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當位而應,
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此解遯而亨也。遯本无亨之理,故加而字。若曰旣遯矣,而又能亨者,剛雖當位,而能應柔,隨時用權,不與為敵,故有可亨之理也。當位,非謂居尊位也。凡爻得正為當位,言以正自居,而以權應柔,得遜遯之義。如陳仲弓不忤中人,故能脫潁川於黨禍,此所謂遯而亨也。
小利貞。
小者,元字之反對也。元為大,故此為小。小字自為一德,卦義以亨為主,故移在亨字之下。遯而亨者,聖賢隨時之《本義》也。小利貞者,聖賢救世之微機也。隂方浸長,世道未至盡亡,尚有可小小扶持之處。天若未喪,亦有興利反正之理。此郭林宗周旋郡國,誘掖人才之意也。孔子之答陽貨,即遯而亨也。仕於季氏,即小利貞也。故曰遯之時義大矣哉。自遯而上,更進一隂,則不利君子貞,无復小利貞之望矣。此徐孺子所謂非一木所支之時也。
天下有山,
山為高矣,而天形自遠,終不可得而親。天非有心於遠之也,故曰:君子之遠小人,不惡而嚴。乾為君父,故嚴。艮為少男,故小。
初六:六二
以全卦言之,六二為浸長之隂,逼陽者也。以爻位言之,以六居二,柔順中正,止於其位,蓋君子之固志於下,確然而不拔者也。猶初六亦是初長之隂,在爻位乃為遯尾之君子也。六爻惟二不言遯者,初、二皆在下之君子,以初之危,猶不必往,二亦何以他遯為哉?固守中德而不可解,即其遯矣。二為黄,六為牛,艮止為執,革者,固執之物也,其取象如此。以義言之,當遯而執,亦有改革之義。
六二:九五
六二之象曰:固志也。九五之象曰:以正志也。二爻皆在卦之中,故皆為心志之象。
九三
九三,牽係而不能速遯,以有疾則厲,以畜臣妾則吉。蓋疾以纒緜為困,臣妾以係戀為恩也。疾且不可,况可大事乎?象曰:係遯之厲,有疾憊也。恐讀者以係遯為有疾,故移厲字於上,而釋之曰有疾憊,若此則憊而難瘳也。
九三:上九
九三最近於隂,又當位而止,故為係遯,有疾憊。上九最遠於隂,又不當位而健,故為肥遯。有所係則疾,无所疑則肥,上與三正相反也。
好遯,嘉遯。
好遯、嘉遯,只是一意。四之與初,猶五之與二也。四與初皆不得其正,故其相應也謂之好,言以情合也。五與二皆中而正,故其相應也謂之嘉,言以禮合也。然當遯之時,好與嘉皆不當,顧惟當遯去也。四為不正,未必能遯,故有君子小人之戒。五能正者也,故又以貞吉勉之。象曰:以正志也。言當以貞固而正其志,不可以嘉耦而係其志也。
小人否?
否如字,言小人則不然也,讀為否泰之否者非。若以小象當與上下文恊韻,則可否之否古音自協,匪字也。
无所疑也。
坤六二:无不利。文言曰:則不疑其所行也。遯上九:无不利。象曰:无所疑也。小畜上九:君子征凶。象曰:有所疑也。疑則凶於行,不疑則利於行。然則疑者,行之禍也。是以君子超然不以其身處於嫌疑之地,故无入而不自得焉。遠小人者,最慮其疑。上九本不與之相應,又非當位之人,所以遠之而无所疑也。
六爻
遯下三爻,艮也。艮主於止,故為不往,為固志,為係。遯上三爻,乾也。乾主於行,故為好遯,為嘉遯,為肥遯。在下位而不往者,柳下惠也。在内而能固其志者,季札、子臧也。當遯而猶係者,大夫種也。乘相好之時而遯者,范蠡也。已為嘉耦而猶遯者,子房也。在事物之外肥而無憂者,四皓兩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