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易经衷论〗二卷。清张英(1637-1708)著。英字敦复,江南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康熙进士,十六年设南书房,他首中入选,一时制诰多出其手。后擢工部尚书,兼翰林学士,充《国史》、《一统志》、《渊鉴类函》、《政治典训》《平定朔漠方略》总这裁官,又迁文华殿大学士,兼礼部尚书。著有《经书衷论》《六端集》等。是书专释六十四卦之旨,而不及《系辞》《说卦》《序卦》《杂卦》。诠解六十四卦大意,不列经文,每卦各为一篇。诠解大致以朱熹《本义》为宗,然于“坎封”之“贰用缶”为句,又以《本义》为不妥,而从程颐《传》,以“樽酒簋贰”为句。知其也非固执一家之说。其立说不追求艰深,意在简易明白。故解《乾彖》元享利负云:“文王系辞本与诸卦。一例”,解乾、坤《文言》云:“圣人举乾、坤两卦,亦人以读《易》之法”,如此扩充体会,以经释经,颇能排众说之纠结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称:费直惟以《彖》《象》《系辞》十篇文言,解说上、下经,知汉代不矜繁说。《易经衷论》之作,其意颇近古人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《张文瑞集》本。
张英(1638年~1708年),字敦复,又字梦敦,号学圃,又号圃翁,安徽桐城人。清朝大臣,名相张廷玉之父。张秉彝第五子。
康熙六年(1667年)进士,选庶吉士。翰林院编修,充日讲起居注官,累迁侍读学士。康熙十六年(1677年)设南书房,奉命入值,并得赐房第于西安门内。深得康熙器重。每逢康熙出行,张英必从。一时制诰多出其手。后历任翰林院学士,兼礼部侍郎、兵部待郎,调礼部兼管詹事府,充经筵讲官。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,任工部尚书、兼翰林院掌院学士,此后历任礼部尚书,国史馆总裁官。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,拜文华殿大学士,兼礼部尚书。张英性情温和,不图虚名。任讲筵官时,民生利病,四方水旱,知无不言。康熙帝曾称赞道:“张英始终敬慎,有古大臣风。”
【臣】等謹案:《易經衷論》二卷,國朝張英撰。英字敦復,桐城人,康熙丁未進士,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,諡文端。是書乃所作易義,專釋六十四卦之旨,而不及繫詞以下。每卦各為一篇,詮解大意,而不列經文。其立說以朱子本義為宗,各為闡發其藴。而於坎卦之貳用缶句,則又以本義為未安,而依程傳以樽酒簋貳為句。其斟酌盡善,不為苟同,非世之遷就傅會者所可及。其解乾彖元亨利貞云:文王繫辭本與諸卦一例。解乾坤文言云:聖人舉乾坤兩卦,示人以讀易之法,應如此擴充體會。亦皆見地明逹,無紛紜轇轕之病。其他本乘承比應之理,以直抉夫吉凶悔吝之所以然。大都言簡意該,不以象數穿鑿,自生枝節,猶說易家之平正篤實者也。
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。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44册•經部38•易类
[元]趙汸撰《周易文詮》介绍 四卷,元赵汸著。《经义考》载此书为八卷,但旧抄止四卷,首尾完备,不似有阙佚,或后人合并八卷为四卷。原书上有读者题记,节节用细字标题...
六卷,宋赵以夫著。其书大旨在以不易、变易二义,明人事动、静之准则。故以奇偶为七八,交重为九六,卦画七八表示不易,爻画九六代表变易。卦画的不易中又有变易,是谓之亨...
《周易辩录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辩录〗四卷。明杨爵(1493—1549)撰。杨爵字伯珍,一字伯修,号解山。陕西富平人。喜靖八年(1529)进士,授行人。历官山东道监...
[明]董守谕撰《卦变考畧》作者简介 董守谕,字次公,鄞县人。举人。鲁王监国,召为户部贵州司主事。时熊汝霖、孙嘉绩首事起兵,然皆书生,不知调度。乃迎方国安、王之仁...
南宋李过撰。十二卷。卷一为《序说》,卷二至卷十二为上下经。缺《系辞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》、《杂卦》等部分。诠释经文往往发先儒所未发。然多处割裂经文,次第颠倒,几...
《日讲易经解义》,十八卷,《筮仪》一卷,《朱子图说》一卷,[清]牛钮等撰,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内府刻本。半页9行,每行18字。大黑口,四周双边,双鱼尾。...
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》介绍: 〖周易浅述〗八卷。清陈梦雷(1651—1741)著。梦雷字省斋。一字则震,晚号松鹤老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康熙初进士,官翰...
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约存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48册•經部42•易类注:此本圖類較多,編為橫版格式时...
[宋]易祓撰《周易總義》 [宋]易祓撰《周易总义》书籍介绍 二十卷,宋易祓著。前有门人陈章序称:“祓侍经筵日,尝以是经进讲”;又称:“祓别有《易学举偶》四卷...
[宋]蔡渊撰《周易经传训解》书籍介绍 二卷,宋蔡渊著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作四卷,佚一卷,存三卷。而此本唯存上、下经,名《周易卦爻经传训解》。董真卿《周易会通》说此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