䷢【坤下离上】
晉。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。彖曰:晉,進也。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,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也。
晉自觀來,以五為主,方其為觀,柔本在四,進而居五,所謂晉也。離為日,大明也。下體坤,上體離,明出地上也。下卦三隂同附乎五,順而麗乎大明也。柔進居五,是謂上行,晉之本體也。柔雖居尊,而下无其應,必三隂俱變,於卦為大有,然後上下應之也。康,安也。侯,四也。用,變也。錫,予也。馬蕃庶,乾之三陽也。四為大臣,位既不當,在所當變,然變則為剥,小人長矣。故五之君安四之侯,俾之勿變,而使下三隂皆用為剛,以從乎四,則是四之侯得三剛以為之助者,皆五以蕃庶之馬錫之也。五居離明之中,而孚其志於下之三剛焉,故曰晝日三接,鼎之變體也。是以云者,推言四不可變,而下三爻可變也。釋彖言柔進而上行者三,晉與鼎、睽皆用為大有也。
象曰:明出地上,晉;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日之體本明,雖入地中,其明固存,出乎地上,其明益著,非有二明也。明德者,已之所固有,特患人自晦之耳。大學之道在明,明德自明也。由脩身齊家以至治國平天下,皆明德之著見者也。乾曰自強,晉曰自昭,皆自己求之也。
初六,晉如摧如,貞吉。罔孚,裕无咎。象曰:晉如摧如,獨行正也。裕无咎,未受命也。
初用而剛以從乎五,晉如也。與四相敵,摧如也。守剛為正,貞吉也。初先諸爻而變焉,獨行也。罔孚者,戒其勿應乎四也。安於其位,不受四之命,而麗乎君,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?何咎之有?
六二:晉如,愁如,貞吉。受兹介福,于其王母。象曰:受兹介福,以中正也。
二用而剛,以應乎五,晉如也。為四所間,愁如也。守剛為正,貞吉也。五以柔居尊,王母也。二以剛居中,實受其福。上與五孚于其王母也。介,大也。
六三:衆允,悔亡。象曰:衆允之志,上行也。
當晉之時,五柔上行,群隂之志,皆欲變為剛以應之。三亦為剛,是謂衆允。悔亡者,不可復還其柔也。釋彖所謂晝日三接者,下三爻皆當變也。
九四:晉如鼫鼠,貞厲。象曰:鼫鼠貞厲,位不當也。
四以剛居大臣之位,上孚乎五,晉如也。若專權擅利,貪而不顧,鼫鼠也。貞者,守剛不變也。位既不當,又戒以勿變,何也?蓋變則於卦為剥,何能免危?為大臣而處權利之地,戒之哉!鼫與碩同,互艮為鼠。
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。往吉,无不利。象曰:失得勿恤,往有慶也。
悔亡,不可輕變也。失者,下三爻皆柔,不應乎五也。得者,下三爻用為剛,以應乎五也。勿恤者,君位離明,天下利見。失得在彼,於五何憂?往者,三柔既往,於卦為大有。厥孚交如,吉无不利。彖言晝日三接,正指此也。
上九,晉其角,維用伐邑,厲吉,无咎,貞吝。象曰:維用伐邑,道未光也。
上用而柔,變奇為耦,有角之象,於卦為豫。利用行師,有伐邑之象,一剛五柔,有師之義。維可用之伐邑,然於豫為冥,其道未光,可謂危矣。知其危而不變焉,則明出地上,吉又何咎?守柔為貞,不還其剛,是之謂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