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集傳卷五,元龍仁夫撰,下經之中
夬卦:䷪【乾下兑上】
○夬卦。夬,決也。以卦體言,五陽上進,決去一隂,故曰夬。以卦象言,兌澤在乾天上,有潰決下注之象,亦夬義。二至四互乾,三至五互乾。
夬:揚于王庭(句)。孚號(句)。有厲
○朱子曰:號皆戶羔反。
○乾為君,兌伏艮為門庭。王庭,九五所居公朝也。孚,五剛實象。號,兌口象。
○程子曰:小人方盛,君子含晦俟時,漸圖消之之道小。
大衰微。君子道盛,當顯行公朝,使人明知善惡。
○朱子曰:以五陽去一隂,必正名其罪,盡誠以呼號其衆,相與合力也。然尚有危厲之勢。愚謂一隂雖窮而居高,五陽雖盛而夫過,居高則尚能跳浪,太過則或至摧折。以象言之,正互凡三乾,其過可知。上兌又為毁折,危象也。知其危而慎之,則无凶矣。
告自邑。
告,兌口象。邑,坤土象。坤五爻變盡為夬,獨上六僅存,乃小邑爾。告即揚庭之意,自邑而告,并絶孤隂之援,則上六无所容矣。聖人決隂邪之道如此。
不利即戎。
稽類。一陽統衆,隂為將帥,總師之象,則利於用兵,師、謙、豫、升是也。說見各卦。夬下五陽无專將,上一隂无兵衆,故不利即兵戎,自為一占。
利有攸往。
五陽健行,上虛无壅之象,自一占。
初九,壯于前趾,往不勝,為咎。
趾,初爻象。往不勝,兌毁折象。當夬夬之初,在一卦之下,以陽居陽,勇往徑行,然不勝之象已著于前矣。世之不能堅忍須時,而剛躁妄動,鮮有不敗者,故為災咎之占。卦與大壯只争一畫,故初爻象占相似。
九二,惕號,莫夜有戎,勿恤。
惕象未詳。號,兌口象。乾兌皆金,在天為參伐,在人為鋒鏑。乾又為戰,其象隱微而不顯,故言莫夜有戎。又爻變曰:夬之革,有離巽體。離曰:在兌西,乾西北。莫,夜也。離為甲冑戈兵,戎也。又巽為伏,同人三伏戎于莽,亦離巽體,故為莫夜伏戎象。
○人知夫五陽之盛,不知陽盛之過。卦體有可懼者,惟九二居柔得中,故能驚惕呼號以自警。如此,則雖有莫夜,兵戎之至,不必憂恤也。占具象中。
九三,壯于頄,有凶【頄,音葵】。
○頄者,顴頰也。兌,輔頰象。三在重乾間,以剛居剛,又當夬決時,其勇壯見于面頰而不自知,凶道也。此衆人之占。
君子,夬夬獨行,遇雨若濡。
有慍,无咎。
夬。夬,二卦中之象。雨濡稽類為兌象,兌坎體通,亦為水為雨,爻變之重兌,故言雨言濡。
○三陽剛,君子之朋也。當陽盛之時,以陽居陽,本有決而又決之心,不幸在衆陽中獨與上應,兌體有雨象。雨者,隂陽之和也。獨行遇雨,似與之和矣。然若有沾濡之狀,非真濡也。慍者,蓄怒不得洩之意。以三之純陽而應於隂,志不得騁,迹反可疑,是以有慍。然而本心終无恙也,故无咎。
○朱子曰:王允之於董卓,溫嶠之於王敦是也。此君子之占。
○復四居五隂中而應初,故曰獨。夬三居五陽中而應上,故亦曰獨。其旨互相發。
九四,臀无膚,其行次且,牽羊悔亡,聞言不信。
臀象未詳。經三言臀,皆居陽爻後。臀,後體也,故陽爻後言臀行。乾健象,羊兑象,言兑口象。
○四在九五後,臀也。下厄三陽,如臀之无膚而不容坐。四體乾健,能行者也。上隔九五,如行之次且而不能前。蓋羣陽壯盛,四介其間,反有進退不安之象。有告之曰:牽兑羊之羣,可以亡。過剛之悔,謂以柔濟剛也。四聞兌口之言,終不深信。蓋乾體太多,兑體終薄,剛決之氣勝,和說之意衰也。賴兌體不至其凶,故无決辭。
九五,莧陸夬夬,中行无咎。
江陵項氏曰:莧音九,山羊也。易家多從之。臨川吳氏曰:字上從卄,羊角也。中從目,羊目也。下從几,羊足也。故寛字諧莧聲。羊羣之行,山羊居前,謂之引路羖。此說良是,乃兑羊象。高平曰陸,五陽連亘,有陸路坦夷象。爻變之大壯,亦有震大塗象。夬夬義見前。
○羊羣行者也。五為夬主,率五陽之衆,如平陸之 ,引羣而前,決之又決,以去上六之隂,此美象也,聖人憂焉。自古以君子决小人,奮迅太過,或以激而生患,非中也。一私纒繞,疽根尚存,或遺方來之憂,亦非中也。中行,元過不及之謂。九五剛中,庶幾能之,故為无咎之占。
○莧,舊音狹澗切,釋為莧菜。一云莧陸二物。陸,商陸也,然未詳卦象所屬。先儒以為澤草兌象,疑強附本。莧菜燥濕處皆有之,何名澤草?故不敢從。
上六,无號,終有凶。
號,兌口象,无與母同。隂柔小人,當夬之終,黨盡勢窮,无苟免之理,雖欲號呼以自脱,得乎?故曰:毋用號呼,終有凶也。剥之終曰得輿,夬之上曰无號,易之崇陽抑隂至矣,此必凶之占。
[/erphpdown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