䷎【艮下坤上】
《程傳》:謙序:卦有大者,不可以盈,故受之以謙。
萊按:一隂五陽之卦,雖二之多譽,尚有于宗之吝;五之多功,尚有威如之戒。在初為姤,在上為夬,在三為履,在四為小畜,皆小人之肆害者。一陽五隂之卦,初則為不遠之復,二則為師中之吉,四則為由豫之臣,五則為顯比之主,上則為碩果之陽。雖三之多凶,亦為勞謙之君子。陽之當扶,隂之當抑,不亦較然可覩乎?
謙:亨,君子有終。
《程傳》:有其德而不居謂之謙。人以謙自處,何往而不亨乎?君子樂天而不競,退讓而不矜,安履乎謙,終身不易,所謂君子有終也。
【萊按:君子有終,《程傳》謂安履乎謙,終身不易,《本義》謂先屈後伸,程、朱不合。
涑水司馬氏曰:君子之德誠盛矣,業誠大矣,不謙以持之,无以保其終也。即高不危、滿不溢之義。從温公之說是】。
萊按:履一隂在三,為衆陽所歸,履不處也。不處于三,欲進而至於五也。謙一陽在三,為衆隂所歸,艮體也。止于三而不進也。此隂陽之分,君子小人之别,伊、周、莽、操之殊也。固不得句解字釋,而失作易之遠旨奥義。
彖曰:謙亨,天道下濟而光明【叶芒】。地道卑而上行【叶杭】。
《本義》:言謙之必亨。
童溪王氏曰:天氣下降,以濟萬物,天之謙也。化育之功,光明著見,則謙之亨也。地勢卑順,處物之下,地之謙也。其氣上行,以交於天,則謙之亨也。
雲峰胡氏曰:下濟為謙,光明為亨,卑為謙,上行為亨。
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,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【惡,烏路反。好,呼報反】。
《本義》:變,謂傾壞。流,謂聚而歸之。人能謙,則其居尊者,其德愈光,其居卑者,人亦莫能過,此君子所以有終也。
節齋蔡氏曰:虧盈益謙,以氣言,日月隂陽是也。變盈流謙,以形言,山谷川澤是也。害盈福謙,以理言,災祥禍福是也。惡盈好謙,以情言,予奪進退是也。
萊按:孔子於易,明言鬼神害盈而福謙,則實實能害能福,乃誠之不可揜也。艾南英曰:天地間无鬼神,是有陽而无隂矣,更不必以造化之跡此等影響語解之。
象曰:地中有山,謙。君子以襃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【襃,蒲侯反。稱,尺證反。施,始豉反】。
《本義》:以卑藴高,謙之象也。襃多益寡,所以稱物之宜而平其施。損高增卑,以趣于平,亦謙之意也。
萊按:處已之事,不可不謙;處人之事,不可不平。【余昔以使事過永州,遊朝陽巖,岡阜平曠,拾級而下,石梁横亘,更下十餘級,峭壁突起,因悟地中有山之義】。
初六,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
童溪王氏曰:六,謙德也。初,卑位也。以謙德而處卑位,謙而又謙者也,故曰謙謙。
萊按:卦之稱君子者,美三也。初六稱君子,何哉?謙,美德也。必功高位尊,而謙豈無功?而居下位者,可不謙乎?謙謙君子,卑而不可踰之義也。用涉大川,與五之利用侵伐參看。謙之為道也,在上雖侵伐亦利,在下雖涉川亦利。
象曰: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萊按:自牧,
程子曰:自,處也。
誠齋楊氏曰:牧,養也。謙何俟于養也?曰:盈日鋤,日不除;謙日養,日不長。此顔子若无若虚之謙也。
六二,鳴謙,貞吉。
《程傳》:二柔順中正,謙德充積于中,發見於聲音顔色,故曰鳴謙貞吉。
象曰:鳴謙貞吉,中心得也。
萊按:孔子懼人以聲音笑貌為謙也,故曰中心得。《本義》以謙有聞釋鳴字,與中心得未合,從程子。
九三,勞謙,君子有終,吉。
《本義》:卦唯一陽,居下之上,剛而得正,上下所歸,有功勞而能謙,尤人所難,故有終而吉。
東谷鄭氏曰:九三為衆隂之所歸,乃自止于不得衆之位,是勞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者,此其為成卦之主,而君子之有終也。
雙湖胡氏曰:謙以九三一陽爻為成卦之主,文王彖辭唯主九三一爻而言,不及其他,故周公爻辭不復易,但推原其勞而要其吉耳。
萊按:功成神禹,大舜有不矜不伐之辭;才縱周公,孔子有使驕且吝之譬。推之後世,此韓信、彭越之所以多凶,而郭子儀、李晟之所以終吉也。
象曰: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
六四,无不利,撝謙。
雲峰胡氏曰:四,多懼之地也。下乘功臣,非利;上近於君,非利。今上下皆謙,所以无不利也。无不利之時,人每易以自安。四以柔乘剛,无功而在功臣之上,愈當撝布其謙,示不自安之意。先言无不利,而後言撝謙者,以所處之地雖无不利,而尤貴於撝布其謙也。
平甫項氏曰:鳴者,情發於聲;撝者,用在於手。
象曰:无不利,撝謙,不違則也。
萊按:孔子懼其過也,曰不違,則乃恭近於禮之義。
六五,不富以其鄰,利用侵伐,无不利。
萊按:五柔中居尊,能下人者,其交于鄰國也,不自有其富,推所有以卹鄰,宜無有不服者已。如有不服,雖侵而伐之,无不利也。如成湯與葛為鄰是也。嘗疑謙無所不宜,惟侵伐之事无所用之。後悟漢文帝賜尉佗書:朕,高皇帝側室之子也。只此一句,便可銷兵不用,乃知謙之利用侵伐也。又如唐德宗興元一詔,亦具斯義。
象曰: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萊按:孔子懼人悞認利用侵伐,而強兼弱、衆暴寡也,指出不服,以明侵伐之故。若果服也,又何征焉?
上六,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
《本義》:謙極有聞,人之所與,故可用行師,然以其質柔而无位,故可以征己之邑國而已。
象曰:鳴謙,志未得也。可用行師,征邑國也。
萊按:二曰鳴謙,上曰鳴謙。二鳴謙而中心得,上鳴謙而志未得,何哉?二居三之下,三勞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;二中心誠服,其謙也,不在聲音笑貌間也。上居三之上,无勲業表見於世,僅以謙聞,志豈得乎?雖用之行師,但能征己之私邑,功不及遠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