損有孚,元吉。无咎可貞,利有攸往。曷之用,二簋可用享。
卦自泰變,損下之剛以益上也。爻尚剛,而卦主内。内剛有損,故謂之損。卦似中孚,坤含乾元,艮止,故貞。震行,故往。兌說,故利也。震象簋,兌數二,兌食坤眾,享之也。損有減省斂抑之義,減其偽妄,存其真誠,故有孚。減其後起,復其本初,故元吉。省言省事,可以寡過,故无咎。收斂敬慎,宜於常行,故可貞。謙抑自持,人皆說之,故利往也。夫損何所用而不可哉。事之宜豐,莫如享。陳饋八簋,《小雅》所以致詠也。然損而為四,再損而為二,亦可以享賓。樽酒簋貳,坎四所以无咎也。享且用損,而況其他哉。深明損之為用大也。
初九,已事遄往,无咎,酌損之。
已,止也。艮故止,震故往也。初剛在下,有事者也。以應六四,陰虛求益,故損己之事而速往益之,可以无咎。然必酌其事之可損者,損之可也。酌其内事,有功不如無過;酌其外事,興利不如除害。是損所當損而已益矣,不必求多於損之外也。
九二,利貞。征凶,弗損,益之。
二柔正,故宜貞。互震動,故戒征也。九二之詞與初相反。初已其事,二貞乃利,守其事而不已也。初宜遄往,二征則凶,止其所而不往也。不已則弗損矣,不往則弗益矣。所以然者,初不中而二中也,初重剛則有餘,四重柔則不足。有餘故損,不足故益也。二五皆中矣,二剛居柔,五柔居剛。二非有餘,損之則不及;五非不足,益之則太過。故貞而不征,以守中也。其弗損也,乃所以善其益也。
六三,三人行則損一人,一人行則得其友。
乾本三陽,以一與上,是三人而損一也。陽上陰下,適居應位,是一人而得友也。震為大塗,此往彼來,故皆行也。一陰一陽之謂道,兩而化也。物無獨,必有對,一則專,而三則疑。故三而損一,是兩也;一而得友,亦兩也。損有餘以補不足,自然之理也。初酌損,二弗損,三則任其自然而已,無與焉。天地之時行,聖人之時中,亦若是則已矣。
六四,損其疾,使遄有喜,无咎。
陰陽之偏謂之疾。六四重陰,承乘皆陰,有偏柔之疾焉。故初遄往,以剛治之。然使四不自克,未必能速愈也。幸居震體,奮發自新,損其柔疾以受剛之益,於是乎初遄往而四遄有喜。四之疾愈,而初之志亦合矣,故无咎也。夫向也疾,而今也喜,非人為之,自使之也。故君子貴克己,一日克己,終身之疾皆愈矣。
六五,或益之,十朋之龜,弗克違,元吉。
坤為朋,其數十,自二至上,中虛象離,故曰龜也。五以柔中應二剛中,二不可損五,亦不求益也。上為成卦之主,受三之益而推以與五,不期益而益之,故曰或也。意外之益,君子疑焉,故問之於卜筮。理數既定,雖十朋之龜,弗克違也。此所謂鬼神其依,龜筮協從者。與五以坤之虛,含乾之元實,德積於中,雖益來意外,而我能受之,則吉矣。蓋損益之道,以剛得柔則為損,以柔得剛則為益。損之五猶益之二也,雖皆得中,而其質本柔,故此望其元而彼勗以貞,欲其以剛終也。
上九,弗損,益之。无咎,貞吉。利有攸往,得臣无家。
上與三應,所謂損下益上者也。三方受損,不可再損。上方受益,亦不可遽損也。故弗損。然五之或益,田於上也。弗損而乃益者,以弗損者益之也。不損己之道,即有益於君;不損民之財,即有益於國也。无咎貞吉,利往,詞與彖同。彖以損而得之,爻以弗損而得之,義固各有當也,然猶有戒焉。三柔在下,是上之臣也。陰而在内,即上之家也。上弗損三,三必說之,是得臣也。然以得臣之故,而欲自益其家,則假公濟私,家益而其人損矣。故欲其无家,无家則心無私累,而損道盡矣。故外雖弗損,内實無所不損。絶不求益於己,而己亦未嘗無益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