,明夷于飛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。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《程傳》:初九明體,而居明夷之初,見傷之始也。九,陽明上升者也,故取飛象。昏暗在上,傷陽之明,使不得上進,是于飛而垂其翼也。雖見傷之端未顯,君子則能見之。行,謂去其禄位而退藏也。三日不食,言困窮之極也。夫知幾者,君子之獨見,非衆人所能識也。明夷之始,傷未顯而去之,世俗孰不疑恠?故有所往,則主人有言也。然君子不以世俗之見怪,而遲疑其行也。若俟衆人盡識,其傷已及而不能去矣。此薛方所以為明,而揚雄所以不獲其去也。如穆生之去楚,申公、白公且非之,况世俗之人乎?但譏其責小禮,而不知避胥靡之禍也。當其言曰:不去,楚人將鉗我于市。雖二儒者,亦以為過甚之言也。又如袁閎于黨事未起之前,名德之士方鋒起,而獨潛身土室,故人以為狂生幸免黨錮之禍。往而有言,胡足怪也!
象曰:君子于行,義不食也。
《本義》:唯義所在,不食可也。
童溪王氏曰:君子于行,謂去其禄位也。三日不食,謂義不食其禄也。
六二,明夷于左股,用拯馬壯,吉。
萊按:二離之主,明之至也。明之夷,夷二也,故以此爻當文王也。
瞿唐來氏曰:文王囚于羑里,夷于左股也。散宜生之徒獻珍物美女,用拯馬壯也。脫羑里之囚,得專征伐,吉也。傷股,其傷淺也。二隂爻曰左。
象曰:六二之吉,順以則也。
萊按:文王之服事順也,孔子補出則字,恐後人以阿諛失道為順也。
九三,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,貞。
《程傳》:九三,離之上,明之極也。上六,坤之上,暗之極也。至明居下,至暗在上,正相敵應,將以明去暗也。斯義也,其湯、武之事也。南,明方也。狩,畋而去害之事也。大首,暗之魁首上六也。三與上相應,為至明克至暗之象。不可疾貞,謂舊染汙俗,必以其漸革之。故酒誥云:惟殷之迪諸臣,惟工乃湎于酒,勿庸殺之,姑惟教之。至于既久,尚曰餘風未殄,是漸漬之俗,不可以遽革也。
萊按:
建安丘氏曰:不可疾貞者,猶冀其改過遷善,則伐可不舉矣。
誠齋楊氏曰:武王伐殷,須假五年,不可疾之貞也。與程子不合,然其說較勝,並載于此。
隆山李氏曰:雜卦云:晉晝則明夷為夜。
又曰:明夷誅則晉為賞。錫馬三接,賞也。南狩得大首,誅也。
象曰:南狩之志,乃大得也。
萊按:南狩而曰志者,原其心也。乃大得者,有湯、武之志,然後可行湯、武之事而大得也。
六四,入于左腹,獲明夷之心,于出門庭。
萊按:下三爻離體,四則入坤體矣。荀氏曰:坤為腹。
瞿唐來氏曰:乾為右,坤為左。豐九三,陽也,曰折其右肱。明夷六四,隂也,曰入于左腹。左腹,坤之象也。腹取其容,左取其暗,入于幽深之處,藏之甚密,不可得而見也。朱子曰: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者,得意于遠去之義也。
象曰:入于左腹,獲心意【叶益】也。
六五,箕子之明夷,利貞。
《本義》:居至闇之地,近至闇之君,而能立其志,箕子之象也,貞之至也。
東谷鄭氏曰: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。其不可无君者,不可一日无彝倫也。五,君位也。居君位而夷其明,君道息矣。君雖不君,然君之道其可息乎。故五不言君,而言箕子之利貞。箕子雖傷,利在貞而不死者,以天之彝倫,待已而後傳也。六五居中,箕子之中也。君失是中,而箕子得是中。箕子傳之,而後天下萬世,皆由是中以生。故曰:箕子之貞,明不可息也。使明而可息,則箕子當死于商,武王不必訪于箕子矣。五不言君,而言箕子,君道在焉故也。
象曰:箕子之貞,明不可息也。
萊按:箕子之貞,明不可息,即殷有三仁之義。盖箕子既不得更如微子之去,使再效比干之死,則明幾乎息矣。故微子以去為貞,比干以死為貞,箕子以徉狂為貞。曷為乎箕子之不必去也?微子,太乙之子,大宗不可絶也。箕子,太乙之弟,無關宗祀者。曷乎不可死也?衍洪範九疇,正是明不可息處。易之道,教人趨吉避凶,善處憂患,故明夷之卦,引箕子不引比干。
上六,不明晦,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。
《本義》:以隂居坤之極,不明其德,以至于晦,始則處高位以傷人之明,終必至于自傷而墜厥命。
萊按:不以五位居紂者,不許其為君也。易之亡國之君,皆指上爻,如屯之泣血漣如,旅之旅焚其巢是也。
象曰:初登于天,照四國也;後入于地,失則也。
建安丘氏曰:明夷六二,受人之傷者,以其順則,故卒能自全其明而免禍。上六,傷人之明者,以其失則,故至于自墜厥命而喪邦。則者,君道之正也,其可失乎?
萊按:下三爻,離也,明而在下者也。上三爻,坤也,暗而在上者也。明而在下,周人當之。暗而在上,殷人當之。先儒謂飛而垂翼者,夷、齊之避紂也。夷于左股者,文王之囚也。得其大首者,武王之克殷也。入于左腹者,微子去也。箕子之貞,徉狂也。不明,晦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