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卦者,取卦中二三四及三四五又得經卦二也。
《左傳》莊二十二年周史為陳侯筮,遇觀之否,曰:坤土也,巽風也,乾天也,風為天於土上,山也。杜預註:自二至四有艮象,艮為山。此互體説易之始。
漢晉相承,王輔嗣黜而不用,鍾會亦言易無互體,荀凱難之。夫春秋之説經者,去聖人未逺,其相傳必有自。苟非證之經文而見其違背,未嘗可以臆棄矣。輔嗣云:「爻苟合順,何必坤乃為牛;義苟應健,何必乾乃為馬」,以言二體無乾坤而有牛馬,不當更求其故。不知易中之象,無一字虛設,牛馬既為乾坤之物,則有牛馬必有乾坤。求之二體而無者,求之互體而有矣。若棄互體,是聖人有虛設之象也。
或曰:遯無坤,六二稱牛;明夷無乾,六二稱馬,以互體求之亦無乾坤,誠如輔嗣,有虛設之牛馬也。曰:不然。遯之稱牛以艮,艮剛在上,猶牛革在外,稱牛革不稱牛也。明夷之稱馬,以互體之坎,坎於馬為美脊、為亟心,馬之壯者也。他如洪容齋所言,師之長子,謙、蠱之大川,蹇之重險之類,苟非互體,終不可通,象之無虛設亦明矣。
或曰:「雜物撰徳,辨是與非,非其中爻不備」,先儒以此為互體之據。然下文不及互體,何也?曰:卦無乾坤而有牛馬,非雜物乎?卦無艮兌而言止説,非撰徳乎?雜物撰徳即是互體,無待於下文也。
其後說互卦者,朱子發於一卦中既互兩卦,又於互卦伏兩卦。林黃中以六畫之卦為太極,上下二體為兩儀,合二互體為四象,又顛倒看二體,及互體,通為八卦。黃中又有包體圖,每卦只取一互卦,留三畫為本卦之體。乾包八卦,八卦包乾,如乾包坤則為損 益 ,坤包乾則為咸 恒 ,餘準此。凡一卦之相包,得三十二卦,八卦得二百五十六卦。戴師愈亦一卦具八卦,而與黃中異,有正有伏有互有參。如需卦:乾下坎上是正;乾變為坤,坎變為離,是伏;自二至四為兌、自三至五為離,是互。互體兌下離上,為睽,是參。本卦是需,凡八卦也。
吳草廬以先天圓圖互體立卦,左右各二卦互一卦,六十四卦互成十六卦,又以十六卦互之成四卦而止。
偽說滋蔓,互卦之稂莠也。若因此而并去互卦,無乃懲噎而廢食乎。
互卦圖
乾乾 乾巽 坤坤 坤震
乾 同人 坤 師
姤 遯 復 臨
夬 革 剥 蒙
大過 咸 頤 損
----------------
震坎 震兌 巽離 巽艮
艮 升 兌 否
謙 泰 困 萃
明夷 蠱 訟 隨
賁 大畜 履 无妄
----------------
坎離 坎艮 離坎 離兌
解 豫 蹇 井
睽 噬嗑 家人 小畜
歸妹 震 既濟 需
未濟 晉 漸 巽
----------------
艮坤 艮震 兌乾 兌巽
比 坎 恒 小過
益 中孚 大有 離
屯 節 大壯 豐
觀 渙 鼎 旅
吳草廬曰:自昔言互體者,不過以六畫之四畫互二卦而巳,未詳其法象之精也。今以先天圖觀之,互體所成十六卦,皆隔八而得(外一層隔八卦得兩卦,即中一層互體之卦名),縮四而一(內層一卦縮外層四卦),圖之左邊起乾夬,歷八卦而至睽歸妹(中層睽歸妹即接乾夬),又歷八卦而至家人既濟(家人既濟即接睽歸妹,餘倣此)。又歷八卦而至頤復。
圖之右邊起姤大過,歷八卦而至未濟解,又歷八卦而至漸蹇,又歷八卦而至剥坤,左右各二卦,互一卦合六十四卦,互體只成十六卦,又合十六卦,互體只成四卦,乾坤既未濟也。周易始乾坤,終既未濟,以此歟!
中一層左右各十六卦,其下體兩卦相比,一循乾一坤八之序,其上體十六卦兩周乾一坤八之序。
正體則二為內卦之中,五為外卦之中。互體則三為內卦之中,四為外卦之中,故皆謂之中爻。
乾包...包乾 | 坤包...包坤 | 震包...包震 | 巽包...包巽 |
坎包...包坎 | 離包...包離 | 艮包...包艮 | 兌包...包兌 |
林黃中(栗)包體圖
乾 乾
包乾 乾 乾 乾包 乾 乾
包坤 損 益 坤包 咸 恒
包震 大畜 中孚 震包 革 大壯
包巽 履 同人 巽包 姤 姤
包坎 睽 家人 坎包 大過 大過
包離 小畜 履 離包 同人 大有
包艮 中孚 无妄 艮包 遯 鼎
包兌 大有 小畜 兌包 夬 夬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坤 坤
包坤 坤 坤 坤包 坤 坤
包震 謙 師 震包 復 復
包巽 萃 小過 巽包 蒙 觀
包坎 豫 謙 坎包 師 比
包離 蹇 解 離包 頤 頤
包艮 比 豫 艮包 剥 剥
包兌 小過 升 兌包 臨 屯
包乾 咸 恒 乾包 損 益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震 震
包震 明夷 臨 震包 明夷 臨
包巽 隨 豐 巽包 蠱 渙
包坎 震 明夷 坎包 升 坎
包離 既濟 歸妹 離包 賁 損
包艮 比 震 艮包 艮 蒙
包兌 豐 泰 兌包 泰 節
包乾 革 大壯 乾包 小畜 中孚
包坤 復 復 坤包 謙 師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巽 巽
包巽 訟 遯 巽包 訟 遯
包坎 未濟 漸 坎包 困 咸
包離 巽 訟 離包 无妄 離
包艮 渙 否 艮包 否 旅
包兌 鼎 巽 兌包 兌 革
包乾 姤 姤 乾包 履 同人
包坤 蒙 觀 坤包 萃 小過
包震 蠱 渙 震包 隨 豐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坎 坎
包坎 解 蹇 坎包 解 蹇
包離 井 困 離包 噬嗑 賁
包艮 坎 萃 艮包 晉 艮
包兌 恒 升 兌包 歸妹 既濟
包乾 大過 大過 乾包 睽 家人
包坤 師 比 坤包 豫 謙
包震 升 坎 震包 震 明夷
包巽 困 咸 巽包 未濟 漸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離 離
包離 家人 睽 離包 家人 睽
包艮 益 噬嗑 艮包 漸 未濟
包兌 離 大畜 兌包 需 兌
包乾 同人 大有 乾包 小畜 履
包坤 頤 頤 坤包 蹇 解
包震 賁 損 震包 既濟 歸妹
包巽 无妄 離 巽包 巽 訟
包坎 噬嗑 賁 坎包 井 困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艮 艮
包艮 觀 晉 艮包 觀 晉
包兌 旅 蠱 兌包 節 隨
包乾 遯 鼎 乾包 中孚 无妄
包坤 剥 剥 坤包 比 豫
包震 艮 蒙 震包 屯 震
包巽 否 旅 巽包 渙 否
包坎 晉 艮 坎包 坎 萃
包離 漸 未濟 離包 益 噬嗑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兌 兌
包兌 大壯 需 兌包 大壯 需
包乾 夬 夬 乾包 大有 小畜
包坤 臨 屯 坤包 小過 升
包震 泰 節 震包 豐 泰
包巽 兌 革 巽包 鼎 巽
包坎 歸妹 既濟 坎包 恒 井
包離 需 兌 離包 離 大畜
包艮 節 隨 艮包 旅 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案朱子與林黃中辨云,繫辭所謂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,象四象生八卦,此是聖人作易綱領次第,惟邵康節見得分明。今侍郎乃以六畫之卦,為太極中含二體為兩儀,又取二互體通為四象,又顛倒看二體及互體,通為八卦。若論太極,則一畫亦未有,何處便有六畫。底卦來如此,恐倒說了。兼若如此,即是太極包兩儀,兩儀包四象,四象包八卦,與聖人所謂生者意思不同矣。
林曰:惟其包之,是以能生之,包之與生實一義爾。曰包如人之懷子,子在母中生,如人之生子,子在母外恐不同也。則林黃中之所謂包體者,如需卦乾下坎上,是兩儀互體得離兌,是四象顛倒,為坎下乾上,互體得巽離,是八卦。今楊止菴傳易考所載包體圖如上,與朱子所辨者不同,取八卦之互相包裹以為六畫之卦,多寡絕殊,於大義無所發明,豈當時朱子見之以為不足,辨而置之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