萃升
升自臨變,六三降而為初九,升者皆自初始,初六為成卦之爻,故曰允升大吉。萃自觀變,上九降而為四,凡萃者皆自四始,九四為成卦之爻,故曰大吉无咎。萃與升皆剛中而應,萃剛中在上,其衆必聚;升剛中在下,其勢必升。故萃以五為大人,升以二為大人。聚者下之所樂,故利見大人;升者上之所忌,故勸以用見大人。勿恤,言上三隂勿以陽升為憂,陽來朋隂,乃隂類之慶也。用見大人勿恤,戒隂也。南征吉,勉陽也。
大亨。
初六以柔升而遇三隂在上之時,下卦以巽入而值上三爻之順,九二剛中而得六五之應,升之卦德有此三者,所以大亨而无阻也。
南征禴享。
南征者,言二之升五也。坤之中爻為離,南方之卦也。明夷之九三,以坤在上為南狩。春秋傳晉與楚戰,筮之遇復,亦以坤在上為南征。禴,夏祭也,即南征之義。萃之六二,坤之中爻也。既濟之六二,離之中爻也。故皆稱禴。既濟九五爻辭,正指六二言之。
志,行也。
下之升於上者,其志在於出暗而求明也,升則明,不升則暗矣。征者升也,南者明也,故曰南征吉,志行也,言九二之志在於上行也。九二升至六五,乃得離明之位,故六五曰大得志也,正與此志字相應。志者九二之志,非六五之志也。
大象
順德,坤也;積小以高大,巽也。坤為順,巽為高。物之高必以積,其所積必以順,非順不可積,非積不能高也。木之始生,伏於地中,積而不已,其高干雲,其大蔽日,未有見其忤者,順而至之也。
下三爻
下三爻皆方升之人,上三爻皆受其升者,凡陽之升皆非隂之所樂,惟九二與六五以中相孚,乃能不以外物相責望。乃者,難辭也。以九二之孚而僅得无咎,其難可知矣。九三雖與上六正應,然亦乘其空虚消盡之時而入之,始无所疑,使當其富實之時,能无疑乎?惟初六一爻與六四合志而相允,且不獨四也,凡上三隂皆與之合,故其升也,上皆允之,所以在六爻之中獨為大吉也。觀此可見升道之難,太玄以干上準之,知此義矣。
上三爻:
隨上六兌為西,故曰西山,在周之西境也。升六四坤為國,周國於岐,故曰岐山,指國内之地言之也。亨,古文享字,說具隨卦。由初視四,其勢遠絶,故如升山。自下干上,疑若不順,然致其誠意以感通之,乃順以事上,非干上也,故有福而无咎,此舜尚見帝之時也。既已至四,其勢平矣,故二之升五,正如升階,二五相交而正,故曰貞吉,此堯讓舜之時也。既已至五,无所復升,惟有默升此道而已,故曰冥。升九三自已向申,盈變為虚,上六從申入亥,虚變為冥,此乾居西北之時也,故曰貞。自物言之,消而不息,謂之不富;自道言之,貞復為元。坤之上六,乾實居之,何不利之有?故曰利不息之貞。
晉:衆允,悔亡。升:允升,大吉。
晉至於六三,然後衆允而悔亡。升之初六,即允升而大吉者。升坤在上,下升而上允之,則其升也,可以大吉而无疑。晉坤在下為衆,已進而衆允之,則其進也,免於媢嫉之悔而已。
孚乃利用禴。
萃與升相反,而孚乃利用禴,皆在下卦之中爻,何哉?蓋禴所以亨上也,六二求萃于上,九二亦求升于上,故其義皆同。然有小異者,萃之六二,自下萃上,上喜而引之,固已吉而无咎矣,而又於其時義當用大牲,惟二之事五可以不用,故於无咎之下别明此義也。升之九二,自下升上,非上之所樂,必如二五之孚,有喜而无忌,乃可用情於五而无咎也。苟上下之閒,未能以情相與而強干之,豈所謂巽而順乎?故此句在无咎之上,為本爻之主義也。孚者,五用情於二;禴者,二用情於五也。
王用亨於岐山。
此象須詳玩乃明。初六卦主為王,巽為潔齋。六四地在上為山,王潔齋以升山,故曰亨于岐山。王指初,山指四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