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4卦-蒙卦䷃山水蒙卦(坎下艮上)-[宋]王宗传撰《童溪易传•卷四》

[宋]王宗传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4卦-蒙卦䷃山水蒙卦(坎下艮上)

【周易上经】第4卦-蒙卦䷃山水蒙卦(坎下艮上)-(宋)王宗傳撰《童溪易傳•卷四》

䷃【坎下艮上】

蒙。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利貞。

彖曰: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蒙亨,以亨行時中也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再三瀆,瀆則不告,瀆蒙也。蒙以養正,聖功也。

蒙合艮、坎而成體。艮,止也,而爲山;坎,險也,而爲水。山下有險,遇險而止,昧其所適,蒙之義也。人性本明,一發其機,則矢去川決,而蒙者亨矣,亦乾元者始而亨也之義。夫蒙之能亨者,以亨道而行也,所謂亨道時中是也。中庸曰: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

又曰:君子之中庸,君子而時中。夫喜怒哀樂未發故爲蒙,及其旣發而又皆中乎節,此以亨道而行也,所謂時中也。六五爲蒙之主,而九二則發其蒙也。五艮體,艮,少男也,故曰童蒙。我謂二也,居相應之地,有剛中之德,五實資之以發其蒙,故曰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謂五有順巽之志,以下應於二,然後二從而應之也。蓋其尊德樂道,不如是不可與有爲也。

韓退之師說有曰:古之學者必有師,師者所以決疑而辨惑也。發蒙之道而曰筮云者,所以決其疑也。占筮以誠敬爲本,不誠未有能動故也,故初筮則告之。告之云何?告之以吾剛中之德而已爾。曰剛中云者,即君子之時中也。以吾之剛中而亨彼之亨,此以性覺性之道也。若夫筮以決疑也,而有再三之瀆,則誠意亡矣,故以不告告之。孟子曰:敎亦多術矣,予不屑之敎誨也者,是亦敎誨之而已矣。此以不告告之之謂也。夫天之予我以此性也,正而已矣。自正之外,无他事也。當蒙之初,務養吾正,則用力寡而成功多,正之體不摇,而正之用日長而日益矣,此作聖之功也,故曰利貞。謂當蒙之初,所利者養正也。

程河南曰:未發謂之蒙。以純一未發之蒙而養其正,乃作聖之功也。發而後禁,則扞格而難勝,養正以蒙,學之至善也。

朱子發曰:學未至於聖,未足謂之成德。故夫子十有五而志於學,至於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,則蒙以養正,作聖之功也。

象曰:山下出泉,蒙。君子以果行育德。

艮,山也,而在上;坎,水也,而在下,蒙之象也。不曰山下有水,又不曰山下有險,而曰山下出泉云者,夫山下有險,彖既言之矣。象者,所以言彖之未言也。泉者,水之源,所謂純一而不雜者是矣。泉之始出於山下也,以況則蒙之欲亨而未亨之象,故不取山下有水之義。孟子曰:源泉混混,不舍晝夜,盈科而後進,放乎四海。有本者如是。混混,蒙也。不舍晝夜,則所蒙者亨矣。至於盈科而後進,則所蓄厚矣。君子以是果行而育德。德者,行之源也。所謂果行者,以亨行也,不舍晝夜之謂也。所謂育德者,以養正也,盈科而後進之謂也。孟子養氣之說曰: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。此君子行欲其果也。

又曰:配義與道,无是餒也。此君子德欲其育也。

初六:發蒙,利用刑人,用說桎梏,以往吝。象曰:利用刑人,以正法也。

曰:禁於未發之謂豫。書曰:制官刑,儆于有位,用訓于蒙士。以六居初隂,暗而未明,所謂蒙士也。欲發其蒙,不於此時而豫以禁之,不可也。故曰利用刑人,而象曰以正法也。夫所謂刑人者,非必殺戮之也,正其法以示之,立其防束,曉其罪戾,而豫以禁之,使蒙蔽者知所戒懼,欲有所縱而不敢爲,然後漸知善道可得而化之也。當是時也,夫苟說其桎梏而不豫以禁之,則過此以往,不可復制矣。雖有善敎,何由而入乎?故於發蒙之初,用刑人則以爲利,用說桎梏則以爲吝也。噬嗑亦明罰勅法之卦也。初九:屨校滅趾,无咎。象曰:屨校滅趾,不行也。夫當噬嗑之初,屨校滅趾而使之不行,乃能无咎,則當發蒙之初,用說桎梏而縱之使往,能无吝乎?桎梏與校,皆刑具也。

程河南曰:或疑發蒙之初,遽用刑人,无乃不敎而誅乎?不知立法制刑,乃所以敎也。蓋後之論刑者,不復知敎化在其中矣。

九二,包蒙吉,納婦吉,子克家。象曰: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

曰:以位則子君也,我臣也;以德則子事我也。在蒙之時,則二與五是矣。故二之一爻,以二與五剛柔相接,而兼發其義,曰包蒙吉,納婦吉,子克家。即此三語,足以見二與五之懿也。夫二與五居相應之地,二有包蒙之德,故以剛接柔,而蒙者資之。五有順巽之德,故以柔接剛,而二則納之。順巽之道,婦之道也。匪我求童蒙,故五之於二,不得不盡順巽之道。童蒙求我,故二之於五,不得不擴包容之德。包蒙吉,此二之吉於五也。納婦吉,此五之吉於二也。或曰:五,君也,而又有婦之象,何也?曰:泰之六五曰帝乙歸妹,則亦下交於九二也,庸何嫌乎?說易者不以象害意可也。坎與艮皆乾之子也,二與五相與以用事,則柔剛相接,而家道成矣,故曰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求之古人,則商之保衡、太甲,周之周公、成王是也。

六三:勿用取女,見金夫,不有躬,无攸利。象曰:勿用取女,行不順也。

夫昧其所適,至於喪軀失德者,所謂下愚之不移也。蒙不足以盡之,故此爻獨不言蒙。且人之所恃以自立於世者,以其有廉恥之維在也。廉恥之維,一或廢缺,則无所不至矣。故蒙之六三,隂迷妄動,而以勿用取女爲義焉。夫女之所以勿用取者,以其妄動故也。上九其正應也,上九艮體,艮止於上,而无下女之義,此六三以坎水之性,趨下而從二焉,見金夫也。金夫以利合也,以利而合,則喪軀失德矣,故曰不有躬。夫知以利合,而不知喪軀失德之爲非利,甚矣其惑也,故又曰无攸利。然則上九正應也,而乃勿用取之者,以六三不能靜以待上之求,而失足於二焉哉也,故曰勿用取女,行不順也。夫失德之女,人勿用取;失德之臣,君所不臣;失德之士,君子不友。其或取之,臣之友之,是亦蒙矣。

六四:困蒙,吝。象曰:困蒙之吝,獨遠實也。

孟子曰:一鄉之善士,斯友一鄉之善士。一國之善士,斯友一國之善士。天下之善士,斯友天下之善士。以友天下之善士爲未足,又尚論古之人,讀其書,誦其詩,不知其人可乎?是以論其世也,是尚友也。君子之學,求以亨吾蒙也。蓋汲汲於此,而後足以有立。六四以隂居隂,蒙昧无覩,曾无剛明之親授以誘掖之,孔子所謂困而不學者,故曰困蒙吝。吝者,虛空无得,歉然而不足也。陽爲實,九二是也。二發蒙之主,四於初非應也,固不得因初以親二,三以不正實閒忌夫已也。又不得如五之應二,故曰獨遠實也。

六五:童蒙,吉。象曰:童蒙之吉,順以巽也。

不順則不能從善,不巽則不能下賢。五雖君位,而以六居之,又艮體也,故稱童蒙。童蒙尤不可以不資於人也,故虚中无我,而順以巽,以下求於二,如是則優於天下矣,故吉也。太甲之於保衡也,拜首稽首曰:予小子不明于德,自底不類,旣往背師保之訓,弗克于厥初,尚賴匡救之德,圖惟厥終。成王之於周公也,亦曰:公明保予沖子,公稱丕顕德,以予小子揚文武烈。夫二主,沖主也,志於亨蒙亦篤矣,其所以爲是巽順也亦至矣,商周之所以隆也有由哉。

上九:擊蒙,不利爲宼,利禦宼。象曰:利用禦宼,上下順也。

上九以陽剛之才,處蒙之終,很然而不服,所謂蒙之極者,而不可告語者也。故至此不得已,當擊而去之。夫所以擊而去之者,務以已其宼暴之亂故也。宼去則止,若又擊之不已,而宼自我作焉,則是爲宼也。孟子曰:古之爲關者,將以禦暴;今之爲關者,將以爲暴。夫關一也,何古今之巽歟?禦之不已,而或至於生事造怨,則是爲暴也。故蒙之初發蒙,利用刑人,而用說桎梏,則以爲吝;上之擊蒙,利用禦宼,而爲宼,則以爲不利。上无過暴,下无不服,故曰上下順也。

程河南曰:若舜之征有苖,周公之誅三監,禦宼也;秦皇、漢武窮兵誅伐,爲宼也。

童溪易傳卷四

<經部,易類,童溪易傳>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