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[宋]项安世撰《周易玩辞•卷一》

[宋]项安世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

【周易上经】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[宋]項安世撰《周易玩辭•卷一》

周易玩辭卷一

宋項安世述

彖者,主釋卦下之彖辭也。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,以大道釋元字。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,言自元而亨也。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以易象釋亨字也。時乘六龍以御天,言自亨而利也。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以天道釋利字也。保合太和,乃利貞,言自利而貞也。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,以人事釋貞字也。凡彖皆以易象與天道雜言者,見易之所象皆天道也。以人事終之者,見易以天道言人事也。六十四卦之例皆然。故今此書亦以天道、人事、易象三者合而言之。

【原文】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

易之全體,具於乾卦。觀易者,觀於乾足矣。乾者,純陽之名。元者,陽德發生之始。在易象,則奇爻一畫之始也。凡物以一該衆曰統。萬化皆始於元,故元之一字,足以統天之全德。萬變皆起於奇,故奇之一畫,足以統易之全象。此元之所以為大也。所謂善之長、仁之體者如此。此以天道釋元字也。

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

元象一動,則屯而為雲,解而為雨,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形出焉。奇畫一著,則偶而為夫婦,索而為父子,而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數出焉。元之無所不通如此,此亨之所自出也。雲雨皆生於天一之水,故自元而亨者象之。

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。

天道大明於元氣既行之後,始於子午,終於已亥,各以六辰而成一氣,而三百六十五度分焉。易象大明於奇畫既生之後,始於復姤,終於乾坤,各以六位而成一卦,而三百八十四爻列焉。所謂衆美之會通,典禮之秩叙者如此。此以易象釋亨字也。易家以爻為位,以卦為時。

時乘六龍以御天。

龍者,物之能動者也。純陽之畫,能參能兩,能九能六,故取以為象。作易者因六十四卦之時,用六龍之德,變化推移於三百八十四位之中,以應天行之終始。如善御者,乘六馬以御國車,進退疾徐,无不應法。此以易象言,自亨而利也。

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。

乾道變化,即時乘六龍也。各正性命,即以御天也。乘隂陽來往之變,以御資始流形之化,使飛走動植各盡其正性,稚壯老死各極其正命,所謂物之大利、理之大順者如此。此以天道釋利字也。

保合太和,乃利貞。

曰各者,成乎萬也。曰合者,歸乎一也。萬者利之盡,一者貞之至。乾之六陽,闔為純隂,保神於静,合氣於漠,以固太和之本,以厚乾元之復。此屬貞字,而曰利貞者,通結上文自利而貞也。所保之和,即上文性命之根極也。曰乃者,言如此乃足以為利貞之全德,明他卦之利貞,皆不足以語此。

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。

首者,形之極也。天為萬物之極,貞乎一而萬物定;人君為萬國之極,貞乎一而萬國寧。不貞不足以為天下極。貞者,乾道之極,萬物之終也。人之心知專静不搖,則萬事定矣。所謂事之楨幹者如此,此以人事釋貞字也。古語謂牆中之幹木為楨,今謂之永久木。

乾元,乾道,大明,大和

推其本統言之,則曰乾元;極其變化言之,則曰乾道;闡而生萬,則曰大明;合而歸一,則曰大和。皆元之異名也。始乎乾元,終乎大和,萬物出於元,入於元,此元之所以為大也。

六位六龍

六位者,天地人之位,初二三四五上是也。六龍者,當位之人,或九或六是也。不稱乾馬而稱震龍,何也?稱馬則止於乾,是用七也。震,動也。乾之動自震始,六十四卦皆由動而生,故以震言之。按卦象,陽爻在初在二皆成震,在五在上皆為震之反,惟三四兩爻正反皆震,故有反復上下之辭。

君子

乾爻謂之六龍,而三四獨稱君子,何也?曰:文言既釋之矣,九三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以君子言之。九四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字連上爻成文,或人或龍也。進脩者,人事也。躍淵者,天時也。躍可言龍,進脩不可言龍,故爻曰或。文言曰君子,示兼之也。易道尚象,此爻在天人之間,取象不得不然,其實皆君子之事也。

利見大人。

或謂二利見五,五利見二,非也。熟玩文言,其說自明。二曰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,又曰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,皆言二之德盛化神,而人利見之也。五曰聖人作而萬物覩,又曰天且不違,况於人乎,皆言五之位尊道行,而人利見之也。二居隂位,其孔子文王之事乎?五居陽位,其二帝三王之事乎?他卦利見大人,雖各主一事言之,不能如此之廣大,然亦卑者暗者,利見德位之高明者也。

凡卦辭皆曰彖,凡卦畫皆曰象。未畫則其象隱,已畫則其象著,故指畫為象,非謂物象也。大象緫論六畫之義,小象各論一畫之義,故皆謂之象。其曰天曰龍者,自因有象之後,推引物類以明之爾。本稱易象者,非此之謂也。

德、施,普也。

九二方時舍於田,未得時行之位也。言德施普者,乾六爻皆聖人之事也。聖人以身為時,與賢者不同,聖人隱則天下暗,聖人見則天下明,不以位為隱顯也。孔子何嘗有位,而天下化之,故德施普也。德博而化,皆於九二言之,此所謂君德也。德施普也,以田字言之;天下文明,以見字言之;時舍也,以在字言之;君德也,以龍字言之。

反復,道也。重剛而不中。

自上而下為復,自下而上為反。三之上下皆得純乾,故曰反復道也。此解乾乾二字,乾乾即重剛也。論位則重剛,故危;論德則反復合道,故无咎。四亦以進退皆合乾道,故得无咎。三以自脩,故曰反復;四以自試,故曰進退。

進无咎也。乾道乃革。

彭城劉牧謂在淵為藏,非經意也。龍之得水,猶人之得時也。何謂藏乎?初九之藏,乃在地下,非在淵也。牧殆為小雅魚潛在淵所誤爾。小象曰:進无咎也。明躍而在淵,為進而及時也。文言曰:乾道乃革。卦至四則下革而為上,時至卯則寒革而為暄,皆進而得時者也。

文言:元亨利貞。

善也,嘉也,義也,皆善之異名也。在事之初為善,善之衆盛為嘉,衆得其宜為義,義所成立為事,此一理而四名也。故分而為四,則曰: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幹也。比而為二,則曰: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;利貞者,性情也。混而為一,則曰: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義之和,和謂能順之也;事之幹,幹謂能立之也。

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

言惟君子然後能行此四德,惟乾然後能有此四德。乾,陽物也,惟君子足以配之。

龍德而隱章

惟其不易乎世,是以遯世而无悶;惟其不成乎名,是以不見是而无悶。樂則行之,即上文兩无悶也;憂則違之,即不易不成也。此三節疊相推演成文,論其大意,則一言以蔽之曰:龍德而隱者也。

龍德而正中章

二有龍德而得中位,人君之象也。以在下卦,又非陽位,故不為中位而為中德。文言兩稱君德,明非君位也。此又稱龍德之中,明非龍位之中也。龍德者,天之陽德,乾六爻所同有也。然而初潛而上亢,三與四皆擇乎中庸者,五雖中,又以位言,故六龍之德,惟九二為正中也。此章專言聖人之中德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書之惟一也;閑邪存其誠,書之惟精也,皆允執厥中之事也,此所謂君德也。此三句解見龍在田。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,謂澤及一世而不自以為功,蓋德大而人自化,非化之也。此兩句解利見大人。上三句言脩已以敬,下兩句言安人安百姓也。上言正已,下言物正也。中庸所謂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,天地之所以為大者,即此爻也。

君子進德脩業章

進德脩業四字,是九三一爻之主意也。君子所以乾乾夕惕者,凡為此爾。忠信者,進德之基也,可與共學矣。脩辭立其誠者,積學之方也。脩辭所以察之,立誠所以存之。居業猶居貨也,有貯積之意焉,此進德脩業第一節也,下學之事也。知至猶得其門也,可與適道矣,故曰可與幾也,此再言進德之事。既以忠信為基,又當以知至為燭也。終者全盡之也,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,為我有矣,故曰可與存義也,此再言居業之事。既以存察積之,乂當以不息成之也,此進德脩業第二節也,上逹之事也。以上兩節,皆演說乾乾夕惕若之意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,此兩句方言厲无咎也。九五在卜卦之上,九四在上卦之下,故皆兼有上下之象。中庸所謂尊德性,道問學,居上不驕,為下不倍,即此爻也。

君子欲及時章

欲及時三字,專為九四加之也。三與四皆在上下之交,不可以言正中之德。然龍德无不中也,故皆為進脩之事。三猶在下,則自脩而已。四已革而上,故兼有自試之象焉。進退上下,不敢自必,相時而動,或躍在淵,所謂自試也。大抵上下之交,皆危疑之地,故三厲而四疑之。中庸所謂本諸身,徵諸庶民,庶幾夙夜,以永終譽,即此爻也。

聖人作而萬物覩章

三與四同其危者也,三在下,故專言進脩;四在上,故言進脩之用。二與五同其安者也,二在下,故專言中德;五在上,故言中德之用。聖人作,以解飛龍在天;萬物覩,以解利見大人。此章上下文皆演說此一句。聖人者,先得我心之同然者也,故為同聲同氣之義。聖人之於人,亦類也,故為各從其類之義。此皆為聖作物覩言之。中庸所謂日月所照,霜露所墜,凡有血氣,莫不尊親,即此爻也。

亢龍有悔章

天德者,貴下喜中而忌上者也。四在上卦而能居下,五在上卦而得中位,三在下卦之上,猶有下義,亦可以无咎也。惟在上九一爻,无中无下,惟有上義而已。无中則无位,无下則无民无輔,此最天德之所忌也。然而所忌之性,無所凝滯,窮則能變,必无遂亢之理。故爻辭不言凶咎,止言有悔,悔則能變也。象與文言亦皆言時而不言德,又曰窮之災也,明出於天,非人為也。蓋有龍德者,必不至於上,窮而不反,故雖亢矣,而猶稱龍焉,以見時有亢而德无窮也。

用九用六文言:

乾、坤文言,於六爻皆有演說,各成一章,獨用九、用六不然者。用九者,乾之坤,坤之文言,即用九之文言也。用六者,坤之乾,乾之文言,即用六之文言也。用九為乾之坤,見左氏春秋傳。乾惟用九,故可變為坤,使用七則終於乾矣。坤惟用六,故可變為乾,使用八則終於坤矣。是故用九見羣龍之无首,首者,終窮之地,忽焉俱化,不見其終,此用九之所以為善變也。用六利於永貞者,久也,言用六則能久,以其善變也。乾為大,坤為小,坤之終,見乾而不見坤,故曰以大終也。乾主知,故曰見,言吉在見此理也。坤主行,故曰利,言利在行此事也。九六變,七八不變者,揲蓍之法,遇純則變也。

用九爻象文言。

乾辭言用九者四,其義皆難遽通,連亢龍章讀之,則義明矣。知居終之有悔,則知无首之當吉;知盈之不可久,則知首之不可為;知窮之足以致災,則知不窮之足以致治;知極為天時之極,則知變為天則之變矣。

見天則。

則者,長短、廣狹、輕重、多寡之度也。聖人明於天之道,見其進退、得喪、存亡之度,是以用九而不用七。若用七而不變,則昧於天則矣。見天則,即所謂見羣龍也;見羣龍,即所謂知進退也。惟其見之知之,是以能用之也。然則用六亦可稱地則乎?曰:六即九之所變,亦天則也。

首字

凡卦以初爻為趾、為尾,終爻為首,形至首而終也,故易中首字皆訓為終。或以首為先,非經意也。乾為首者,六陽之終也。既、未二卦之終,皆為濡首,比之无首,為无所終用。九之无首,則以六龍盡變,不見其終也。天德不可為首,天德即九也,九即龍德也。謂之天,謂之龍,豈有終窮之理?

時,舍也。

舍非用捨之捨,捨之則為潛龍矣。舍者,隨其所在而居焉。古語舍訓為置,苟置於此,則舍於此,故傳舍亦為傳置。乾之時舍,井之時舍,皆言時適在此,非其常也。隨之志舍下,言志在下也;姤之志不舍命,言志不在命也。四舍字皆去聲。龍本行天之物,不常在田,出潛之初,時寓於此,故曰時舍。與潛異者,潛則入而不出,舍則已出而未行,時至九三,乃可言行事也。然龍德之動,世道隨之。其入也,陽氣為之潛藏;其出也,天下為之文明。方舍於田,而其威靈氣燄之所感動,固已遠矣。舜在佃漁,天下之為父子者定;孔子為匹夫,亂臣賊子者懼。龍德之動化,其神若此,故曰君德也。

行,事也。

行事者,云為動作之緫名也。潛龍,夜也。見龍,旦也。飛龍,日中也。亢龍,日昃也。乾乾者,終日之所從事也,顔子之四勿是也。或躍者,試之於用以自驗也,曾子之三省是也。三言終日,四言及時,此二爻者,經營乎晝夜之閒者也。

天下文明。

凡明皆稱文,蓋明則天地人物皆粲然而有文,故火為禮,離為文章。

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
為治之道无他,通其變而已。下繫曰:黄帝、堯、舜氏作,通其變,使民不倦,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。易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,是以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黄帝、堯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蓋取諸乾坤,其所取者,正乾變為坤,坤變為乾之義也。文王作書,以乾坤為首,而名之曰易,其本旨正在於此。或泥衣裳二字,遂失其說,不知讀其全文,正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之疏義也。

乾元,乾始

物之所難者,始而已。物既始則必亨,既亨則必利,利之極必復於元。貞者,元之復也。故四德緫以一言,曰乾元,又曰乾始,而四德在其中矣。以八卦言之,震其元也,故為出;巽則既出而將相見也,故為齊;離其亨也,故為相見;坤則既相見而將利之也,故為役;兌其利也,故為悦;乾則既悦而將入於貞也,故為戰;坎其貞也,故為勞;艮自貞而將出為元也,故為萬物之所終始。合而言之曰太極,而八卦備矣,其乾元之謂乎!

性,情也。

始而亨者,乾之事業;利而貞者,乾之性情也。性情指本體言之,利者散而為萬,貞者合而為一。已散而復合,已萬而復一,言乾性純一,其情不貳,故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,而其所謂虚一者,未嘗動也。

大哉乾乎!【至】天下平也。

此重演彖辭也。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此演大哉乾元!萬物資始,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以釋元字、貞字,明乾之性情如此也。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,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此演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,以御天,以釋亨字、利字,明乾之功用如此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此演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,首出庶物,萬國咸寜,以明聖人法天之元亨利貞者如此也。此章移易本文,故為錯綜,使人反復參玩,以盡其意,其讀易之法乎!

龍德正中,剛健中正。

稱中正者,二事也。二五為中,隂陽當位為正。稱正中者,一事也。猶言兌正秋,坎正北方,但取其正得中位,非以當位言也。凡卦有九五者,皆稱中正,以其備二美也。獨需彖及比、巽九五稱正中者,義在中而不在正也。艮之六五,以中正也。五山姚小彭曰:小象上下文叶韻,當作正中。

純、粹,精也。

剛健中正,以奇畫言也;純粹精,以六畫言也。聖人以一奇立萬化之本,其體剛健,至專至一;其用中正,至當至平。復以六畫備一奇之變,自始至終,无時而不剛健;自進至退,无往而不中正。此所謂純粹精也。

君子以成德為行,【至】其唯聖人乎!

文言末章别出新意,以暢卦爻之義,讀易者所當詳玩也。自乾元者始而亨至所利大矣哉一節,係重釋元亨利貞,皆不用上文四德之說。自大哉乾乎至天下平也一節,係重釋彖釋,亦不用彖文本序。此章自君子成德為行至其唯聖人乎,重釋爻辭,亦與上文六爻問荅不同。據上文言,乾之六爻皆是龍德,但以時位為别,遇下而潛,遇中而見,遇交而乾乾,遇革而自試,遇尊位而飛,遇極而亢,皆不失為龍德也。此章則不然,就人之德分出六等,以初之潛為未成德之人,以二之見為已成德之人,以三、四之憂疑為不得中行之人,以五之飛為大聖之人,以上之亢為大愚之人,復以用九為聖人。末章特發此例,以見爻義之无窮,或以時言,或以位言,或以德言,皆可通也。此章也,所以繼六爻旁通之後也歟。

學問居行。

文言末章釋六爻,皆微變前說。前章言九二為龍德之正中,生而知之,安而行之者也。此章言九二之德,始於學問,成於居行,學而知之,利而行之者也。及於成功,一也,故皆曰君德也。學問猶屬於見聞,居行則為我有矣。寛以居之,德久而業大也;仁以行之,舉斯而加彼也。此章大意,謂見龍為成德可見之行者,以别於潛龍之未見未成也。乾、坤只以一畫成卦,自第二爻便為重習之象,故乾二言學,坤二言習,此又先儒之所未察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