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23卦-剥卦䷖山地剥卦(坤下艮上)-[宋]张浚撰《紫岩易传•卷三》

[宋]张浚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23卦-剥卦䷖山地剥卦(坤下艮上)

【周易上经】第23卦-剥卦䷖山地剥卦(坤下艮上)-(宋)張浚撰《紫巖易傳•卷三》

䷖【坤下艮上】

剥:不利有攸往。

彖曰:剥,剥也,柔變剛也。不利有攸往,小人長也。順而止之,觀象也。君子尚消息盈虛,天行也。

一陽上行,為卦皆吉。陽窮於上曰剥,過中也。過中則乾剛内消,小人類進,蓋必有背道違理之事矣,不剥奚為?剥變乾,乾,君道也。至上君之剛德盡喪,徒亢而已,是以剥。夫剥之為剥,小人盛也。五陽退聽,君子道窮,故不利有攸往。夫小人用事於時,豈曰我小人哉?彼將以是為非,以邪為正,以君子為小人,君子而往,可乎?夫致剥者小人,而所以致剥,則自夫人君之心。人君剛德既喪,安逸豫,盡聲色,溺貨賄,然後小人得以擅事於下曰剥。剥也,柔變剛也,君德盡喪之謂也。雖然,時旣剥矣,天下必將均被其禍,使君子視天下之禍而莫之恤,是豈仁人用心哉?君子有順止之道焉,欽修厥德,不與力爭,以待其復,是謂順。不然,爭不足而小人為害益大,正道淪亡,天下安所倚望?順而止之,君子之幾也。坤艮位上下,順止象。伯夷避紂居東海之濱,太公避紂居北海之濱,蓋得此道。伯夷、太公非恝然忘其君而不顧,不得已耳。君子尚消息盈虛謂何?君子體中德以法天,無先時後時之失,是以於剛能止。蓋盛衰相仍,天道常理。昔箕子遜以避難為道,不為身,其後為武王陳洪範,聖道益明,而利及天下後世。凡以尚消息盈虛,而其行合於天也。乾五變為剥,曰天行。天行,言君子之行合乎天云。剥五變而艮在上,坤在下,為順止。以一陽而履五,隂陽之剛,終莫能變,旋至於復,蓋順止之功

象曰:山附於地,剥;上以厚下安宅。

有以固結民心,剥必復。老子曰:高以下為基。是以聖人後巳先民,裕民以政,而措天下於磐石之安。蓋人君儻以厚下為心,則身無失德,民懷大惠,剥有不復者哉!坤為下,為厚。艮為宅,為安。山附地,為厚。

初六,剥牀以足,蔑貞凶。象曰:剝牀以足,以滅下也。

六二,剥牀以辨,蔑貞凶。象曰:剥牀以辨,未有與也。

民困則國危,為上者何以安處?甚哉!小人進用於時,上下不得安枕矣。人君甘於順從,而終莫之悟,曾不念夫危難之及其身,惜哉!剥自乾變至四,皆有巽體,巽木坤地,承之為牀足,辨膚以近身,次第取象。初曰:以滅下剥,始於民也。民,國之元氣,安可剥?二曰:未有與陽德方消,孰與敵應?陽復,終有止而正之者矣。蔑貞云者,君子之道方消,而貞道不復明於天下,是可為痛心疾首也。

六三:剥之,无咎。象曰:剥之无咎,失上下也。

一念從正,凶可消也。三居四隂中,捨上下隂,而惟剛陽之應,是捨惡從善,去小人,從君子巳。雖小人志應君子,且不為君子害。剛動上行,三與有力,惟三以隂履陽,内有剛德,志應上九,特立獨行,不牽衆隂於剥,无咎。吁!非六三則一陽不獲安於上,將無以復君子之與小人,詎可一槩論哉?幡然從正,斯受之矣。

六四:剥牀以膚,凶。象曰:剥牀以膚,切近災也。

嗟乎!小人用,必以利為本。好利之說行,毒淪肌膚。大學曰:與其有聚歛之臣,寧有盜臣。近體為膚,四比五曰:剥牀以膚。剥至膚,身益不安矣。自天子及庶人,將悉被其害。君人者惑小人一時順說,不知為身害若此,重可歎也。四重隂位,不中而近君,小人之雄者歟!

六五:貫魚,以宫人寵,无不利。象曰:以宫人寵,終无尤也。

小人可盡去乎?曰:待小人有權有化,東漢、李唐之季可鑑矣。惟我太祖收諸鎭節度,俾列第京師,得易旨。五居艮止,中靜而有常,厥德不愆。且上比剛德之賢,其勢足以制小人,發貫魚義。小人自下而上,均被其寵任,不付以天下事,利及其身,害不加於天下,其規模洪遠矣。羣隂為魚,剥。自初變乾至四,皆有巽體。巽以行權,六五優為之。巽居已五,臨之為貫魚。坤為宫人。

上九:碩果不食,君子得輿,小人剥廬。象曰:君子得輿,民所載也;小人剥廬,終不可用也。

隂道既極,君子將復,君子小人之分,於是辨聖人,故立象以為天下後世戒。上九以剛在上,若果碩大不食,培之復生,譬君子有生生之德,民賴以生養,君子得時,厚載之功著矣。曰:君子得輿。坤為輿。若小人殘虐不仁,小人在上位,則賊賢害民,播惡於衆,空人之國矣。詩曰:小東大東,杼軸其空。剥,廬也。一陽在上為碩果,艮止為不食,衆隂戴陽,陽復從而載之,為得輿。陽以庇物,隂反剥之,為剥廬。剥廬,謂雖逆旅託宿之地,不得有一日而安之也。艮為廬。序卦曰:物不可以終盡,剥窮上反下,故受之以復。蓋天地剛陽之氣,隂不能以盡消,譬夫正道,未嘗一日不在天下,是以自古大亂之後,必有君子扶持振起之。人主之心復於道,則君子以類進,剥可弭矣。雖然,剥必有復,天也,而所以致復則在人,故用君子則有生物而載之之功,若輿之能載,用小人則害物,而天下各不得其所安,人君亦將無所寄其身於上,若人之有廬而剥之也。後之為君者,不欲復則巳,如欲復,其求所以復於道,而慎用君子哉!不然,剥喪而不復興起,大可畏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