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易记,元代李简撰。《四库全书》著录。是书博采子夏《易传》等64家解《易》之说,一一标示姓氏。其不注姓氏者,则为李简之新意。撰写体例大致依李鼎祚的《周易集解》。
《学易记》由李简撰写。李简是信都(今河北冀县)人,生活于宋、金、元相交时期。《学易记》采用《子夏易传》等六十四家易学之说,仿唐代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和宋代房审权《周易义海》之例而成一书。
书中所采易学著作的原本今已多不可见,诸家易学之说凭借这本书而传世。如杨彬夫《五十家解》、单沨《三十家解》,如今并不存有。其所列六十四家遗书亦多散佚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价其传易说之功“不在鼎祚、审权下也”。李简的易图大体上是宋代易图的继承和演变,其归纳宋代易学家刘牧、邵雍,特别是朱熹之说,又融汇汉代易学家京房的飞伏说,从而演绎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易图和图说。
刻印精美纸墨俱佳
蒙古中统刻本《学易记》传世稀少,查各家书目,鲜有着录。据清邵懿辰《四库简明目录标注》所载,只有元代一刻和清通志堂一刻。此书刻印精美,纸墨俱佳,为蒙古中统初刻初印本。书前李简《学易记原序》中写道:“岁在壬寅春三月,予自泰山之莱芜,挈家迁东平……亲友之间有欲求观而不能违者,或复为人录去,予甚患之。己未岁承乏絬泰安山城,事少,遂取向所集学易记观之,重加去取焉……中统建元庚申秋七月望日信都李简序。”
序末署“中统建元庚申”,为忽必烈改元蒙古中统元年(南宋景定元年,1260)。序中提及“壬寅”“己未”,前之“壬寅”为蒙古乃马真后元年(1242),后“己未”为蒙古宪宗蒙哥九年(1259)。完颜氏金朝亡于1234年。
《四库全书总目·学易记》提要云“己未”为元仁宗延佑六年(1319),误考也。《四库简明目录标注》著录之元刻本,即此蒙古中统刻本。
清中期入藏清宫
刘冰说,《学易记》曾为明末清初大藏书家叶树廉旧藏,钤有“石君”“朴学斋”印。清中期入藏清宫,钤有清宫“乾隆御览之宝”“天禄继鉴”“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”“八征耄念之宝”“太上皇帝之宝”藏书印。此书后为宣统皇帝溥仪携带出清宫至天津,复携至长春伪皇宫收藏。上个世纪50年代初入藏东北图书馆(今辽宁省图书馆)。
2008年,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“国家珍贵古籍特展”上,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《学易记》卷一至卷四(上)与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卷四(下)至卷九合在一起展览。这次展览使分开达百年之久的两部分《学易记》第一次合一展出,让观众得以一窥古籍全貌。
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历史学博士谢辉曾在李简《学易记》论析一文中说:《学易记》 是金元之际北方易学代表性著作之一,其特点在于:既主张太极之气,又接受理本论;既崇尚以程子为代表的义理之学,又博采百家,不专注一说;既推崇朱子易图,又在其基础上有所改易。由此反映出这一时期金代传统的注疏之学,受到宋代义理象数之学的冲击,并与交汇融合的过程。
国朝任启运撰。启运字翼圣,荆溪人。雍正癸丑进士。官至宗人府府丞。是编大旨谓读《易》者当先观图象,故首卷备列诸图。自朱子、邵子而外,如国朝李光地、胡煦所作诸图,皆...
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。二十卷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此书大旨,以《十翼》为孔子所作,学《易》者当以此为主,因取明高攀龙《周易孔义》之名,别加纂集;所录古今《易》说无...
陈祖念字修甫,连江人,生平不详。但据其父陈策为明神宗万历(1573-1619)时造生来看,他大致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,约与顾炎武、王船山同时代人。其撰写《易用》六...
国朝钱澄之撰。澄之原名秉镫,字饮光,自号田间老人,桐城人。家世学《易》,又尝问《易》於黄道周。初撰一书曰《易见》,因避兵闽地,失其本。又追忆其意撰一编,曰《易火...
[元]龍仁夫撰《周易集傳》 [元]龙仁夫撰《周易集传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集传〗八卷。元龙仁夫撰。仁夫字观复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曾荐为江浙儒学副提举,辞而不就,...
元代董真卿(生卒年不详)解说《周易》的著作。15卷。以程、朱《易》说为主,汇集诸家之说,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见解。全书包括4部分:①《经传》,编次伏羲、文王、周公之...
[宋]丁易東撰《周易象義》书籍介绍周易象义:元丁易东撰。十六卷。《四库全书》录《永乐大典》本。此书据《易》象以明义,故名曰《象义》。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,为本体、...
〖周易新讲义〗十卷。宋耿南仲(?—1129)撰。南仲字希道,河南开封人。元丰进士,政和中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士,迁宝文阁直学士、在东宫十年。钦宗即位,擢尚书左...
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》介绍: 〖周易浅述〗八卷。清陈梦雷(1651—1741)著。梦雷字省斋。一字则震,晚号松鹤老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康熙初进士,官翰...
[元]吳澄撰《易纂言》 [元]吴澄撰《易纂言》书籍介绍 〖易纂言〗十卷。元吴澄(1249-1333)撰。澄字幼清,号草庐,江西崇仁人,南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。入元...