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卦名
一隂在下,勢不足以有衆,能推所有以同乎人者也,故名曰同人。一隂在上,人同乎我,爲我所有者也,故名曰大有。彖於同人曰應乎乾,明我應之也。於大有曰上下應之,明人應我也。履卦柔在下,亦曰應乎乾。小畜柔在上,亦曰上下應之。此可以推卦例矣。
同人于野,亨。大有:元亨。
同人,乾之九二也,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,故曰同人于野,亨,有善世不伐之義焉。大有,乾之九五也,飛龍在天,大人造也,故曰大有元亨,有首出庶物之義焉。同人曰文明以健,中正而應,君子正也,意與九二文言相協。大有曰應乎天而時行,曰順天休命,意與九五文言相協。
同人曰:同人于野,亨。
同人曰:同人于野,亨。此句當連上文解之。其說謂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,故其卦曰同人,而同人之繇又曰同人于野,亨也。蓋本之以中正而无邪,行之以剛健而无欲,故能忘己而同人,又能忘人而同乎野也,故以兩曰字明之。先儒皆以連下文,故其說不通。下文利涉大川,乾行也,獨以健行二字解利涉一句爾。乾在外,故曰乾行,言出行於外,健則能涉也。
同人應乎乾,大有應乎天。
兩卦皆以離之中爻爲主,而以乾爲應者也。同人離在下,以德爲主,故曰應乎乾者,應其德也。大有離在上,以位爲主,故曰應乎天而時行者,應其命也。履兌在下曰應乎乾,大畜艮在上曰應乎天,亦卦例也。
應乎乾。乾,行也。
同人以一柔爲主,徒柔不能以同乎人也,必以天德行之。故雖得位得中,而必應乎乾,乃可謂之同人。至於利涉大川,則又曰此乾行也,明非柔之所能辦也。凡卦之以柔爲主者皆然。履之六三,不能以自亨也,必曰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小畜之六四,不能以自亨也,必曰剛中而志行,乃亨。大有之六五,不能以自亨也,必曰應乎天而時行,是以元亨。凡此皆柔爲卦主,而其濟也必稱乾焉,此乾之所以爲大歟!元亨說具鼎卦。
利涉大川。
易中卦辭有利涉大川者,八卦非乾則巽,蓋北方屬水,乾行涉之,海居東南,巽木涉之也。需、訟、同人、大畜四卦,皆以乾行爲象者也。需之乾自下而上,故曰利涉大川,往有功也。訟違乾而下行,故曰不利涉大川,入于淵也。同人曰乾行,大畜曰應乎天,皆專以乾爲訓也。蠱、益、渙、中孚四卦,皆以巽木爲象者也。蠱之巽自下而往,故曰往有事也。益自震而巽,二木相繼,故曰木道乃行。渙曰乘木有功,中孚曰乘木舟虚,皆專以巽爲訓也。頤之爻辭六五以柔不可涉大川,上九以剛利涉大川,亦四卦取乾之義也。謙之爻辭初六用涉大川,以二至四有坎爲川,然以无乾、巽,不得言利涉也。
利君子貞。
單言利貞,則貞者守正而已矣。君子之貞,則通天下之志而一之也。否以不通,故不利君子貞。若固守之貞,則否之初六亦有之矣。
利涉大川,乾行也。
彖以利涉大川爲乾行,明利涉者乾也,非離也。離有伏坎在下爲川,又有互巽在上爲舟,雖有涉川之象矣,然非乾之健行不能以利涉也。訟天與水違行,故不利涉。同人天與火同,故利涉。未有違天而可濟者也,未有不健而能濟也。
文明以健,中正而應。
文明以健,則其健也非妄行;中正而應,則其應也非私係。發之以明,行之以公,此君子所以合天下之志而正夫一也。同人之道,莫利於斯矣。
同人文明以健,大有剛健而文明。
文明以健,先明後健,由明智而逹天德也。剛健而文明,先健後明,秉天德以照萬事也。此皆以卦體言之。若以爻言,同人得中正之理於内,而外應乎乾行,亦先明後健之象。大有得尊位大中,而上下應之,亦有先健後明之象。
同人大有二象
君子觀天火之同,則知天下之物雖曰萬殊,隨其類而觀之,則同於樂得其志而已,此君子之學所以能同乎人也。辨,謂明見其情而治之。觀天火之照,則知爲人上者必明賞罰,章好惡,以恭行天命,此君子之政所以能大有爲也。天命,謂天討有罪,天命有德也。學以知之,故曰通天下之志;政以行之,故曰應乎天而時行。同人類族屬乾之五,辨物屬離之二,大有遏惡揚善屬離,休命屬乾也。
同人六爻:
同人卦有亨利,而爻无全美。初九方出門之初,得失禍福,惟其所擇,固非他人之咎。上九在國外,處遠而无同,亦非己之悔也。然二爻者,於同人之義,皆未有得。初尚未可知,上已无望矣,故獨於上曰志未得也。郊與野異者,野以曠蕩言,郊喻其遠而已。三、四不得中道,而恃力以求同。四以柔自反,猶可得吉。三以剛懷毒,終无所施,亦皆无同人之效。獨二與五可以言同,而又皆係於應,无大同之量,非所謂同人于野者也。二專於柔,眷戀宗戚之私情,固爲吝道。五專於剛,以離合爲悲喜,竭其力以與三決,僅幸一勝,此於交友之分,可謂斷金。若曰同人之道,豈其然哉?故爻辭不復有言,而其道之吝,自可見矣。
同人,九三
㐲戎于莽,處下卦也。升其高陵,望上卦也。三歲不興,終不與五爭也。安行者,安分而行也。始望而終安之,故不言凶。爻言升言興,象言敵剛,皆明敵在上卦,恐人誤以爲攻二也。三離爲戈兵,下有伏坎,故爲伏戎。五爲高位,下有伏坤,故爲高陵。自三至五,歷乾三爻,故爲三歲。凡陽卦稱歲,隂卦稱年,三與五遠,故爲升其高陵。四與五鄰,故爲乘其墉。
弗克攻。
象恐人以弗克攻爲力之弱,故釋之曰義弗克也,又曰困而反則也。言能顧義知困,復循乾則,此即春秋襃弗克納之義也。觀此則知九二之不克訟,亦非不勝而歸,蓋九二居中履柔,能自反而逃其患也。凡爻言不克者,皆陽居隂位,惟其陽,故有訟有攻,惟其隂,故不克訟。弗克攻,訟之九二、九四,同人之九四,皆是物也。
同人上九,大有初九
大有與同人反對,大有之初九,即同人之上九,皆遠於柔者也。故同人六爻,獨上九爲不得志;大有六爻,獨初九爲无交也。然而六二當同於人,而上九獨不見同,此二之吝,非上之傲也,故爲无悔。六五受人之交,而初九獨不往交,則害於大倫矣,故爲有害。雖然,豈其咎哉?居勢適然,豈容強合?若能危行言遜,艱以自守,則雖无上下之交,亦足免於咎也。馮衍、梁鴻之在東漢,皆居大有而无交者也。衍退而自脩,可以无咎;鴻作五噫之辭,爲章帝所惡,則失於輕易,違初九克艱之義矣。
无交,害也;小人,害也。
大有之時,以上下交孚爲利,而初獨无交,三或弗克交,其害不亦宜乎?若以无交害爲无害,則小人害也,亦可爲小害乎?凡言害者,皆不利之名也。
有攸往,无咎。
九二,大車以載,有攸往,无咎。象曰:大車以載,積中不敗也。蓋以不敗解无咎也。二受大有之寄,而能持之以中,故其載雖重,而可以有行无敗也。
公用亨於天子。
公用亨於天子,左氏傳卜偃以亨爲享,陸氏釋文、諸家易說亦皆作亨獻之義。或謂亨字當改作享字,非也。古文亨與享同,但作享義解之,不必改字也。
大有中爻:
大有六五爲主,初獨无交,逸民也。上在其上,賓師也。獨中爻三位爲臣,二,大臣也,受大有之任,故爲載。三,外臣也,奉大有之物以朝貢,故爲亨。二以中,故无咎。三以不中,故有戒。君子用亨,則爲威文。小人弗克,則爲曹馬矣。四,近臣也,以柔自抑,不怙大有之寵,故爲匪其彭。干寶云:彭亨,盛滿貌也。居寵思危,惟明者能之。四居離之初,能明於初,故爲辨晳。六五居離之中,有中孚之象,爲信。體柔爲順,履信思順,而上下應之,則其孚交矣。所慮者,居易而忘備,故云威如吉,欲其自警畏也。或謂當以威肅下,非也。以柔順之資,撫大有之運,自有易忽无備之象。觀家人上九象辭,可見威如之義,在己而不在人也。
大有上九
六五在本爻,但見其履信思順而已,至上九而後見其尚賢,故孔子曰又以尚賢也。蓋當大有之世,受羣下之應,未足爲大,羣下已至,而又能尊賢,乃足以爲大也。有羣下易,有大賢難,武王必得箕子而後爲大有,不至於此,不足以言大有之成也。故大傳以此爲六五之全德,而象辭亦曰大有上吉,明事關全卦,非止上爻也。此猶師之上六,論師之事,至此而終,其言大君,蓋指六五,非謂上六爲大君也。小畜上九,論畜之道,至此而成,稱月與婦,亦指六四,非謂上九爲婦也。
大有初九,大有上九
兩爻象辭皆稱大有者,明他卦在初而无交,未爲有害,當大有之時,乃爲有害爾。他卦上九乘六五,未必如此之吉,當大有之時,尚賢如此,乃爲吉无不利爾。二爻皆即全爻取義,故以卦名冠之。
人字,大字。
同必言人,明我能同人,非本同也。猶家人以男正女,指女爲人也。有必言大,明小能有大,非本大也。猶大畜以隂畜陽,指陽爲大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