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。往來井井,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
以木上水曰井。卦自困變,離為市邑,改而居上,是改邑也。二五剛中不改,是不改井也。三往四,四來三而成井,是往來井井也。巽繩為繘,離虛為瓶,兌毀故羸也。井者天一之體,其德有常,其用不匱。改邑不改井,言居其所也。人雖殊,而性同;世雖異,而道一也。挹此注彼,而非有所損,因民所利而非有所費,是井之汲而无喪也。還其固有而毫不能增,成於無為而民不知感,是井之不汲而亦无得也。各性其性而彼此不必相假,各利其利而上下不必相求,是往來之人,各井其井也。但人性貴於復初,而王道要於可久。若未成而遽輟,其功此如,水汔至而未上,與繘未入井者同,而忽羸其瓶,人己皆失所養則凶矣。
初六,井泥不食,舊井无禽。
陽為井泉,陰為井土。初在井下,泉入於土,故泥。不能上出,故不食。井廢不修,故舊。坎禽在外,故无也。此如物欲昏其性而不能明,舊染汙其俗而不能新,天之所棄,而人之所不與也。
九二,井谷射鮒,甕敝漏。
巽陰伏在坎窞下,故為谷。巽為魚,故曰鮒。離為甕,兌毀故敝漏也。二剛中,甘泉也。居上未下,其井不甃,故泉出於谷而水下注鮒。汲水之甕又敝而漏,故水不上出而功不及人,如人性雖善,而人欲鑿之,則偏於所溺而不能克己。天命雖復,而擴充未至,則扞格於所習而不能及物也。
九三,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。可用汲,王明,並受其福。
巽為潔,故井渫。在下未上,故不食。坎加憂,故心惻。巽繩離瓶,故用汲。五為王,互離為明。九三重剛,不受物汙,故井渫而不當兌口,不見食也。抱德而不興,懷才而不試,憂國憂民,心常惻惻。夫井水在下而達於上者,有汲之者也;賢人在野而登於朝者,亦有汲之者也。君用大臣以求賢,大臣引賢以致之君,此如用汲,誰曰不可。五明照大顯,有王者之明,則所用之大臣賢,而大臣之所汲者皆賢,王享任賢之福,而賢者亦能福天下,以自為福,故並受其福也。
六四,井甃,无咎。
四互離為墉,而中虛,井甃之象也。初舊而三渫之,所以去其泥也。二谷而四甃之,所以防其漏也。士敬以修己,邪閑而誠存,官廉以守法,弊絶而利興,故无咎也。
九五,井洌,寒泉食。
九五重剛,潔清之至,故洌而寒。近兌口,故食也。三井已渫,四井已甃,五則井洌,不澄自清矣。初泥不食,三渫不食,五則泉食王明用汲矣。无喪无得,天德常寧,此性功之定。往來井井,惠而不費,此王道之行也。
上六,井收勿幕,有孚元吉。
離瓶巽繩,坎輪引之至上而汔至不羸,故井收也。四甃方新,五泉初食,至上而兌口不掩,是勿幕也。井道已成矣,然非作而致之也。坎陽中實,源泉有本,是有孚也。養而不窮,天下受福,是元吉也。有孚,誠也。養道之四達,由於實德之中存,故曰:天德王道皆本於誠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